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将我院干部病房1980年至1991年以来死亡病因作一临床分析。由于老年人一人多病,本文统计时根据与死亡有直接关系的主要疾病为病因。1一般资料十一年来,我院干部病房共死亡202人:年龄最小者49岁(脑梗塞);最大者92岁(胆系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见表。

  • 标签: 干部病房 感染性休克 胆系感染 脑梗 病因分析 临床分析
  • 简介:患者,女,17岁,体重49kg。因“右腿红肿疼痛”于1999年1月25日入院。经确诊,为“右胫骨上端骨肉瘤”。既往无药物不良反应史。室验室检查:白细胞4.2×10~9/L,红细胞4.17×10~(12)/L,血小板159×10~9/L.,ALT9U/L,AST22U/L,肝肾功能正常,遂决定执行化疗方案。经水化碱化后,于1999年2月1日给予患者静滴甲氨蝶呤12g,滴注时间4h,并于滴注完毕后6h给予患者肌肉注射甲酸四氢叶酸钙15mp进行解救,每6hi次,共12次。二月6日,患者唇及口腔有少许溃

  • 标签: 甲氨蝶呤 化学治疗 用药剂量 骨肉瘤 药物不良反应 死亡
  • 简介:安宁疗护在台湾已走过了25年的历程,并取得了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全球姑息治疗排名中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骄人成绩。而在我国大陆,安宁疗护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近日,在我国多地举办的有关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等主题的人文医学研讨会上,来自台湾地区的赖允亮和杨友华两位医生受邀介绍了安宁疗护的“台湾经验”,引发与会者关注。

  • 标签: 死亡 安宁疗护 台湾地区 医学研讨会 姑息治疗 质量指数
  • 简介:死亡时间推断是法医学工作首要解决的基本任务,也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传统方法主要是根据尸体现象、超生反应和胃内容物消化程度进行推断。皮肤是机体死亡后保存时间最久的组织之一,近年来的研究针对死后皮肤大体形态学、组织形态学、温度、电阻抗、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为推测死亡时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 标签: 法医学 死亡时间 皮肤 死后变化
  • 作者: 黎远刚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黎远刚历史上,人们通常认为心脏停止跳动才可代表死亡,即所谓的心死亡。这种传统的观念长期以来主导着人们的认知,但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人们对于死亡的认知也发生的心的变化,提出了“脑死亡”的概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死亡原因以及预防方法,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106例脑出血死亡临床资料。结果死亡原因中脑疝52例(49.05%),活动性出血24例(22.64%),应激性溃疡14例(13.21%),其它16例(15.09%)。结论脑疝形成、活动性出血、应激性溃疡是脑出血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 标签: 脑出血 死亡 危险因素 脑疝 活动性出血 应激性溃疡
  • 简介:患者男,70岁。主因左侧胭动脉切开取拴术后6个月,阵发性左下肢疼痛2个月,于2005年8月12日收入院。诊断为:左下肢缺血,高血压,左髌骨骨折术后,脑梗塞后遗症,2型糖尿病。住院后治疗经过:入院后3d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胭动脉切开探查取栓术,左侧股一胭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术后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法安明)5000IU皮下注射,2次/d,前列地尔(凯时)10μg静脉滴注,1次/d;常规服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拜唐苹)。术后5d患者左足第三、四脚趾皮肤呈黑色、干性坏疽,时常出现疼痛。术后8d天出现低热,加服华法林2.5mg口服,1次/d,

  • 标签: 脑梗塞后遗症 华法林 出血死亡 髌骨骨折术后 人工血管搭桥术 低分子右旋糖酐
  • 简介: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死亡事件的发生使临床用药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为探讨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发生规律、特点,降低其发生率。本调查对2000--2010年国内相关医药期刊报道的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不良反应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 死亡
  • 简介:围生医学是当前妇婴保健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为了开展对围生儿疾病的防治工作,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本文按照围生期的标准收集197例围生儿死亡病例,结合临床及部分尸解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通过了解围生期保健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水平,防治围生期疾病提供参考。

