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腋窝淋巴阳性数目是影响乳腺癌预后最重要的因子之一,而切除的淋巴数目(1ymphnodesnumber,LNN)可能影响淋巴阳性数目。故探讨评价LNN对淋巴阳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LNN不同,将行全乳切除和腋窝淋巴清扫手术的腋窝淋巴阳性乳腺癌449例分为:A组(LNN〈10)123例,B组(LNN≥10)326例。比较2组临床病理特征,分别使用Kaplan-Meier法和Cox风险模型对患者的无病生存(disease-freesurvival,DFS)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A组的pNl、高淋巴阳性比例和辅助放疗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平均随访:A组43.59个月,B组41.34个月,有可比性。单因素分析显示:pN分期、LNN、淋巴阳性比例、HER-2、辅助化疗方案和辅助放疗是影响DFS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N分期、LNN、淋巴阳性比例、辅助化疗方案和辅助放疗是影响DFS的因素。分层分析显示:在A组中,使用含紫杉类化疗方案和进行辅助放疗的DFS明显优于不使用含紫杉类化疗方案和不进行辅助放疗的DFS,而2种辅助治疗方案对B组的DFS无明显影响。结论LNN的减少可能影响淋巴阳性患者的病情判断和治疗选择。LNN是预测腋窝淋巴阳性乳腺癌患者DFS的一个经济、有效因子。使用含紫杉类化疗方案和进行辅助放疗可弥补LNN不足对DFS的不良影响。

  • 标签: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阳性 淋巴结数目 无病生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腋窝前哨淋巴(SLN)1~2枚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预测nSLN转移风险。方法选择2002—2017年手术治疗的、SLN 1~2枚阳性的乳腺癌患者917例,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建模组(497例)和验证组(420例)。以nSLN是否转移为因变量,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917例患者的nSLN转移率为27.4%。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原发肿瘤脉管瘤栓、淋巴包膜外受侵、SLN阳性数、SLN阴性数、SLN是否宏转移与乳腺癌患者腋窝nSLN转移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LN阳性数、SLN阴性数和SLN是否宏转移为乳腺癌患者腋窝nS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以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建立了列线图模型。建模组预测nSLN转移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18,验证组预测nSLN转移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2。结论利用6个危险因素建立的nSLN转移风险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可能有助于临床医师进行临床决策。

