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在乳腺增生症治疗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总结与探究疏肝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方法 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选择126例因乳腺增生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均纳入63例病人。治疗A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B组采用中医汤剂治疗。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结果 (1)常规治疗组乳头溢液积分与调研组相比较高、月经失调积分与调研组相比较高、乳腺胀痛积分与调研组相比较高,组间对照差异明显,(P

  • 标签: 疏肝消癖汤 乳腺增生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乳腺增生患者应用疏肝解郁汤和小金丸联合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抽取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治疗效果和乳房疼痛评分作为观察的指标。结果:相比于对比组患者,个性组在多个指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P<0.05)。结论:将疏肝解郁汤和小金丸联合治疗方法应用在患有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疗中,效果确切,不但能够使患者的乳房疼痛感得以减轻,同时还能够加快疾病康复的速度,建立临床采用联合治疗方法。

  • 标签: 疏肝解郁消癖汤 小金丸 乳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散结治疗乳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符合诊断标准的门诊病例2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2%,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散结治疗乳疗效显著。

  • 标签: 乳癖 消癖散结汤 临床观察
  • 简介:张安蒙〔4〕报道天冬素片治疗乳腺增生病34例,治疗组56例,  治疗组56例

  • 标签: 乳腺增生 增生病 拟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联合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乳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分别选择西医疗法和针灸联合疗法,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

  • 标签: 针灸 消癖汤 乳腺增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用自拟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将89例病人分别用治疗组52例,用乳对照组治疗37例,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29例占55.77%,好转20例占38.46%,未愈3例占5.77%,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治愈10例占27.03%,好转18例占48.65%未愈9例,占24.32%,总有效率75.67%.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表明自拟疗效佳。

  • 标签: 乳腺增生病 消乳癖汤 中医药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41岁女性患者因乳腺增生口服乳胶囊1.6 g(5粒)、3次/d。约30 d后,患者出现恶心、尿黄和皮肤、巩膜黄染。继续服药约20 d,症状加重,自行停用乳胶囊。停药10 d后,症状无改善。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1 23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78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174 U/L,碱性磷酸酶(ALP)156 U/L,总胆红素(TBil)78.7 μmol/L,总胆汁酸(TBA)45.4 μmol/L。经实验室与辅助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肝损伤,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考虑与乳胶囊有关。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复方甘草酸苷、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及双环醇等治疗。患者恶心、尿黄、黄疸症状逐渐消退。治疗35 d后复查:ALT 39 U/L,AST 43 U/L,γ-GT 57 U/L,ALP 85 U/L,TBil 17.3 μmol/L,TBA 14.3 μmol/L。

  • 标签: 中草药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乳癖消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疏肝补肾治疗妇女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疏肝补肾斑汤加减;对照组予舒肝散口服,两组均3周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补肾治疗黄褐斑效果理想。

  • 标签: 黄褐斑 疏肝补肾消斑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疏肝和胃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1.12本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2例,随机数原则分组,对照组(41例,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1例,疏肝和胃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相较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患者更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49%)对比,观察组(97.56%)更高(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期间,行疏肝和胃治疗可减轻患者症状,推广可行性较高。

  • 标签: 疏肝和胃消痞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疏肝健脾降脂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中医康复科的住院患者经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患者中辩证属肝郁脾虚型,给予疏肝健脾治疗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40例肝郁脾虚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经口服疏肝健脾治疗,其中治愈患者27例,占67.5%,显效的患者9例,占22.5%,有效的患者3例,占7.5%,无效的患者1例,占2.5%,总有效率是97.5%。结论疏肝健脾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高脂血症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的优势,可有效控制原发性高脂血症。

  • 标签: 疏肝健脾消脂汤 原发性高脂血症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收治的乳腺增生病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治疗组用乳,对照组用乳增宁。结果两组总有效率为89.4%和84.1%。结论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与乳增宁相当。

  • 标签: 乳癖消疗效 乳增宁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采取化瘀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抽取病例样本共60例,样本抽取年限为2021.01~2022.02,均确诊为CAG,分组方法为双盲法,将全部病例分为甲、乙组对比,各纳入30例。甲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乙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化瘀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对比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等情况,以评定效果。结果:统计显示,2组对比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等结果,乙组显著比甲组更优(P<0.05)。结论:CAG采取化瘀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率,可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化瘀消萎汤 柴胡疏肝散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以肝郁肾虚为本、痰淤蕴结为标立论,自拟的冲剂治疗乳腺小叶增生150例,并设对照组120例。结果治疗组治愈108例,显效32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 标签: 乳腺小叶增生 中医药疗法 消癖冲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粉刺性乳痈肝经蕴热证的疗效。方法以自拟疏肝治疗粉剌性乳痈(肝经蕴热)32例。结果治愈26例(81.25%),好转4例(12.50%),未愈2例(6.25%),总有效率93.75%。结论中医药治疗粉刺性乳痈(肝经蕴热)患者有较好疗效。

  • 标签: 疏肝消痈汤 粉刺性乳痈 肝经蕴热 中医药疗法
  • 简介: 猫爪草10g  淫羊藿10g  菟丝子10g 延胡索10g 郁 金10g 莪 术10g 浙贝母15g 甘 草   5g 炮穿山甲10g  水煎服,表1 治疗组病程与疗效关系(例%),1994~1997年笔者用自拟乳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

  • 标签: 乳癖 乳腺增生 增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