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郑胡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 儿童血液病与肿瘤分子分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儿童血液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 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儿童慢性细胞白血(CML)发病率低,一直以来参考成人CML标准诊治。尽管儿童CML治疗已到达与成人CML治疗相似的效果,但儿童CML治疗过程中更需重视长期服药对儿童生长发育及生存质量影响。“儿童慢性细胞白血诊疗专家共识”提出了针对中国儿童CML诊断分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用药选择、移植适应证及追踪管理等建议,对开展我国儿童CML规范化诊治、提高整体救治水平、改善CML患儿生存质量等,具有极其重要理论指导和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慢性细胞白血(CML)患者长期预后。随着TKI多样出现及CML患者生存期延长,由此带来了新治疗问题及挑战:如何通过规范化和个性化治疗选择、克服TKI不耐受及耐药进而部分实现无治疗缓解,以及如何提高规范慢性病管理水平等,是CML管理面临新挑战。只有不断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CML患者长期无病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本文将对CML靶向治疗现状及挑战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白血病,髓样,慢性期 慢性病
  • 简介:摘要慢性细胞白血(CML)在儿童中发病率低,尚无针对儿童CML循证治疗指南,临床诊治基本遵循成人CML指南进行。但儿童CML与成人CML在生物学特性、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成人CML指南并不完全适用于儿童CML。故制定本共识,旨在为中国儿童血液肿瘤医生临床管理提供帮助,促进儿童CML规范化诊疗。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慢性白血疗效。方法应用α干扰素(IFH—α)治疗96例慢性白血(CML),均为慢性期(4例完全缓解病例)。剂量大多为每日300万^U,8例为每日100万^U,平均疗程为8.8个月(3—34个月)。结果单用IFN—α治疗14例,其中6例有效;合川高三尖衫酯碱治疗37例,合用羟基脲治疗22例,有效率分别为91.9%和72.7%,与单用高三尖衫酯碱或羟基脲治疗者相比无显著差异;IFN—α同时与高三尖衫酯碱和羟基脲合用23例,16例有效。复查PH^+CML29例治疗后均未达到完全转移,其中1例PH染色体阳性率由100%降至8%;9例由100%降至70%—90%,总有效率为34.5%。结论IFN—α可用于CMLCP和缓解后维持治疗。若加大齐量和延长用药时间,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 标签: 治疗 慢性髓性白血病 羟基脲 CML Α干扰素 IFN
  • 简介: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显著改变了慢性白血(CML)患者生存及预后。长期服用TKI药物常常伴随着沉重经济负担和发生慢性不良反应风险。目前,无治疗缓解(treatment-freeremission,TFR)逐渐被视为CML治疗研究新目标。临床试验报道,伊马替尼治疗后获得深层分子学反应患者,在停止TKI治疗后仍然可以维持分子学缓解。本文结合TKI停药临床试验数据及最新研究进展,对CML患者能否治愈和如何把握安全停药策略等问题作一综述。当然,CML获得彻底治愈,还需更多停药试验予以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无治疗缓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细胞白血护理方式及心得。方法104例慢性细胞白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全面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伊马替尼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全面组采用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干预前后患者心理、躯体、认知和社会功能。结果全面组护理满意度为96.15%,高于对照组8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低于对照组2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躯体、认知和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全面组心理、躯体、认知和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84.11±13.01)、(86.90±14.24)、(93.18±18.36)、(88.13±10.10)分,均高于对照组(63.22±9.61)、(72.41±10.91)、(80.13±13.11)、(74.24±9.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细胞白血并辅以全面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其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伊马替尼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全面护理
  • 简介:摘要2019年第61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了关于急性白血基础研究、临床治疗、新药研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试验更新。文章结合会议报道,对关于急性白血预后相关研究进展及"7+3"方案诱导治疗、去甲基化药物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预后 分子靶向治疗 诱导治疗 去甲基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老年急性白血(AML)对化疗耐受差,早期病死率高,化疗缓解率低。近几年,随着AML分子机制逐渐被阐明,一系列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获批上市,老年AML治疗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药时代下,老年AML诊疗已经转变为分子检测指导精准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仍然是高危或中危老年AML最有潜力治愈方法,随着移植技术发展和进步,allo-HSCT对老年AML患者是一种可行选择。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老年人 治疗
  • 简介:摘要急性白血(AML)是一种常见起源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疾病,其特点是骨髓干细胞进行单克隆增生,导致分化成熟障碍。随着免疫技术和遗传检测技术广泛开展,急性白血研究逐步深入,AML发病机理、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均取得明显进展,本文主要概述近年来临床上治疗AML相关方案,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免疫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慢性白血(CML)患者无治疗缓解(TFR)结局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河南省慢性粒细胞白血联盟协作单位自2013年6月2日至2021年3月27日自动停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且随访时间≥6个月CML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法。结果共纳入135例患者,其中女69例(51.1%),男66例(48.9%);停药时中位年龄[M(Q1,Q3)]49(38,58)岁。停药前,72例(53.3%)患者应用二代TKI治疗,63例(46.7%)患者应用伊马替尼(IM)治疗,其中17例(12.6%)患者有TKI减/停病史;TKI中位累积治疗 84(68,108)个月;TKI治疗至获得深层分子学反应(DMR)中位时间12(8,26)个月;DMR中位持续时间65(54,84)个月,其中9例(6.7%)患者DMR不稳定。中位随访16(6~96)个月,35例(25.9%)患者在中位3(1~22)个月失去主要分子学反应(MMR),总体TFR率7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应用二代TKI治疗、TKI治疗至获得DMR时间≤12个月、DMR持续≥48个月、DMR持续稳定、无TKI减/停病史等因素是影响停药患者TFR结局有利因素(均P<0.05)。二代TKI治疗组患者TFR率显著高于IM治疗组(81.9%比65.1%,P=0.01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应用二代TKI治疗[RR=0.451,95%CI:0.227~0.896,P=0.023]和DMR持续稳定[RR=0.120,95%CI:0.053~0.271,P<0.001]是停药患者TFR结局保护因素。结论停药前应用二代TKI治疗和DMR持续稳定是停药患者TFR结局保护因素。停药前获得持续稳定DMR≥48个月CML患者,停药后获得TFR概率更高。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慢性 停药 无治疗缓解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随访研究
  • 简介:慢性细胞白血(chronicmyeloidleukemia,CMLl是一种获得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其病程一般分3期:慢性期(chronicphase,CP)、加速期(acceleratedphase。AP)和急变期(blasticphase,BP)。CML患者骨髓细胞中可检测到由于t(9;22)(q34;q11)而形成特征费城染色体(Ph)阳性或bcr-abl融合基因,产物为210kuBCR—ABL融合蛋白。由于ABL蛋白正常调节酪氨酸激酶活性被异常BCR序列所激活,使BCR—ABL融合蛋白具有持续激活酪氨酸激酶活性,

