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39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对其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9例患者,经有效治疗和护理212例患者抢救成功,有效率为89%。结论对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有效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 标签: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应用呼吸机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以改善病人的通气和氧合,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结果应用呼吸机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在临床上广泛成为对危重症患者进行生命支持、抢救和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结论近几年机械通气技术迅速发展,国内外同行对机械通气进行了大量研究,建立人工气道首选经口气管插管,现就医护配合、气道护理、呼吸机参数调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叙述如下。

  • 标签: 经口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重点将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间接收的机械通气患者共有62例作为调查主体,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营造良好的护患沟通环境,落实预后措施。结果通过对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落实护理干预,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依从性优良者共57例(91.94%),出现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共7例(11.29%),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60例患者病情相对稳定,顺利脱机并拔出气管插管,1例病情危重死亡,1例患者因经济条件的限制主动放弃治疗并自动出院。患者及其家属对此次护理干预满意者共62例(100%)。结论对接受了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实施护理干预后,可稳步的提升治疗及护理依从性,降低呼吸机肺炎发生的可能性,及时预防计划性拔管,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比较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5例各种病因所致严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iPAPS/T30呼吸机经鼻罩双向正压通气,流量触发,压力支持;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气管插管后NEWPORTWAVEE200呼吸机辅助呼吸,比较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监护指标、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机械通气后呼吸困难均明显改善,监护指标无显著差异,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相似,症状缓解时间NEWPORT组短于BiPAP组.但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更易为患者接受.结论: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基本相似.

  • 标签: BIPAP 鼻罩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治疗 急性左心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急诊抢救危重症救治中应用的经验,提高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8例急诊机械通气抢救危重病人的资料。结果108例急诊机械通气中,96例为一次插管成功,给予机械通气,成功率为88.9%;12例为二次插管后成功,机械通气插管时间<5min。6例中毒予以气管插管,成功建立人工通气后,机械通气,经进一步抢救全部存活;9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行机械通气后,安全转运至专科治疗,3例死于脑疝;40例猝死患者中,机械通气后12例未能恢复有效循环死亡,1例溺水患者和8例不明原因呼吸心搏骤停患者,行机械通气后抢救无效死亡,慢性阻塞性肺病9例,急性左心衰11例均机械通气后收入ICU继续抢救。结论机械通气是抢救急诊危重病人的关键性步骤之一,对保证进一步心肺脑复苏,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 标签: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急诊危重症
  • 简介:摘要了解舒适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本文选择2014年-2015年我院ICU病房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40例,对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即环境、心理、通气、社会和生理等方面。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舒适程度转出ICU和满意程度进行评价,了解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结果40例患者对舒适护理的满意度为90.1%,心理状况评分为(6.51±1.3),舒适感为(7.82±1.1)分,ICU转出率为87.6%;结论舒适护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调节不良心理,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AIDS并发PCP患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调查病例随机筛选自医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接收的10例AIDS合并PCP患者,所有患者皆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并结合一定的护理干预。结果10例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4~14d,平均9.3d,其中有7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各项症状均有所改善,且生命体征较为稳定,3例患者最终治疗无效死亡,死亡率为30%。结论在对AIDS并发PCP患者进行通气治疗的同时辅助一定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治疗时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AID并发PCP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并人工机械通气在危重COPD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作用和方法。方法28例危重COPD呼吸衰竭患者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的方式进行人工机械通气,多功能呼吸机先采用A/C模式,待病情稳定后尽早改为SIMV+PSV模式,之后逐渐调整参数后改为PSV模式脱机。结果成功救治22例(78.6%),死亡6例(21.4%),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9例(32.1%)。结论气管插管并人工机械通气是救治危重COPD呼吸衰竭患者十分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危重COPD 呼吸衰竭 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护理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菌落的影响。方法将62例实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其中观察组实施加强型口腔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咽拭子菌落数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咽喉、扁桃以及绕腭弓两侧的咽拭子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咽喉、扁桃以及绕腭弓两侧的咽拭子菌落数(4.80±0.21)lgn少于对照组(5.67±0.37)lg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加强型口腔护理,可有效减少咽喉、扁桃以及绕腭弓两侧的咽拭子菌落数,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护理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口气菌落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老年临终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管理。方法通过一系列整体护理的方式,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老年临终患者实施包括生理、心理、治疗、灵魂四大方面的舒适护理,满足其身心、灵性需求。结果30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老年临终患者生命质量得到最大限度提高,不适症状得到缓解,无自行拔管发生,无压疮发生,其中90%老年临终患者情绪稳定、舒适地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6%。结论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老年临终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管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减轻了其机械通气过程中躯体、精神的疼痛与不适,排解精神困顿,满足其身心需求,提高生命质量,维护生命的尊严,使其舒适、平静、无痛苦的离开。

  • 标签: 老年临终患者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哮喘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抢救效果。方法把42例重症哮喘患者纳入研究,全部患者均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进行抢救,同时在抢救期间对患者血气和循环情况进行密切地监测,观察抢救效果。结果经抢救,患者pH,PaO2,PaCO2明显改善,抢救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后,有37例患者显著好转,有5例加重而改施其他有创通气后有所改善。结论联合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重症哮喘患者进行抢救,操作快捷,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建议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重症哮喘 经鼻 气管插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监护室( ICU)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应用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 ICU在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收治的 200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 100例与对照组 100例,对照组治疗期间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个性化口腔护理,对比两组患者 VAP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干预组 VAP发生率为 4.00%,显著低于对照组 12.00%的发生率( P< 0.05);出院时刻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 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 91.00%的总满意率( P< 0.05)。结论:对 ICU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予以个性化口腔护理,可显著降低 VAP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口腔护理 ICU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