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性皮炎(AD)是一种高度异质皮肤病,以往在年龄、严重度、炎症模式等方面的分型较为成熟,而对不同部位皮损特征的关注较少。最近发现不同部位AD对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的应答存在差异,表明不同部位皮损可能具有不同的炎症模式。因此本文提出AD部位异质的概念,结合生理条件下不同部位皮肤的细胞生物学和微生态特点,分析不同部位AD临床表现、多组学研究及治疗应答的特征,探讨AD的发病机制,为AD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身体部位 微生物群落 转录组 治疗 异质性 炎症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紫外线光疗辅助治疗湿疹性皮炎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门诊治疗的湿疹性皮炎皮肤病患者中选取共15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研究对象,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接受紫外线光疗仪治疗,通过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对比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紫外线光疗仪可有效减小患者因湿疹性皮炎皮肤病造成的皮损面积,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紫外线光疗辅助治疗湿疹性皮炎皮肤病有良好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紫外线光疗仪 湿疹 特应性皮炎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性皮炎的过敏原皮肤试验方法,对比特斑贴试验与点刺试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238例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斑贴试验与点刺试验,观察临床反应并对比试验结果。结果:238例患者的食物过敏原阳性率最高的是海鲜(25.21%),吸入过敏原阳性率最高的是屋尘螨(58.40%)。对比两组阳性检出率,除花生外,所有食物类过敏原的斑贴试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点刺试验(P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斑贴试验 点刺试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梗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78例,使用随机、单盲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9例。常规组接受基础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4%,常规组为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梗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上。

  • 标签: 急性心梗 特应性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性皮炎瘙痒是一种典型的非组胺相关瘙痒,涉及复杂的神经传导通路。多种细胞因子和神经肽类物质以及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皮肤菌群失调也参与瘙痒信号的产生和传递。本综述聚焦近年性皮炎瘙痒发病机制和治疗的主要研究进展。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瘙痒症 细胞因子类 皮肤屏障 皮肤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湿疹治疗的有效。方法:把我院接收且满足标准的166例慢性湿疹患者用双盲法分成实验组和参考组,每组各83例。对实验组用玉屏风颗粒治疗,参考组用盐酸西替利嗪片(Cetiriz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CHT)治疗,两组均外用丁苯羟酸乳膏(Bufexamac Cream,BC)。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指数。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参考组,(P

  • 标签: 慢性湿疹 玉屏风颗粒 盐酸西替利嗪 丁苯羟酸乳膏,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度普利尤单抗治疗性皮炎(AD)的有效和安全。方法采用回顾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外用药物控制不佳、规范使用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治疗满16周的AD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以及治疗开始前、治疗第2、4、8、12、16周研究者整体评估(IGA)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以及源自患者的湿疹评价(POEM)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全部患者结束随访时各项评分和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57例AD患者,均完成16周的注射药物治疗和随访观察。第16周时,患者自身IGA评分由基线4.0(4.0,5.0)分降至1.0(1.0,1.0)分(Z = 6.65,P < 0.001),EASI评分由30.0(17.2,36.0)分降至4.0(1.6,7.3)分(Z = 6.57,P < 0.001),瘙痒NRS评分由9.0(7.0,10.0)分降至1.0(0.0,1.0)分(Z = 6.59,P < 0.001),DLQI评分由15.0(11.5,20.5)分降至3.0(1.0,4.0)分(Z = 6.57,P < 0.001),POEM评分由19.0(15.5,23.0)分降至4.0(2.0,4.0)分(Z = 6.57,P <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种评分16周内均呈持续下降趋势。仅2例患者出现结膜炎,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度普利尤单抗治疗AD疗效明显,且具有较好的安全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3 生物制剂 治疗 药物毒性 度普利尤单抗
  • 简介:摘要随着基因芯片技术、RNA测序技术等转录组学技术发展,性皮炎(AD)发病中重要的相关影响因素逐渐被揭示,如不同T辅助(Th)细胞的亚型以及其他免疫相关细胞如巨噬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在AD的瘙痒及皮肤屏障破坏方面,相关免疫细胞如Th2细胞及角质形成细胞等所释放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3、聚丝蛋白、兜甲蛋白等活性物质的异常变化起着主要作用。同时,转录组技术已被用于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转录谱的变化从而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等。本文总结近年来在AD转录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转录组 芯片分析技术 RNA测序技术
