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猴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痘病毒属,是继天花灭绝后能够感染人类的最重要的正痘病毒。自1970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第一例人感染猴痘病毒病例以来,猴痘主要流行于中非与西非地区。2022年5月6日至7月15日,猴痘在多个国家出现了暴发,已经在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猴痘病例,并且出现了人际传播,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人类发现猴痘病毒已经60多年,但是对猴痘病毒的认识和研究还相对有限。因此本文就此次疫情的流行情况、暴发的可能原因以及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为猴痘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猴痘病毒 正痘病毒属 人际传播
  • 简介:摘要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引起,以皮疹为主要表现的人畜共患疾病。既往猴痘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的热带雨林地区,偶尔输出到其它地区。但自2022年5月以来,已有多个非流行国家报道相关病例。目前该病毒有两种进化分支:刚果盆地进化分支和西非进化分支,两种进化分支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特征不尽相同。目前我国台湾地区发现输入病例,随着全球各国交往日益密切,我国进一步面临出现输入病例的风险。本文就猴痘病毒进化分支相关特点进行综述,以提高医务工作者对猴痘病毒不同进化分支特点的认识。

  • 标签: 猴痘 猴痘病毒 进化分支
  • 简介:目的:建立李痘病毒(PPV)特异、灵敏、快速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用于核果类种苗的健康评测及李痘病毒疫情监测。方法:根据PPV-D株系和PPV-M株系的外被蛋白(CP)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扩增全长CP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构建质粒标准品,建立PPV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进行评估。结果:此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PPV检测呈现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与马铃薯Y病毒和马铃薯X病毒无交叉反应,最低检出限可达1.6×10^2拷贝/μL,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18。结论:建立了李痘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可望应用于检验检疫部门对李痘病毒的快速检测

  • 标签: 李痘病毒 荧光定量RT-PCR TAQMAN探针
  • 简介:为了进一步明确苹果茎痘病毒(Applestempittingvirus,ASPV)的分子变异及株系分化,制备相应特异性抗血清。本研究以库尔勒地区种植的感染ASPV的鸭梨(Y)枝条韧皮部为试材,采用RT-PCR技术扩增ASPVCP基因,克隆、测序,获得了鸭梨分离物外壳蛋白(ASVPCP-Y)基因,将该CP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1mmol/L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获得的鸭梨ASPVCP基因全长1194bp,推测编码397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ASPV分离物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0%左右。进化分析结果显示,ASPVCP基因的分离物可聚为三个类群:第一类群的寄主为苹果,第二类群的寄主为梨(除了NC_003462,苹果),ASPVCP-Y归入第三类群。C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其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42kD。克隆的鸭梨ASPVCP基因及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为制备ASPV重组CP基因多克隆抗体及ASPV的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苹果茎痘病毒 外壳蛋白 原核表达
  • 简介:用1羽份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活疫苗对7日龄商品鸡分别进行刺种免疫和肌注免疫,28d时刺种进行二次免疫,通过不同时间阶段脾脏淋巴细胞转化指标分析表明,ConA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净增值(OD570nm)于免疫后7d时明显升高0.092,28d时达到最高峰0.155,42d时下降至0.032,首次免疫后刺种组明显优于肌注组,二次免疫高于一次免疫组。

  • 标签: 重组鸡痘病毒 肉鸡 淋巴细胞转化
  • 简介:勒索病毒(WannaCryvirus)浩浩荡荡地席卷了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导致发生了20多万起电脑中毒事件,在中国这种病毒通过高校校园网络入侵大学生的电脑,造成了许多学生电脑全面瘫痪.

  • 标签: 病毒 计算机 中毒事件 网络入侵 高校校园 大学生
  • 简介: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笔者对陕西省葫芦蔬菜病毒病进行了大面积调查,调查对象包括西葫芦、南瓜、黄瓜和丝瓜。经查证,葫芦蔬菜病毒病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TMV)、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YMV)、黄瓜花叶病毒(CMV)、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和西瓜花叶病毒(WMV)。

  • 标签: 蔬菜病毒病 葫芦科 陕西省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黄瓜花叶病毒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来,武汉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全国,并列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根据既往对其他冠状病毒研究结果和消化诊疗活动特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消化工作防护要点进行了细化总结,供消化一线工作人员临床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 消化科 个人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呼吸人员、物资、环境三方面存在安全管理问题,展开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包括适当的人力资源储备、加强培训、控制院内感染,能保障呼吸安全运行。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呼吸科 安全管理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影像作为医院最大的平台科室,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众多非传染病专科医院影像在疫情防控中面对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快速、合理、有效地实现新型冠状肺炎防控工作的转型是目前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目前国内多数公立医院的现状,初步介绍面对疫情影像科室工作模式的转变,以期对类似情况单位有所帮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放射科,医院 医院管理
  • 简介:摘要: 2019年 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从湖北省武汉市出现并迅速蔓延至全国以及世界多个国家。截止至 4月 11日,中国境内累计确诊病例达 83389人,境外累计确诊 1619750人, 给全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口腔诊疗因医护患距离近、操作时间长、 风险极高,患者在治疗中需摘掉口罩,诊疗操作中更有高压水、气枪以及手机极易产生气溶胶,在飞沫传播作为 COVID-19的主要传播途径下,加大了口腔医院感染风险。为有效阻断院内疫情传播,控制疫情扩散,结合口腔诊疗特点,本文提出了 COVID-19期间口腔门诊防控措施,为 院内感染 防控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控制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呈逐年增加,世界流行趋势,其中我国属流行高发区。由于传染护士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使其经常暴露于乙肝患者的注射穿刺,输液输血,采集标本,日常护理,污物处理等危险因素之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乙肝的职业损伤,成为职业暴露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传染护士职业暴露乙肝病毒的常见因素及原因的分析,探索并制定有效地防护措施,以达到避免和减少传染护士职业暴露乙肝病毒风险的目的。

  • 标签: 传染科护士 职业暴露 乙肝病毒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 2019年底,我国湖北省武汉市了不明原因感染的肺炎病例,我国将该病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急诊面临较高暴露的风险,通过一系列的综合防控措施,积极救治患者、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将防控经验作此交流。

  • 标签: 急诊科 新冠肺炎 防控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急诊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筛查诊疗的重点科室,应如何严格管理就诊患者成为每一个护理人员首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护理管理入手。全面阐述了急诊收置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及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 标签: 急诊科抢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