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患儿 男,6月龄,因“反复发热2个月余”就诊,基因检测发现同时存在2个基因缺陷。TNFAIP3基因存在c.1243_1247del杂合变异,为未报道的新发变异;MMACHC基因存在c.349G>C和c.482G>A复合杂合变异。确诊A20倍剂量不足及甲基尿症2种罕见遗传病,给予羟钴胺、左卡尼汀、沙利度胺等治疗。随访3年,患儿生长发育正常,腹泻好转,仍有反复发热。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SUCLG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所致的以轻度甲基尿症获诊的新生儿琥珀辅酶A连接缺乏症1例。患儿生后2 d发病,以"呕吐、拒奶"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及高乳酸血症。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氨轻度升高、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同型半胱氨酸正常。影像学检查提示脑发育不良及心脏多发畸形。血液氨基基肉碱谱、尿有机谱分析提示甲基尿症。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SUCLG1基因有2个新突变,即c.40A>G(p.M14V)突变和6~9号外显子的杂合缺失,分别来自于患儿母亲和父亲。患儿经扩容、纠等治疗,代谢性酸中毒好转,但乳酸持续偏高,出现水肿及呼吸衰竭,家长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SUCLG1基因突变可导致琥珀辅酶A连接缺乏症、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该病无特效治疗,对于喂养困难、乳酸酸中毒、多脏器受累的新生儿,应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基因检测为确诊手段。

  • 标签: 氨基酸代谢障碍,先天性 琥珀酰CoA连接酶类 甲基丙二酸 线粒体脑肌病 酸中毒,乳酸性 婴儿,新生 婴儿死亡
  • 简介:摘要患儿甲基血症(MMA)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丙酸代谢障碍性疾病,由甲基辅酶(MMA的最常见原因)缺乏或在合成腺苷钴胺(辅因子)过程中未能将L-甲基辅酶A转化为琥珀辅酶A引起。迄今为止已经鉴定出272种不同的突变,其中大多数为错义/无义突变,此种代谢错误表现为血浆和尿液中积累了大量甲基,伴有或不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称为孤立性MMA)。患儿可经历反复和严重的急性代谢失代偿期,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高氨血症和进行性脑病等,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危害生命。本文旨在对MMA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作一综述。

  • 标签: 患儿 甲基丙二酸血症 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 腺苷钴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基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cblA型患儿的临床特点、基因变异类型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12例cblA型MMA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MMAA基因的变异分析。结果MMA cblA型患儿主要表现为呕吐、气促和嗜睡。维生素B12治疗对11例(91.7%)患儿有效。治疗后患儿血肉碱、肉碱与乙酰肉碱比值、尿甲基甲基枸橼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8例患儿生长发育正常(66.7%),4例智力运动发育落后(33.3%)。检测到14种MMAA基因变异,包括6种新变异:c.54delA(p.A19Hfs*43)、c.275G>A(p.G92V)、c.456delT(p.G153Vfs*8)、c.667dupA(p.T223Nfs*4)、c.1114C>T(p.Q372X)和c.1137_1138delCA(p.F379Lfs*27)。最常见的变异为c.365T>C(p.L122P)(29.2%)。结论cblA型MMA患儿主要表现为呕吐、气促和嗜睡,大部分患儿为维生素B12治疗有效型。c.365T>C为中国MMAA基因的常见变异。

  • 标签: 甲基丙二酸血症 MMAA基因 丙酰肉碱 甲基丙二酸
  • 简介:摘要 : 目的:通过对 1例主要表现为呕吐的 MMA血症患儿的护理,探讨对此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 1例山西白求恩医院儿科收治的患儿,予患儿进行一般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相应的护理。结果:经过 7天的治疗及护士的精心护理,复查尿液、铁蛋白、血气分析及血氨基浓度后,患儿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患儿 MMA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基血症(MMA)患儿眼部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河南省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MMA患儿13例纳入研究。患儿均于表面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行眼前节及眼底检查。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检查9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3例;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检查6例;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查6例;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3例。结果13例患儿中,男性6例,女性7例。首次就诊眼科平均年龄为45个月。均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伴癫痫、婴儿痉挛症分别为9、2例;发育迟缓11例;生长发育期伴反复肺部感染13例;脑积水4例;高血压、肾功能不全1例。8例患儿有基因检测结果记录,均发现MMACHC:c.609G>A:p.W203*突变位点。角膜溃疡1例;眼球震颤10例;黄斑病变4例;伴远视、内斜视3例。行BCVA检查的9例,BCVA为光感~0.6;行OCT检查的3例中,黄斑区视网膜变薄、光感受器细胞层萎缩2例。行FFA检查的3例中,黄斑区可见类圆形透见荧光2例。行FVEP检查的6例中,不同程度P100波峰时延迟及振幅降低5例;行FERG检查的6例中,a、b波各反应振幅降低4例。结论MMA患儿眼部临床表型多样,严重程度不一;多伴有眼球震颤,眼底病变以黄斑区病变常见;出现黄斑病变者视力损害较重。

