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汤剂的普及,广大患者和医生都非常关心汤剂所生产的汤剂的质量。特别注意低档中草药。目前,国内学者正在对煎剂的各成分进行比较研究,尚未见采用生物效应方法结合有效成分进行比较研究的报道。本文从浸泡时间、水温、加水量、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草药浸泡等方面简要介绍了预煎中草药浸泡对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影响。加热时很容易被破坏。

  • 标签: 中药汤剂 浸泡 有效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建立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大鼠伤情评估的评分方法,为创伤合并海水浸泡特殊环境下的伤情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将64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失血休克组和复合伤组,每组32只;每组又分为创伤合并海水浸泡组和单纯创伤组,每组16只。创伤合并海水浸泡组中失血休克模型置于15 ℃海水中开始放血,失血量为全身血量30%,浸泡时间为1 h;复合伤模型致10%Ⅱ度烧伤并沿腹正中线切开长约2 cm,再置于15℃海水中,浸泡时间为1 h。记录大鼠死亡和存活时间,规定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出水后4 h的记为存活,明显短于出水后4 h的记为死亡;比较创伤合并海水浸泡组和单纯创伤组在伤后9 h内各项生理指标(呼吸、血压、肛温)及动脉血气(血糖、pH值、血乳酸、动脉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碳酸氢根、钠离子、氯离子、钙离子、钾离子)变化;并根据所有创伤合并海水浸泡组大鼠出水后4 h的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筛选影响存活的指标,再建立各指标对应死亡率的散点图,通过散点图中各指标不同区间内的走向趋势进行评分,从而建立伤情评分表。结果创伤合并海水浸泡组总死亡率为28%(9/32),单纯创伤组总死亡率为6%(2/32)(P<0.05)。创伤合并海水浸泡组存活时间[(8.1±3.7)h ]短于单纯创伤组[(11.3±4.8)h](P<0.05)。创伤合并海水浸泡组呼吸频率[(58.8±2.9)次/min]慢于单纯创伤组[(100.4±7.2)次/min],血压[(80.0±25.1)mmHg]低于单纯创伤组[(89.8±18.1)mmHg],肛温[22.4(20.1,25.0)℃]低于单纯创伤组[31.7(30.5,33.2)℃],pH值(7.1±0.1)低于单纯创伤组(7.3±0.1),动脉氧分压[(196.3±34.1)mmHg]高于单纯创伤组[(149.4±22.6)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45.5(35.1,51.1)mmHg高于单纯创伤组[29.7(25.6,34.5)mmHg],血钠[145(142,148)mmol/L]高于单纯创伤组[142(139,144)mmol/L],血氯[120(115,125)mmol/L]高于单纯创伤组[118(114,121)mmol/L],血钙[(1.3±0.1)mmol/L]高于单纯创伤组[(1.2±0.1)mmol/L],血钾[(3.6±0.8)mmol/L]高于单纯创伤组[(3.3±0.6)mmol/L](P均<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呼吸[36(30,36)次/min]、血压[(43.1±21.8)mmHg]、肛温[(20.0±1.9)℃]、pH值(7.1±0.1)、碳酸氢根[(12.3±2.2)mmol/L]较存活组[60(48,78)次/min、(86.6±19.3)mmHg、(23.0±3.1)℃、7.2±0.1、(14.6±2.3)mmol/L]均明显抑制或下降(P均<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出显著影响大鼠存活情况的呼吸、血压、肛温、pH值、碳酸氢根5个指标,根据不同区间所对应死亡率的高低,对该区间赋值,作为其对存活情况即对伤情轻重影响权重,建立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大鼠伤情评分表。伤情评分表评分<6分为无死亡,6~9分死亡率为50%,≥9分死亡率为71%,6分及9分为临界值,即可认为<6分为轻伤,6~9分为中度伤,≥9分为重度伤。结论海水浸泡后大鼠存活时间减少、早期死亡率增加,表现为呼吸抑制、失血更严重、严重低体温、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高钠、高氯、高钙、高钾血症)等。根据影响大鼠存活情况的呼吸、血压、肛温、pH值、碳酸氢根,采用散点图的方式可建立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大鼠伤情评分表。运用评分表预测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大致相符,故本伤情评分表对于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大鼠预后有较好的预测和提示。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海水 伤情评分
  • 简介:摘要:本文以某长期受水浸泡的框架结构房屋为例,阐述了该建筑物长期受水浸泡后的安全性鉴定内容。通过现场调查受水浸泡后的房屋受损情况,采用钻芯及回弹法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通过钢筋探测仪检测构件配筋情况。最后通过结构构件、子单元及鉴定单元三个层次逐级进行安全性等级评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动物体温后降模型,探索浸泡性冻僵及机体复温过程中的体温后降对机体的影响。方法配制低温模拟海水(温度为1℃),将小型猪胸部以下部位淹没于低温模拟海水中。在小型猪的体温降到28.0℃时,立即将小型猪移出水面,35.0℃水浴复温。实时监测体温、心电图和心率等指标,分别于入水前、出水时及体温后降导致心电图出现室颤时采血,测定血糖、血小板、尿素氮、肌酐、血清钾、总胆红素、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冷休克蛋白、肾上腺素等指标。结果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小型猪的体温逐渐降低,心率逐渐加快,但体温降到35.5℃后,心率逐渐降低。复温过程中,体温先继续下降,下降至最低平均温度25.3℃后开始回升,平均体温后降幅度为2.7℃。小型猪心率下降至平均50次/min后开始回升,在体温达到平均37.1℃时,心率恢复到平均112次/min。与入水前相比,出水时小型猪的血糖、尿素氮、肌酐、总胆红素、血清钾、谷草转氨酶、冷休克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出水时相比,体温后降导致室颤时小型猪的血糖值显著降低,尿素氮、肌酐、总胆红素和谷草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乳酸脱氢酶、肾上腺素等指标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低温海水浸泡及"体温后降效应"显著影响机体的心功能、血糖及肝肾功能,可为下一步提出冻僵机体复温时体温后降的预防及救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低温海水浸泡 体温后降效应 心率 血糖 肝功能 肾功能
  • 简介:【摘要】“恶非法”还是“恶”,数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歇过对它的探讨。本文首先从实证法学派和自然法学派两大角度分析了恶之属性;接着,考虑到的滞后性、保守性以及人类认知的有限性,认为恶不可避免地必然存在,但主张“恶”对于维护法的可预期性和安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承认法律存在部分缺陷或弊端的前提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所谓的恶亦是法律,并严格地遵守和服从。