  • 简介:摘要湿包疗法治疗性皮炎安全有效,但如何合理、有效、安全地使用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受关注的问题。为此,我国皮炎湿疹领域部分专家依据国内外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结合中国患者的特点,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制定本共识,涉及湿包疗法的作用机制、适应证和禁忌证、治疗方法、疗效与安全、特殊人群以及家庭湿包疗法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具体的指导意见。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治疗 临床方案 湿包疗法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以干燥、瘙痒为主的,慢性、反复性、炎症湿疹样皮肤病。儿童AD作为性皮炎的一个主要类型,日益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受综合医疗资源、患者经济条件以及疾病本身反复性的制约,大部分患儿需要在社区接受长期的随访及治疗。本文收集近几年来儿童AD社区健康教育相关文献,从教育误区、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通过做好社区健康教育,从而对减少儿童AD的复发,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社会经济负担。

  • 标签: 儿童 特应性皮炎 社区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巴瑞替尼治疗中重度性皮炎(A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纳入对外用药物治疗不敏感或不耐受的中重度AD患者。治疗前由皮肤科医生和患者完成4项量表评估,包括研究者整体评估(IGA)、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瘙痒数字评价量表(NRS)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同时留取患者皮疹照片并行血常规、生化指标及总IgE检查,除外禁忌后予口服巴瑞替尼2 mg/d治疗16周。治疗开始后在第1、2、4、8、12、16和20周定期随访,评估以上4种评分,并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结果纳入24例AD患者,均完成16周的药物治疗和20周的随访观察。4种评分开始治疗后20周内均呈持续下降趋势。第20周时,IGA评分由基线(4.13 ± 0.61)分降至(1.12 ± 0.49)分(t = 22.70,P < 0.001),EASI评分由(37.59 ± 14.86)分降至(4.53 ± 3.78)分(t = 10.55,P < 0.001),NRS评分由(6.83 ± 2.26)分降至(0.72 ± 0.58)分(t = 10.69,P < 0.001),DLQI评分由(18.67 ± 8.64)分降至(1.39 ± 0.85)分(t = 8.40,P < 0.001)。随访期间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3例在开始口服药物时出现胃部不适,继续治疗后症状消失;3例出现急性过敏表现(1例过敏结膜炎、2例急性荨麻疹),使用抗组胺药物后很快缓解且无复发。结论巴瑞替尼可为AD尤其是外用药物控制不佳、需考虑加用系统药物的中重度AD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Janus激酶类 蛋白激酶抑制剂 治疗结果 巴瑞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通过双向性研究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接受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的123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度普利尤单抗的疗效及安全。主要指标为治疗前、治疗4、8、12、16周的患者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瘙痒峰值数字评定量表(NRS)、以患者为导向的湿疹测量评分(POEM)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治疗前后各评分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类型皮损及不同IgE水平患者疗效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基于稳健标准误的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123例AD患者中,107例纳入疗效分析,85例(79.44%)完成了至少4周治疗,其中6例(7.06%)达EASI75,23例(27.06%)达EASI50,EASI、NRS、POEM、DLQI评分(10.41 ± 6.72、4.12 ± 1.74、8.60 ± 4.29、7.81 ± 4.38)均显著低于治疗前(18.08 ± 10.69、7.21 ± 2.01、16.88 ± 5.74、12.95 ± 5.95),均P < 0.001。共47例(43.93%)完成了至少16周治疗,28例成人患者中23例(82.14%)、19例青少年及儿童中17例(89.47%)达EASI75及以上;治疗4、8、12、16周EASI、NRS、POEM、DLQ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且第4、8、12、16周各评分均显著低于前一相邻时间点(均P < 0.05)。治疗4周时,伴结节痒疹的AD患者EASI评分改善率显著低于不伴者(U = 151.00,P = 0.006),而伴与不伴干皮症的AD患者间EASI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16周时,不同类型皮损患者间EASI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基于稳健标准误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第16周时EASI改善程度与皮疹类型无关(β = 3.20,P = 0.075),和年龄(β = -0.22,P = 0.030)、成年与否(β = 9.54,P = 0.049)、直系亲属家族史(β = 7.46,P = 0.017)具有相关;NRS评分改善程度与皮疹类型(β = 0.55,P = 0.032)、年龄(β = -0.04,P = 0.033)、体重(β = -0.05,P = 0.020)、成年与否(β = 2.06,P = 0.003)、是否合并使用抗组胺药物(β = -1.91,P = 0.001)具有相关。不良反应:123例患者中,6例(4.88%)发生结膜炎,2例(1.63%)出现面部红斑。