  • 标签: 婴儿 甲基丙二酸血症 黄斑病变 眼球震颤 MMACHC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对21个甲基血症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明确致病基因及为患者家系进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法对甲基血症患儿进行基因变异检测及Sanger测序验证。结果21例甲基患者共鉴定出MMUT、MMAA和MMUT3个基因29个变异位点;MMUT基因c.323G>A(10%)、c.917C>T(10%)和c.984delC(10%)变异及MMACHC基因c.609G>A(45%),c.80A>G(10%)和c.567dupT(10%)变异较为常见。其中MMUT基因c.2000A>G、MMACHC基因c.298G>T和MMAA基因c.734-7A>G变异是首次报道的新变异位点。结论对甲基血症患者进行基因变异检测可以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为其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甲基血症致病基因的变异谱。

  • 标签: 甲基丙二酸血症 MMUT基因 MMAA基因 MMUT基因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基血症患儿神经发育特征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设计临床调查表,对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86例甲基血症患儿进行调查,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神经发育评估。结果86例患儿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2.4~62.5个月,中位数8.3个月。新生儿期筛查确诊的患儿33例,发病后临床诊断的患儿53例,患儿各能区多为轻到重度发育缺陷。其中,0~6月龄患儿28例,精细运动、大运动、适应性缺陷显著;>6~12月龄患儿24例,语言、适应性、个人-社交缺陷显著;>12~36月龄患儿23例,语言、适应性、大运动缺陷显著;>36~72月龄患儿11例,语言、个人-社交、适应性缺陷显著;新生儿筛查发现的患儿在精细运动、大运动、适应性、个人-社交和语言方面发育商均不同程度高于发病后临床诊断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虽经积极规范治疗,大多数发病后诊断的甲基血症患儿仍存在神经发育障碍,各能区存在轻到重度发育缺陷。不同年龄段患儿神经发育能区损害稍有不同,6月龄以下的患儿精细运动、大运动、适应性发育缺陷显著,6月龄以上患儿语言、适应性、个人-社交缺陷显著。经新生儿筛查发现的患儿神经损害较轻。

  • 标签: 甲基丙二酸血症 儿童 Gesell发育量表 神经发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3-羟基-3-甲基尿症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生化特点及3-羟基-3-甲基裂解(HMGCL)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方法收集2014年12月7日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1例3-羟基-3-甲基尿症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该患儿的入院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诊疗情况;对患儿及父母进行HMGCL基因检测,并于患儿出院后6个月,对其进行随访。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检测均获得受试对象及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结果患儿年龄为1岁1个月,男性。因"不明原因腹泻、呕吐,反复呕血,发热2d,昏迷3h"收入本院。入院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肝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低血糖、凝血功能异常、低蛋白、血氨水平高、代谢性酸中毒;头颅MRI检查结果示:双侧侧脑室旁及双侧额颞顶皮层下异常信号。确诊为3-羟基-3-甲基尿症。经限制蛋白质摄入,静脉滴注葡萄糖和左旋肉碱治疗后症状缓解。该患儿HMGCL基因c.509G〉T(鸟嘌呤〉胸腺嘧啶)发生点突变,c.348+1G〉C(鸟嘌呤〉胞嘧啶)发生剪切位点突变,导致外显子拼接错误,其中c.509G〉T是来自母亲的杂合突变,c.348+1G〉C是患儿新出现纯合突变,c.348+1G〉C剪切位点突变,导致第170位的半胱氨酸剪切突变为苯丙氨酸。出院后6个月后随访结果示:患儿年龄为1岁7个月,智力运动发育稍落后,但无明显倒退,无抽搐发作,全身情况良好,各项生化指标及尿3-羟基-3-甲基水平降低。结论3-羟基-3-甲基尿症系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通过HMGCL基因检测及HMGCL基因分析不仅有助于诊断该病,对于指导家系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亦至关重要。

  • 标签: 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裂解酶基因 有机酸 代谢疾病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18例甲基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患儿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2013年~2020年通过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筛查和临床高危筛查发现18例MMA并进行长期规范的治疗和随访。结果324 184例新生儿筛查中确诊12例MMA,初步统计患病率为1/27 015。其中1例为Mut型,目前严重发育落后;1例为cblA型,已失访,预后情况不明;余10例为cblC型,预后良好。临床高危筛查中确诊6例MMA,均为cblC型,两例智力发育落后,其余预后良好。结论MMA是临床常见的致死致残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早期规范的诊治可降低病死率,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甲基丙二酸血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随访
  • 简介:甲基血症(Methylmalonicacademia,MMA)又称甲基尿症(Methylmalonicaciduria),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是由于线粒体内的甲基辅酶A变位(MCM)或其辅酶钴胺素(cobalamin,Cbl即维生素B12)代谢缺陷,使体内物质代谢的中间产物甲基不能进一步分解,在体内堆积引起的以神经系统损害和酸中毒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 标签: 甲基丙二酸血症 青少年起病 甲基丙二酸尿症 遗传代谢性疾病 常染色体隐性 线粒体内
  • 简介:摘要甲基血症(MMA)是一组可治可防的罕见病,是我国最常见的有机尿症。MMA患者基因型复杂,可在胎儿至成年发病,致死及致残率很高。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发生神经精神疾病及多脏器损害,导致癫痫、智力运动落后、贫血、脑积水、心肌病、肺动脉高压、肾功能不全、视力损害等多种疾病。MMA患者显著的表型及预后差异取决于疾病类型及治疗,新生儿筛查、产前诊断及早期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为降低MMA引起的死亡及残障,新生儿、重症医学、遗传、代谢、神经、心血管、肾脏、外科、产科、医学检验、药学、营养、康复等多学科合作至关重要。

