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两孔腹腔镜法和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观察组行两孔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开放手术治疗。结果在手术时间,住院康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等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改良双孔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具有创伤较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并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 标签: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 两孔腹腔镜法 开放手术 精索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玻璃切割术病人围手术期进行护理的措施。方法对80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基本护理、术前检查、用药和术后的体位护理、并发症处理及进行出院指导等系统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系统的护理,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80例患者疾病均痊愈。结论玻璃切割术围手术期的系统护理对疾病的顺利治愈及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及其重要的。

  • 标签: 玻璃体 切割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玻璃切割硅油填充术患者手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62例行玻璃切割硅油填充术患者进行术后体位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出院指导等一系列护理分析。结果通过系统的手术后护理,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62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玻璃切割硅油填充术的术后精心护理,保持正确体位,对疾病的顺利治愈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极其重要的。

  • 标签: 玻璃体 硅油填充术 术后护理
  • 简介:介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底病专业组玻璃切除手术助手培训内容及培训后体会。培训内容包括:手术前期工作;手术开始前准备工作;手术过程中的配合;术后工作。旨在为初作玻璃切除术助手的年轻医师提供学习方案并分享学习心得。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手术助手 体会
  • 简介:目的:分析玻璃切割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45例45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眼行闭合式玻璃切割术,术毕玻璃腔行C3F8气体或硅油填充。结果:玻璃切割联合玻璃腔注气术15眼,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13眼(87%);玻璃切割联合玻璃腔内硅油填充术30眼,1次手术完全复位27眼(90%)。统计学检验两组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视力:数指/眼前者2眼,0.02~0.05者3眼,0.06~0.1者10眼,0.12~0.25者19眼,≥0.3者11眼。术中常见的并发症有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术后并发症最多见是继发性青光眼和白内障。结论:玻璃切割联合眼内填充能有效地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大部分患者视力能得到改善。

  • 标签: 玻璃体切割术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玻璃切割对化脓性眼内炎进行治疗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05年-2011年期间我院收治并进行玻璃切割术治疗的化脓性眼内炎病例资料17例,对这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这17例患者均采用玻璃切割法联合眼内注药或硅油填充进行治疗,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在随访期间没有患者发生炎症复发的现象,在这17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在手术17天后发生了视网膜脱离的现象,再次手术效果良好。结论采用玻璃切割对化脓性眼内炎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化脓性眼内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切割病人的护理。方法通过对45例(45只眼)视网膜玻璃病变行玻璃切割、视网膜复位、光凝、注气、注硅油等治疗,手术前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特殊姿势训练以及如何配合手术等问题进行宣传教育;术后采取特殊的体位及自制床垫的临床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给予及时处理。结果45例病人均能顺利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对护理表示满意。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切割是眼科手术中相对比较复杂的手术,手术前及手术后的良好护理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关键。

  • 标签: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玻璃切割加重硅油填充术后使用“U”型靠枕的护理体会,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病员生活质量。方法按照病员要求制作合适的靠枕并应用于玻璃切割加重硅油填充术后病员中。结果方便了术后病员被动卧位的要求,对疾病的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病员呼吸和变换姿势,同时受

  • 标签: 玻璃体切割加重硅油填充术后 &ldquo U&rdquo 型靠枕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23G玻璃切割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特点及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处理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于我院行23G玻璃切割的患者146眼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术后早期高眼压诊断标准为术后2wk内任一时间眼压测量值≥25mmHg。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术后早期高眼压患者根据眼压程度采用单一或联合降眼压药物治疗。结果:患者146眼中发生术后高眼压者42眼,占28.8%,平均出现自术后3.38d。单纯气换组、C3F8填充组及硅油填充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14.5%,33.3%和39.3%,C3F8组和硅油填充组与单纯气换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未行激光机冷冻处理组、部分视网膜光凝组、全视网膜光凝组及冷冻组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为13.6%,27.4%,34.5%和35.7%,部分视网膜光凝组与未处理组相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两组与未处理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原发病术后均有早期高眼压的发生,但分布不均衡。通过处理眼压均控制理想。结论:23G玻璃切割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眼内填充物、术中处理方式有关,不同原发病对于高眼压的影响在于其对术式的影响。术后早期高眼压多为一过性,合理药物治疗可控制。

