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刘翔,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目前是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当代水彩粉画研究院研究员.西安水彩画学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级室内设计师。美术、书法、篆刻及摄影兼擅,作品多次获奖,主要有中国第四届室内设计双年展银奖,国力杯全国书画艺术大奖赛二等奖,国画作品获神龙杯全国网络大展赛铜奖.并在中国书法家国展精华网上展示、

  • 标签: 西安美术学院 硬笔书法家 室内设计师 协会会员 才华 国画作品
  • 简介:1932年,滕(1901—1941)在德国柏林大学通过了他的博士论文和博士口试,1935年正式获得博士学位。本文通过对有关滕博士论文的9份德文原始档案资料的分析,对第一位在德国获得美术史专业哲学博士的中国人的博士学位的一些基本情况予以澄清。

  • 标签: 滕固 中国美术史 留学史
  • 简介:人们曾把“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为南宋的真实写照。但这个偏安一隅,国土仅留有北宋五分之三的王朝,却维持了一百五十三年的统治,并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乃至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 标签: 南宋 画家 中华文化 中国历史 歌舞
  • 简介:在两汉四百余年的时间里,书法渐由籀篆变为隶分,由隶分化为章草、真书、行书,到了汉末,书体己基本齐备。刘勰《文心雕龙》曾有评述:“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汉代是隶书成熟、昌盛的时代,尤其是东汉,进入了风格纷呈的多元发展阶段,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为后人所效仿,至今不绝。整个汉代书法通常有两种所指:一为次系统的瓦当印文、简牍帛书墨迹;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言:“刻石之特立者谓之碣,天然者谓之摩崖。”

  • 标签: 《石门颂》 解析 临摹 《文心雕龙》 多元发展 书法
  • 简介:  日前,与朋友一起欣赏了谢安钧先生的几幅书法新作.  具体分析安钧先生书法的艺术特征,我以为:  其一是"浑朴古拙".--安钧的书路很宽,但主攻章草.章草源于篆隶,是篆隶的生发和衍展,属篆隶基础上的"赴急之书",尤其承变隶的成分更多,古人称章草"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犹未离乎隶也",主要体现在一些笔画形态上保留有隶法,比如横画、捺脚常作上挑波磔,字与字之间还未出现萦带关系等等,因而富有浓郁的古拙之趣.……

  • 标签: 古拙流 流美意 章草印象
  • 简介:虽然我喜欢的艺术样式很多,喜欢的材质、材料也很多。但当我安静下来,一个人的时候,我还是捡起我觉得最简单、最亲切的纸和墨,随意地摆摆弄弄、写写画画。这些无序的涂鸦,到今天我也不知道它们能否算得上是正正经经的作品。但我能肯定的是这些都是我真心去体验,自然而然留下的印迹。我喜欢材质在时间里留下的痕迹。滴几滴墨在宣纸上,然后静静地观察它们慢慢侵占白色宣纸,观察它们怎样形成图形、怎样凝固下来。我很享受这种静静观看的过程。之后,我再从中选择我觉得有意思的墨迹添添画画,不知道这算不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作方式的另一种诠释。

  • 标签: 自然 纸浆 艺术样式 外师造化 创作方式 中得心源
  • 简介:几年前,一位热爱中国书画艺术的美国友人说:“中国艺术博大精深,中国画比西方画超前了近千年。”这句话居然出自一位外国人之口,令人百感交集。中国画的传统非常深厚,有千年的历史,在中国元代的黄公望、王蒙、倪云林、吴镇“元四家”为代表的山水画,已经不重视单纯的景物描摹,而注重表达内心的情怀,用特定的笔墨语言借景写心。而同时代的西方

  • 标签: 中国画 书画艺术 运流 笔墨语言 黄公望 山水画
  • 简介:5月9日,"时空·痕——喻慧作品展"作为喻慧作品展全国巡展的第三站,继江苏南京、徐州后亮相浙江美术馆。此次展览是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联、浙江美术馆主办,江苏省国画院、鼎艺当代美术馆、江苏喻继高艺术基金会、南京古歌艺术博物馆承办。

  • 标签: 美术馆 作品展 浙江 时空 江苏省文化厅 艺术博物馆
  • 简介:《等慈寺碑》,唐太宗贞观年间立于河南汜水(今荥阳县),今已无存,只有拓本传世。碑文为颜师古所撰,未署书家姓名。由于颜师古是初唐的大学问家,又精于书法,所以有人认为碑字也是他的手笔。碑文计32行,每行65字,楷书。其书法既有北朝《张玄墓志》、《元君墓志》等一路的风格,又有初唐楷书的一般法度,工整而秀逸,

  • 标签: 《张玄墓志》 沉着 临习 贞观年间 颜师古 荥阳县
  • 简介:高庆春,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黑龙江省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主任、篆刻委员会主任、《书法赏评》社长、《中国书法》特聘教授、黑龙江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文联委员、黑龙江省青联常委。

  • 标签: 艺术创新 评审委员会 黑龙江省 《中国书法》 特聘教授 政协委员
  • 简介:在漢字文化圈之外的觀者看來,中國書法,其實包含着自古以來的所有裝飾性書寫風格。而在漢字文化圈主流知識精英的視野中,裝飾性書寫僅僅作爲書寫史的一股潛存在,偶爾地流出時尚的地表。本文通過對東漢碑額、秦書八體、魏晉雜體等系列物件的考察分析,意在簡要梳理具有代表性的裝飾性書寫的歷史發展綫索,包括其風格源流與演進譜系、相關時期的制度背景、審美思潮、文化功用等,從而更爲全面和歷史性地認識作爲漢字書寫潛的裝飾性書寫。

  • 标签: 碑額 雜體 裝飾性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