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作者: 马忠太(许昌市越调剧团,河南许昌461000)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魅力中国》 2009年第7期
  • 机构:越调是河南三大剧种之一,历史悠久,深受广大观众喜闻乐见,流行于河南各地,演出区域遍及中原大地,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越调又名“四股弦”,鼎盛之时,陕南、鄂北、皖东,都有越调剧种存在。越调形成剧种以后,演出形式有三种:第一是皮影越调戏;二是木偶越调戏;三是越调大戏班。这三种形式迄今仍在湖北北部、安徽西部和河南南阳一带农村流行。河南越调音乐历史悠久,即有较多的曲牌,又有较完整的板腔、唱腔,主要为“越调”,有时也兼唱“吹腔”、“昆腔”、“七句半”等,伴奏乐器以四胡(俗称‘上天梯’)为主(因而越调被称为‘四股弦’)。越调原为曲牌体剧种(包括器乐曲牌),小曲二百多种,小曲演唱的大量剧目,出自文人墨客之手,多为历史故事题材,至三四十年代仍为南阳一代老艺人时常演出。在演出中,唱少白多,每出戏中唱腔、招式都有明确规定。由于曲牌乐不使用四弦伴奏,迄今老艺人仍常说“挂起四弦唱三天”来炫耀越调家底的丰厚。随着不断有板腔音乐的注入,越调音乐唱腔有了新的提高。在南阳一带,主要的剧目有:《罗衫记》《文王吃子》《两狼山》《牛头山》等。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