  • 标签: 23G玻璃体切割手术 高眼压 危险因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玻璃切除术操作应用。方法对需要治疗的患者使用玻璃切除术。结论切割头插入方向应朝向玻璃腔中央,必须在导光纤维照明下进行。切除玻璃的顺序通常是先切除前部玻璃,然后是中部与后部玻璃,并吸除玻璃后间隙的积血,接着切除脱离的玻璃后皮质、周边部玻璃玻璃基底部。切除混浊的玻璃时,先作中心部局部切除,即先切除视轴区,然后在中央偏下方切除混浊玻璃的后界膜,待观察到视网膜后再扩大切除范围。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一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经玻璃手术治疗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连续进行的一组病例。结果本组患者186眼,其中视网膜脱离合并严重增殖性玻璃视网膜病变115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2眼,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19眼,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0眼;女性83眼,男性103眼,平均年龄52.5岁。手术前视力光感~数指117只眼,数指~0.0469眼。手术中同时做晶状超声乳化或粉碎12眼,视网膜切开9眼,注入硅油59眼,注入C3F8127眼。视网膜复位167眼(89.8%),未复位19眼(10.2%)。手术后视力改善159眼(85.5%),不变18眼(9.7%),下降9眼(4.8%)。结论玻璃手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手术中充分切除视网膜前后的增殖带,松解对视网膜的牵拉是视网膜复位的关键,手术后绝大多数能够改善或保存残余视力。

  • 标签: 复杂性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玻璃切除术治疗视复杂性网膜脱离的手术配合,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器械处理。结果通过护士的密切配合,手术顺利完成。结论良好的手术配合有助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切除术的顺利开展。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玻璃视网膜病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与健康教育。结论玻璃腔注气或注硅油者应遵医嘱取治疗体位,注意休息3~6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如抬或扛重物、拳击、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跳水、跳高等,防止视网膜再脱离。

  • 标签: 玻璃体视网膜病 手术 眼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体位护理对玻璃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选取我院48例视网膜脱离行玻璃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患者,随机分为体位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体位护理组通过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体位护理、基础护理等,24例患者视网膜复位均良好,发生角膜水肿、高眼压、视网膜再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小于常规护理组(P<0.05),其中10例患者视力恢复至0.05~1.00,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玻璃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体位护理、体位依从性宣教、心理护理等,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玻璃体切除 硅油填充 体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晶状囊内摘除前段玻璃切除联合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外伤性晶体半脱位的效果和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晶状囊内摘除前段玻璃切除联合一期或二期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晶体半脱位19例(19眼)。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所有病例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术前视力0.1以上6眼(31.58%),术后视力0.1以上16眼(84.21%)。术前并发症术后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得到缓解和痊愈。结论晶状囊内摘除前段玻璃切除联合一期或二期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晶状半脱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晶状体囊内摘除 晶状体半脱位 前段玻璃体切除 前房型人工晶状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的疗效,并分析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3例(43只眼)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行玻璃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43只眼经玻璃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及抗感染、抗炎治疗后眼内炎均得到有效控制,眼球得以保留。43只眼术后矫正视力改善34只眼,总改善率为79%;手术显效31只眼,总显效率为72%。眼内炎分级I~Ⅱ级20只眼中视力改善19只眼,占95.0%,Ⅲ~Ⅳ级23只眼中视力改善15只眼,占65.2%,I~Ⅱ级患眼术后视力改善率高于Ⅲ~Ⅳ级患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5,P=0.044)。眼内炎分级I~Ⅱ级20只眼中手术显效18只眼,占90.0%,Ⅲ~Ⅳ级23只眼中手术显效13只眼,占56.5%,I~Ⅱ级患眼手术显效率高于Ⅲ~Ⅳ级患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2,P=0.036)。结论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应尽早诊断,在给予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及时行玻璃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手术治疗。

  • 标签: 眼感染 细菌性/外科学 眼内炎/外科学 玻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玻璃液化、后脱离与变性患者的诊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单纯玻璃液化无须治疗,由于其他病因所致,应治疗原发病;单纯玻璃后脱离无须治疗,一旦发现视网膜干孔,立即行光凝封闭,严重玻璃积血应行B超检查,同时按玻璃积血处理。

  • 标签: 玻璃体液化 玻璃体后脱离 飞蚊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石器和植物残的相关研究证明,脱粒板曾大规模应用于近东地区。为探索古代中国或远东是否也曾使用过这种工具或类似工具,本研究对何郢遗址植物残体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商周遗址存在切割形态植物残的证据,以此推测类似脱粒板的农具在商周时期曾被使用。无疑,这一发现对我国古代农作物的脱粒加工方式具有重要的启示,可望深化我国农业考古的探索。

  • 标签: 植物残切割形态体 脱粒板 何郢遗址 脱粒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