  • 标签: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非前哨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列线图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SLN)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非前哨淋巴(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合理预测NSLN转移。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前哨淋巴阳性进一步行腋窝清扫的乳腺癌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采用χ2 检验 或 Fisher 精确概率法分析SLN 阳性病人发生 NSLN 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82例患者中,非前哨淋巴转移者25例(30.5%),仅前哨淋巴转移者57例(69.5%)。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ER、PR、HER2、Ki-67与NSLN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前哨淋巴阳性数目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非前哨淋巴结转移
  • 简介:目的分析前哨淋巴(SLN)阳性原发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NSLN)转移的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SLN阳性并接受腋窝淋巴清扫术的患者资料。获取的SLN均按示踪剂浓度排序并测量浸润灶大小。对各种临床及病理组织学因素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纳入单因素分析有意义(P〈0.05)的预测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提示NSLN转移与SLN转移率(P〈0.001)、SLN阴性个数(P=0.02)、染色剂浓度最小SLN转移(P=0.02)、SLN最大转移灶大小(P〈0.001)有关。全部SLN转移者NSLN转移可能性较非全部SLN转移者大;随SLN阴性个数增加,NSLN转移率下降;染色剂浓度越大SLN转移机会越大,浓度最小SLN转移者较浓度最小SLN无转移者SLN,其NSLN转移几率更高;最大转移灶〉2mm者出现NSLN转移可能性比SLN最大转移灶≤2mm者大。结论SLN转移率(P〈0.001)、SLN阴性个数(P=0.02)、染色剂浓度最小SLN转移(P=0.02)、SLN最大转移灶大小(P〈0.001)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原发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非前哨淋巴结转移 预测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1-2枚前哨淋巴(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非前哨淋巴(NSLN)状态的影响因素,合理预测NSLN状态。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1-2枚前哨淋巴阳性并行腋窝淋巴清扫且排除前哨淋巴活检(SLNB)后新辅助化疗小于4周期的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采用χ2 检验或 Fisher 精确概率法分析其 NSLN 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73例患者中,非前哨淋巴转移者19例(26.0%),仅前哨淋巴转移者54例(74.0%)。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患者两组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ER、PR、HER2、Ki-67、SLN阳性数目与NSLN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是否新辅助化疗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乳腺癌,1-2枚前哨淋巴结,非前哨淋巴结转移,新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1-2枚前哨淋巴(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非前哨淋巴(NSLN)状态的影响因素,合理预测NSLN状态。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1-2枚前哨淋巴阳性并行腋窝淋巴清扫且排除前哨淋巴活检(SLNB)后新辅助化疗小于4周期的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采用χ2 检验或 Fisher 精确概率法分析其 NSLN 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73例患者中,非前哨淋巴转移者19例(26.0%),仅前哨淋巴转移者54例(74.0%)。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患者两组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ER、PR、HER2、Ki-67、SLN阳性数目与NSLN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是否新辅助化疗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乳腺癌,1-2枚前哨淋巴结,非前哨淋巴结转移,新辅助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是由小B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的肿瘤,可累及骨髓、淋巴和脾脏等部位。骨髓穿刺活检多见,淋巴为首次活检诊断极具挑战性。该文讨论肺癌术后多发淋巴肿大病例,形态学上滤泡间区大量浆细胞及小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支持B细胞和浆细胞,分子检测B细胞克隆性重排和MYD88突变。LPL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与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类似,给临床病理诊断带来困难,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需提高警惕。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阳性与侧区淋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预防性颈淋巴清扫的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资料.女36例,男14例.结果根据患者中央区淋巴阳性数目分为3组:中央区淋巴转移数=1(A组,n=21),中央区淋巴转移数=2(B组,n=11),中央区淋巴转移数≥3(C组,n=18),各组相应侧区淋巴受累的风险分别为47.5%、81.8%、88.9%(P=0.012).单因素分析提示T3~4及中央区淋巴阳性数≥2枚是侧区淋巴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中央区淋巴阳性数≥2枚是独立的危险因素(OR4.67,95%CI1~22),阳性预测值为86.2%.结论T3~4或中央区淋巴阳性数量≥2枚是PTC侧区淋巴转移的高危因素,可考虑行预防性颈部淋巴清扫.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 侧区淋巴结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前哨淋巴(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为该类患者豁免腋窝淋巴清扫(ALND)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01月01日-2022年06月30日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71名前哨淋巴1-2枚转移并同时行腋窝淋巴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利用χ² 检验将NSLN转移组和NSLN未转移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血液炎症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05的指标进一步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71名1-2枚前哨淋巴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有69名患者出现了非前哨淋巴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脉管癌栓、Ki-67在两组中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月经情况、BMI、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NLR、PLR、LMR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肿瘤大小、脉管癌栓、Ki-67是1-2枚SLN阳性乳腺癌患者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可对此类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从而指导腋窝术式的选择。

  • 标签: 乳腺癌 非前哨淋巴结 脉管癌栓 炎症标志物
  • 简介:摘要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朗格汉斯细胞的克隆性肿瘤性增殖。好发于儿童,老年人罕见。本文探讨1例发生于老年人的多发淋巴肿大病例,形态学上肿瘤细胞簇状排列伴有噬血现象。免疫表型支持朗格汉斯细胞来源,分子检测存在BRAF V600E突变。发生于老年人的LCH伴有噬血现象病例少见,病理诊断缺乏经验,容易误诊或漏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淋巴分布于全身,包括体表和深部淋巴结核,为肺外结核的好发部位。有研究统计,本病居肺外结核病的首位,儿童和青少年发病较多,以颈部淋巴最多(各约68%和90%),其次为腋下(各约10%和15%)。深部淋巴包括胸腔、腹腔和盆腔。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的逐渐增多,腹内淋巴结核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并明显高于其他脏器结核,其误诊率较高,常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应予以重视并提高诊断水平。