  • 标签: 恶法亦法 实证法学派 自然法学派 可预期性 安定性
  • 简介: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作用与价值更为明显,需要重点关注与探究.基于此,本文明确了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相关概念,强调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探究的重要意义,并以交叉性,独立性,区别为切入点,阐述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劳动法 社会保障法 关系
  • 简介:摘要: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再结合伍铁平先生模糊语言学理论,针对翻译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出维吾尔语模糊翻译翻译技巧,希望对语言翻译有所帮助。

  • 标签: 模糊 翻译技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经济法经由四十年的发展,在理念、制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达成了诸多的价值共识,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但是,在经济基本原则方面仍存在探讨的空间,本文通过分析,试图总结出经济具体的基本原则,即适当干预原则、社会本位原则、适应性原则。

  • 标签: 经济法 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在缺乏科学证据而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或在某个问题上存在相互矛盾证据的情况下面临着如何决策的问题,制订共识是其解决手段之一。本文回顾2种常用的共识制订方法即德尔菲(Delphi process)和名义小组(nominal group technique)。德尔菲是通过问卷收集相关专家关于给定问题的看法并进行反复评估;名义小组是通过结构化会议收集相关专家关于给定问题的看法并进行反复评估。(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369-373)

  • 标签: 共识制订 德尔菲法 名义小组法 研究方法学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尿液检验中试纸以及镜检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我院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实施检测的价值。方法:自本院收治的疑似梅毒的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均于2020年1月-10月在我院就诊,所有患者均接受RPR与TPPA检测。结果: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确诊阳性41例,阴性9例,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诊阳性43例,阴性7例,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37.50%、85.71%、78.00%)均低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62.50%、95.24%、90.00%),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引水隧洞的布置及其洞内水头的高低,开展了隧洞低压段和隧洞高压段的钢筋混凝土衬砌设计。低压段采用规范的面力设计方法,高压段分别采用规范的面力设计方法和透水衬砌的体力方法。首先,本文从衬砌设计理论、衬砌状态及其与围岩相互作用、衬砌作用及适用场合、围岩透水性及围岩位移影响不同等4个方面,详细总结了规范的面力设计方法和透水衬砌的体力方法之间的异同。在高压引水隧洞衬砌设计过程中,如果围岩较完整,采用透水衬砌的方法更符合工程实际,能大大缩减配筋量,节省工程造价。

  • 标签: 水工隧洞 钢筋混凝土衬砌 透水衬砌 面力理论 规范方法 体力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阴道细菌检验中应用PCR检验和细菌培养后的对比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4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8年12月至2020 年12月期间入我院接受诊治并符合研究标准;给予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分别采用PCR检验(实验组)和细菌培养(常规组)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其临床检验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阳性检出率为95.00%(棒状杆菌10例、肠球菌13例、加特纳菌15例),常规组的阳性检出率为80.00%(棒状杆菌例9、肠球菌例10、加特纳菌13例);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比细菌培养,PCR检验的应用在阴道细菌检验中效果更加显著;可给予推广和采纳。

  • 标签: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阴道细菌检验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本文对《EJ/T 1096-1999 密封箱室密封性分级及其检验方法》中提出的含氧和压力变化的检测结果精度进行分析讨论,讨论两种方法中提出的有效条件或仪表误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标签: 密封性检测 含氧法 压力变化法 检测精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PCR检验和细菌培养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疗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对胶体金标检测(GIC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检测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检出率对比。方法 采用两种方法检测分别对536例临床血清标本进行HBsAg、HBeAg、HBeAb、HBcAg、HBsAb五项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将HBsAg、HBcAb2份质控血清作不同倍数的稀释,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TRFI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ELISA检测。结论 GICA操作简便、快速,检测的特异度较好,但其灵敏度有限;乙肝病毒五项血清学标志物ELISA检测更适合于临床诊治的应用,临床乙肝早期诊断和疗效的观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乙肝病毒 胶体金标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检测检测
  • 简介:摘要:新世纪来,我国的煤化工行业发展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工厂尾气排放出的酸性气体,其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对生活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提高,我公司对以前的克劳斯硫回收工艺尾气进行了氨脱硫二次处理,从而让排放量达到国家新的标准。

  • 标签: 硫回收 氨法脱硫 氨逃逸 硫酸铵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