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近年来,母牛规模化养殖越来越普遍,在其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母牛繁殖疾病问题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处于繁殖期的母牛,身体抵抗力比较差,很容易受到各种繁殖疾病的侵袭,不仅容易造成母牛自身营养失衡,同时也给幼牛的健康造成了威胁,也可以说,一旦母牛繁殖期间受到疾病的侵袭,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挫伤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因此,针对母牛繁殖疾病,必须进行有效的治疗。

  • 标签: 母牛繁殖疾病 发生 治疗措施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肩难产发生特点,降低相关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紧急发生肩难产病例1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指标包括肩难产高危因素、诊断、助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6年内经阴道分娩共16 252例,肩难产16例,发生率0.1%。高危因素分布为巨大儿3例,妊娠期糖尿病4例,器械助产5例,4例患者无高危因素。7例肩难产确诊表现为胎头娩出后胎肩嵌顿,9例表现为胎头娩出胎肩嵌顿并合并有"乌龟征"的临床表现。16例肩难产病例运用3~5种经阴道最终娩出。母儿结局:产后出血1例,会阴侧切11例,软产道损伤9例,无严重会阴裂伤;14例新生儿健康状况良好,1例新生儿3月龄时发现眼睑下垂,1例失访。结论肩难产仍是无法预测的产科急症,需要正确判断肩难产的发生,掌握肩难产救治流程,快速施救,从而降低母儿并发症。

  • 标签: 肩难产 高危因素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肩难产产妇助产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模式,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82例肩难产产妇为例,按随机数法将其平均划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的助产方法,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产程时间(8.21±1.43)、产后出血量(156.54±13.63),而对照组产程时间(11.39±2.12)、产后出血量(245.41±23.59),差异较大,(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头位梗阻性难产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12月,本院一共收治头位梗阻性难产患者 76例,按照不同的分娩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剖宫产组 46例,阴道分娩组 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头位梗阻因素、新生儿 Apgar评分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剖宫产组的头位梗阻因素多为持续性枕后横位、宫缩乏力、产道异常,而阴道分娩组的头位梗阻因素多为产道异常、持续性枕后横位、肩难产,两组头位梗阻因素比较有差异( P< 0.05)。两组产妇均顺利娩出新生儿,剖宫产组新生儿的 Apgar评分高于阴道分娩组( P< 0.05)。剖宫产组的围生儿并发症(胎儿窘迫、新生儿颅脑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发生率低于阴道分娩组( P< 0.05)。结论:明确头位梗阻性难产的影响因素,及时确诊头位梗阻性难产,及时进行剖宫产分娩,可显著降低头位梗阻性难产对围生儿造成的不利影响。

  • 标签: 头位梗阻性难产 持续性枕后横位 宫缩乏力 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囊加力助产术在处理头位难产中的应用价值及对降低头位难产的剖宫产率的作用 。方法:头位难产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收集 100 例,根据其不同助产方式进行分组,其中 50 例 施予气囊加力助产术 、 50 例 施予徒手旋转胎头,比较和分析两组各项指标。 结果 : 观察组 第一产程( 5.81 ± 1.32 ) h 、第二产程( 0.57 ± 0.21 ) h 、总产程( 6.38 ± 1.53 ) h 均短于对照组 ,存在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观察组头位难产产妇 妊娠结局 优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 224.21 ±2.65 ) ml 少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处理头位难产中应用气囊加力助产术,能够使头位难产的剖宫产率明显降低,同时能减少产后出血量, 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气囊加力助产术 头位难产 应用价值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临床分娩困难的产妇,予以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妇的干预效果。方法: 368例产科分娩困难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184例,对照组予以剖宫产分娩,观察组予以阴道产钳助产方式,对助产不佳者转剖宫产术,对比两组分娩情况与产后母婴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产妇大出血、新生儿窒息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分别为 3.80%、 2.72%、 1.63%,对照组分别为 11.41%、 8.70%、 6.52%,各指标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分娩困难的产妇,采取阴道产钳助产可有效辅助产妇生产,降低剖宫产发生率及产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阴道产前助产 分娩困难 母婴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护理应用在肩难产产妇中的意义。方法:于 2015年 7月到 2018年 10月 选取本院肩难产产妇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和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肩难产产妇应用助产护理,可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 标签: 助产护理 肩难产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助产护理对临床肩难产产妇的应用效果 。 方法:将我院妇产科从 2017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64 例肩难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 32 例为提前接受助产护理干预,分为观察组,另外 32 例为仅接受常规产科护理的产妇,分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及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 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短,自然分娩率比对照组高,产后出血、会阴伤口延裂、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等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 ( P 值< 0.05 ) 。 结论:对肩难产产妇强化助产护理可缩短其总产程时间,降低产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 。