不良事件:1例右前额出现白癜风样改变,3例分别因过敏紫癜、双上肢周围神经远端轴索损害、癫痫停药,与度普利尤单抗的相关不确定。结论度普利尤单抗治疗AD疗效显著,总体安全好,可作为传统治疗欠满意患者的治疗新选择。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生物制剂 治疗结果 药物毒性 度普利尤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分析微信公众平台在性皮炎(AD)患儿出院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到2020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AD患儿101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1例出院后运用电话随访,实验组50例出院后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延续护理,完成6个月的干预,对两组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调查,采用AD评分指数(SCORAD)、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问卷(CDLQI)、婴儿皮炎生活质量指数问卷(IDQOL)、皮炎家庭影响调查表(DFI)、患儿家长满意度随访表。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的SCORAD、IDQOL、CDLQI、DF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IDQOL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CORAD、CDLQI、DFI评分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实验组的分值都相对比较低(P<0.05);在患儿家长满意度方面,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相对比较高(均P<0.05)。结论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出院后AD患儿的延续护理中,可以使患儿的生活质量得到切实的提升,促使其及早恢复健康。

  • 标签: 微信公众平台 特应性皮炎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检索并总结性皮炎(AD)长期控制的评价指标及治疗目标的研究进展,其中,湿疹治疗工作组将最低随访时间定为开始治疗后最初4周、治疗期间每3个月以及停止治疗后每6个月;湿疹结局测量一致化组织推荐以湿疹概述或AD控制工具作为长期控制效果的评估工具。为实现AD患者的达标治疗,2021年初来自28个国家的87人团队制定并发表了《AD的达标治疗:关于系统治疗的一系列核心决策的国际共识》:以3个月及6个月为评估节点,综合多种疾病指标以及患者总体评分,通过设定达标阈值,进而调整治疗方案。本文总结梳理AD长期控制效果评估及达标治疗相关概念和指标,希望对国内AD的临床治疗,特别是疾病的长期控制有所启发。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长期控制 评估演变 达标治疗
  • 简介:摘要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皮肤病,以湿疹样皮疹和剧烈瘙痒为主要表现,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重度性皮炎往往需要系统治疗,传统的系统治疗对部分患者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近年来,生物制剂开始用于临床治疗性皮炎,其中白细胞介素4受体拮抗剂度普利尤单抗已经在我国上市。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皮炎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组织本领域部分专家讨论度普利尤单抗在中重度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并形成共识,希望本共识能为我国皮肤科医生临床应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性皮炎提供参考。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治疗 生物制剂 受体,白细胞介素4 炎症,2型 度普利尤单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立硼罗软膏(克立硼罗)治疗儿童性皮炎(AD)的有效和安全。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维普网及中华医学期刊数据库(截至2022年3月),收集克立硼罗治疗儿童A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应用改良Jadad量表和NOS量表分别对RCT和队列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接受克立硼罗治疗患儿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数据,采用Stata 15软件进行单组率的meta分析。结果共8项研究(RCT和前瞻队列研究各4项)纳入分析,接受克立硼罗治疗的患儿共1 855例(年龄3个月~17岁)。8项研究质量评价结果均为高质量。单组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AD患儿应用克立硼罗治疗14~28 d的有效率为46%[95%置信区间(CI):32%~61%];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95%CI:19%~38%);因不良事件终止治疗的发生率为1%(95%CI:0~2%)。克立硼罗引发的不良事件多为局部皮肤反应,主要表现为用药局部疼痛、瘙痒、皮炎、感觉异常、局部感染等。报道用药部位疼痛的研究占7/8,用药部位疼痛发生率为17%(95%CI:11%~24%)。不良事件多为轻中度,大多可自行缓解。发生严重不良事件8例(0.4%),其中7例与治疗药物无关。结论克立硼罗治疗儿童轻中度AD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儿童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克立硼罗
  • 简介:摘要性皮炎作为在人生初期出现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被发现与多种过敏性疾病相关,并可能是影响儿童过敏进程的疾病过程,该研究从性皮炎的发病状况,与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其对儿童过敏进程的影响,对于理解发病率逐年升高的儿童过敏性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食物过敏 鼻炎,变应性,常年性 哮喘 儿童
  • 简介:摘要既往性疾病被认为是环境与遗传易感性共同作用的复杂多基因病,但近年来一些单基因变异所致的原发性性疾病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现对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 标签: 原发性特应性疾病 单基因 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