  • 标签: 围生儿死亡率 死亡原因分析 产前检查 围生期保健 分娩方式 围产儿死亡率
  • 简介:目的:了解围生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生期保健工作质量。方法:对2000~2005年的161例围生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年围生儿死亡率为7.49%0,前5位死因依次为早产、先天性畸形、新生儿窒息、胎盘因素、脐带因素。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重视高危孕产妇筛查、监护、追踪管理,积极治疗妊娠期并发症和高危新生儿,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 标签: 围生儿死亡 死亡原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以2020年01月-2022年12月急诊外科接收500例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创伤患者病历信息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500例急诊外科创伤患者中,男339例、女161例,其中49例死亡,占9.80%(49/500),30-39岁患者居多,高于<30岁、40-49岁、≥50岁患者(P<0.05);因交通事故伤死亡的患者多于锐器伤、高坠、其他伤(P<0.05);因体表受伤而死亡患者高于胸腹部创伤、头颈部创伤、四肢创伤(P<0.05),349例患者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16分。年龄、ISS评分为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做好预防性宣教活动,对降低高危人群创伤风险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急诊外科 创伤 死亡 原因分析
  • 简介:老年病已成为当前医学重要课题。老年人全身脏器功能和抗病能力都逐渐降低,不仅疾病谱与年轻人有明显差别,而且病死率较高。因此,做好卫生保健和健康指导,对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减低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疾病谱分析 老年死亡 抗病能力 脏器功能 健康指导 卫生保健
  • 简介:目的分析山东省枣庄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死亡原因及动态变化,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至2009年枣庄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至2009年枣庄市共计出生活产婴儿307238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3677例,死亡率为11.97‰。婴儿死亡3338例,死亡率为10.86‰,占5岁以下儿童总数的90.78%,其中新生儿死亡2665例,死亡率为8.67‰,占婴儿死亡总数的79.84%;1—5岁儿童死亡339例,死亡率为1.10‰,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9.22%。不同年龄儿童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8.90,P〈0.05)。分别统计各年度不同阶段儿童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x2=512.93,P〈0.05)、婴儿死亡率∽:491.73,P〈0.05)、新生儿死亡率(x2=422.40,P〈0.05)、1~5岁儿童死亡率(x2=34.38,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男童死亡率为11.02‰(1847/165738),女童死亡率为13.10‰(1830/137823),男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94,P〈0.05)。因抢救无效在医院内死亡者3143例,占85。48%;在家中或就医途中死亡者534例,占14.52%。死因前7位依次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其他先天畸形、意外死亡、先天性心脏病和颅内出血,前3位死因致死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59.11%(2174/3677)。结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和肺炎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2002年至2009年枣庄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建立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水平、提高危重患者急救能力、普及科学知识和健康教育知识等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儿童 死亡原因 干预措施
  • 简介:1例61岁女性患者因胃部不适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40mg、1次/d,用药第3天出现散在皮疹,自行停用该药.3d后皮疹有所好转,患者再次按原剂量服用该药.再次用药2d后患者相继出现全身皮疹、严重腹泻、呕吐、急性肾损伤和过敏性休克.诊断为奥美拉唑所致严重过敏反应.经抗过敏、稳定循环、补液、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等治疗无效,家属放弃治疗后次日患者死亡.

  • 标签: 奥美拉唑 过敏反应 死亡
  • 简介:2006年3月17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公共卫生忠告,通报了2例使用米非司酮(Mifepristone)进行药物流产导致死亡的新报告,并再一次重申使用米非司酮的安全性问题。这2例死亡病例是米非司酮的生产厂商DancoLaboratories公司口头报告给FDA的,目前正在调查所有与这些病例相关的情况,但还不能明确死因。

  • 标签: 米非司酮 FDA 死亡报告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通报 安全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