  • 标签: 淋巴结结核 护理
  • 简介:摘要淋巴分布于全身,包括体表和深部淋巴结核,为肺外结核的好发部位。有研究统计,本病居肺外结核病的首位,儿童和青少年发病较多,以颈部淋巴最多(各约68%和90%),其次为腋下(各约10%和15%)。深部淋巴包括胸腔、腹腔和盆腔。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的逐渐增多,腹内淋巴结核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并明显高于其他脏器结核,其误诊率较高,常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应予以重视并提高诊断水平。

  • 标签: 淋巴结结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腋窝淋巴功能分区清扫减少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 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拟行手术的临床评估淋巴阳性或前哨淋巴阳性的女性乳腺癌患者 168 例。利用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表分为腋窝淋巴功能分区清扫组(试验组)和标准腋窝淋巴清扫组(对照组)。所有试验组患者均用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随后0.1 ml亚甲蓝缓慢注于蓝染的前哨淋巴进行分级显影以显影输出淋巴管及下一站淋巴,钝性分离输出淋巴管,完整显露蓝染的乳腺淋巴引流。移除前哨淋巴,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若前哨淋巴阳性,移除下一站蓝染乳腺淋巴,同时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若第二站蓝染乳腺淋巴为阴性,腋窝淋巴清扫至第二站淋巴范围。收集所有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上臂固定点周径体积测量法、诺曼问卷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水肿率、局部区域转移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年龄为(50.3±8.0)岁,对照组年龄为(51.1±9.0)岁。试验组患者中,88.1% (74/84)成功施行腋窝淋巴功能分区清扫,分级显影失败患者行标准腋窝淋巴清扫并移除试验。比较试验组(n=74)与对照组(n=84)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组织学类型、手术方式及辅助治疗方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69±15)、(123±12) min (范围:145~198、103~146 min) (P<0.001);移除淋巴数量[M (Q1,Q3) ]分别为 8.3 (6,15)、12.9 (7,18)枚(P=0.019)。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4和 23个月)内,周径测量法发现的累积水肿率分别为 10.8% (8/74)、23.8% (20/84) (P=0.033),诺曼问卷调查发现的累积水肿率分别为 12.2% (9/74)、27.4% (23/84) (P=0.018)。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内均未出现局部区域复发事件。结论对临床淋巴阳性或前哨淋巴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功能分区清扫可能是减少腋窝清扫范围、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风险的有效术式。

  • 标签: 乳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清扫 上肢淋巴水肿 前哨淋巴结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 癌前哨淋巴活检 代替腋窝 淋巴 清扫的护理配合方法。 方法: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手术间及各种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术中巡回护士实施有效安全的体位管理、胃管护理及仪器摆放,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医生,严格无菌无瘤技术操作。 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并发症发生。行保腋手术的患者术后引流量及引流时间明显减少,术后上肢功能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 结论:以乳腺癌前哨检淋巴活代替腋窝清扫的保腋手术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也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 癌前哨淋巴活检 代替腋窝 淋巴 清扫的护理配合方法。 方法: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手术间及各种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术中巡回护士实施有效安全的体位管理、胃管护理及仪器摆放,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医生,严格无菌无瘤技术操作。 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并发症发生。行保腋手术的患者术后引流量及引流时间明显减少,术后上肢功能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 结论:以乳腺癌前哨检淋巴活代替腋窝清扫的保腋手术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也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阳性结果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100例已行前哨淋巴活检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了解可能影响前哨淋巴活检结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病灶的大小、术前影像学腋窝的评价、Her-2、Ki-67以及组织学分级与分子分型因素对于前哨淋巴的病理检查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其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多因素分析病灶的大小和Ki-67表达能够对前哨淋巴活检阳性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临床病理资料能够对前哨淋巴活检的结果进行预测,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下一步治疗有指导作用。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1例淋巴病理提示Castleman病且有相对丰富临床表现的病例,梳理了多中心型Castleman病诊疗的流程,并最终以单克隆丙种球蛋白(M蛋白)为突破口,确诊POEMS综合征。

  • 标签: POEMS综合征 腹水 Castleman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