  • 标签: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BCR—ABL 伊马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伊马替尼在慢性细胞白血治疗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2月~6月诊治慢性细胞白血患者30例进行研究分析,采用伊马替尼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并且进行对症处理。结果伊马替尼治疗出现血液学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有呕吐、腹泻、恶心、肌肉痉挛等。结论伊马替尼在慢性细胞白血治疗中虽然发挥了很好效果,但是会出现很多副作用,临床治疗中需要密切注意用药量,从而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 标签: 伊马替尼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不良发应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白血伊马替尼治疗疗效及耐药相关。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分别给予伊马替尼治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总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失组与无缺失组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及疾病进展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相比,慢性白血患者应选择伊马替尼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作为一线用药。

  • 标签: 慢性髓性白血病 伊马替尼 疗效 耐药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慢性白血儿童使用伊马替尼治疗安全和有效。方法 统计50例2019年7月-2020年7月初步确诊CP-CML患儿,分两组进行治疗,分别使用国产仿制药物和进口原研药物,每组25例。分析各方面指标比较两组患儿治疗3、6、12个月后血液情况、细胞遗传学反应以及分子化学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后,国产仿制伊马替尼MCyR获得率占84.9%,BCR-ABL转录水平≤10%占56%;治疗6个月后,国产仿制伊马替尼MCyR获得率为60.9%,BCR-ABL转录水平≤1%占78.1%;治疗12个月后,BCR-ABL转录水平≤0.1%占76%。同进口原研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相比较,国产药物组血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占19%,进口组药物组占16%。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伊马替尼具有较高安全,且效果良好,同进口原研药对比无明显差异。

  • 标签: 伊马替尼 儿童慢性髓系白血病 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