  • 标签: 肩难产 产妇 助产护理 措施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观察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头位难产产妇中选取 80例,起止时间是 2017年 3月~ 2019年 12月。按照入院编号分成 2个小组:对照组 40例,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试验组 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徒手旋转胎头。比较 2组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产妇的顺产率更高( 57.5%vs30.0%)、剖宫产率更低( 7.5%vs25.0%),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5.0%vs20.0%),差异显著( P< 0.05)。 2组新生儿的 Apgar评分差异不明显,但试验组产妇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更短( P< 0.05)。结论: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胎头能提高顺产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徒手旋转 分娩方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难产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 方法: 对我院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48 例难产患者进行研究,将 48 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并每组均为 24 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增添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难产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进行护理后的效果和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本次护理的满意程度。 结果: 观察组难产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主要并发症状有: 先兆 子宫破裂 2 例,产后出血 5 例,胎膜早破 1 2 例;对照组主要并发症状有: 先兆 子宫破裂 6 例,产后出血 10 例,胎膜早破 20 例,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 77.5% ( 31/40 ),对照组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 62.5% ( 25/40 ),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够提前做好护理措施准备,减少或避免患者发生其他并发症以及不良事件,更有效的保护患者和胎儿的安全,此护理方式的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难产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以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以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头位难产产妇为例,按1:1比例随机纳入两组,A组(n=45)接受常规助产护理,B组(n=45)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徒手旋转助产,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产妇的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产妇的顺产率、剖宫产率较A组均明显占优,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骨盆摇摆 + 气囊仿生助产运用在头位难产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7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头位难产患者 9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助产,而观察组则运用气囊仿生助产 + 骨盆摇摆,比较两组的助产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会阴裂伤和会阴切开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 P<0.05 )。 结论: 通过给予头位难产患者骨盆摇摆 + 气囊仿生助产能够减轻产妇损伤,使产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 标签: 气囊仿生助产 骨盆摇摆 头位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预防难产发生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期间的进行分娩的产妇 90例,采用随机数字抽样法划分成两组,观察组( 45例)和对照组( 45例),对照组产妇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产妇对照组产妇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产妇在肩难产、宫缩难产以及头难产等方面的难产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难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预防难产,降低产妇的难产发生率。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预防难产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足月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的关系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产妇 80例,其中 40例为足月胎膜早破产妇,设为观察组,另外 40例足月无胎膜早破产妇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头位难产发生率、产后出血率、顺产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难产发生率、产后出血率均更高,而顺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产妇更容易出现头位难产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案,帮助产妇舒缓不适,提升顺产率。

  • 标签: 足月胎膜早破 头位难产 护理方法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头位难产剖宫产术中胎儿的娩出方式,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和伤残儿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 9月至 2019年 9月我院收治的 64例头位难产剖宫产术中以臀牵引术娩出胎儿 28例,头位娩出胎儿 38例,进行分析比较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8例头位难产剖宫产术中以臀牵引术娩出的胎儿,无一例新生儿产伤,子宫切口延长 4例( 14.3%),产后出血 3例( 10.%); 38例头位娩出胎儿中,新生儿产伤(颅内出血) 3例( 7.9%),产妇子宫切口延长 10例( 26.3%),宫颈裂伤 8例( 21.1%),产后出血 10例( 26.3%)。结论:头位难产剖宫产术中恰当应用臀牵引术娩出胎儿,可降低母婴并发症。   【关键词】头位难产;剖宫产;臀牵引术;母婴并发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elivery mode of fetus in cesarean section of cephalic dystocia,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of mother and infant, and reduce the mortality rate of pregnant women, perinatal and disabled children.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64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with cephalic dystocia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28 cases of fetus delivered by hip traction and 38 cases of fetus delivered by cephalic positio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mother and infant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in 28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there was no newborn birth injury, 4 cases of prolonged uterine incision (14.3%), 3 ca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10%); in 38 cases of cephalic delivery, 3 cases of neonatal birth injury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7.9%), 10 cases of Prolonged Uterine incision (26.3%), 8 cases of cervical laceration (21.1%), and 10 ca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26.3%). Conclusion: it can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of mother and infant to use hip traction to deliver fetus in cesarean section of cephalic dystocia.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