  • 标签: 甲基丙二酸血症 有机酸尿症 罕见病 遗传代谢病 多脏器损害 多学科合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例初步诊断疑似丙酸血症的患儿的遗传学病因,对疾病进行精准诊断,为患儿的诊疗及该家系后续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儿外周血后提取基因组DNA,对其甲基血症和丙酸血症相关致病基因(MUT、MMACHC、MMAA、MMAB、MMADHC、LMBRD1、PCCA、PCCB和SLC22A5)进行高通量测序,筛查致病变异位点;针对高通量测序未覆盖区域设计引物后进行一代测序;抽取其父母和姐姐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后进行变异位点验证。结果患儿MUT基因存在c.1560+2T>C和c.729_730insTT(p.Asp244fs)复合杂合变异,丙酸血症相关基因未发现致病变异。患儿姐姐与父亲携带MUT基因c.1560+2T>C杂合变异;患儿母亲携带MUT基因c.729_730insTT(p.Asp244fs)杂合变异。结论患儿为MUT基因c.729_730insTT(p.Asp244fs)和c.1560+2T>C复合杂合变异所致的甲基血症患者,患儿姐姐与患儿父母为携带者;基因检测利于甲基血症和丙酸血症的鉴别诊断。

  • 标签: 高通量测序 甲基丙二酸血症 丙酸血症 基因检测
  • 简介:【摘要】总结一例甲基血症伴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保持皮肤完整性的护理、特殊药物的用药护理、特定氨基饮食护理以及积极防治感染等。患儿共治疗22天好转出院。

  • 标签: 甲基丙二酸 新生儿 肺炎 饮食 护理
  • 简介:【摘要】1 例甲基血症合并重症肺炎的4月龄患儿。针对患儿的病情,落实如下护理措施:进行低蛋白饮食干预和用药控制,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预防继发感染,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神志、反应、循环、呼吸节律等情况,做好家属相关的心理干预。经过23天的综合治理与护理,患儿好转出院。

  • 标签: 甲基丙二酸血症 重症肺炎 基础护理 饮食指导 预防感染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报道1例基因诊断明确的线粒体3-羟基-3-甲基辅酶A合成缺乏症(HMGCSD),并对国内外已报道病例进行文献复习。先证者,女,7个月16 d,因"发热4 d,喘息3 h,呼吸困难、呻吟2 h"急诊入院,主要表现为脑病、肝大、肝损害、低酮性低血糖、高脂血症,于住院第3天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全外显子组测序示HMGCS2复合杂合变异:c.1061+1G>C与c.476G>T,结合患儿临床特点,可基因诊断HMGCSD。文献检索共收集HMGCSD相关文献13篇,共26例患儿,发病年龄3个月~6岁,发病诱因主要为能量摄入不足,主要表现为低酮性低血糖、肝大、肝损害等,尿4-羟基-6-甲基-2-吡喃酮增高可能有强烈提示意义,3例死亡。26例患儿共报道HMGCS2突变32种,主要突变类型为错义突变。本研究为国内确诊第2例HMGCSD,发现2个HMGCS2新变异,扩展了HMGCS2临床表型及突变谱。

  • 标签: 线粒体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 酮体 低血糖 HMGCS2基因 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对110例汉族钴胺素C(cobalamin C,cblC)代谢缺陷型甲基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患者的MMACHC基因变异进行测序分析,明确其遗传学病因,为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用PCR-Sanger测序和(或)荧光定量PCR法对MMACHC基因进行变异检测,筛查致病性变异位点,并采集其中48例再次妊娠孕妇的绒毛样本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共检出35种变异,包括错义变异、无义变异、移码变异、剪接区变异和大片断缺失等5种类型。最常见的变异为c.609G>A(p.Trp203Ter)(33.64%)、c.658_660delAAG(p.Lys220del)(12.27%)、c.567dupT(p.Ile190Tyrfs*13)(9.09%)以及c.80A>G(p.Gln27Arg)(6.82%),变异集中于第4外显子(73.18%)。此外,c.57_58insT(p.Gly20Trpfs*14)、c.505_506delAT(p.Ile169Argfs*12)为未见报道的新变异。在产前诊断的48例胎儿中,14例正常,24例为携带者,10例为患者。结论新变异的检出扩展了汉族人群中MMACHC基因的变异谱;检测结果为cblC型MMA患者家系再次生育时的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甲基丙二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MMACHC基因 基因变异 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