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4期
  • 机构: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重庆401520
  • 简介:分娩主要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个体的整个过程,是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部分。分娩疼痛是分娩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但部分产妇可能因为对分娩相关知识不了解、体质敏感等原因其造成在分娩过程中产生过于强烈的疼痛感。在高强度的疼痛刺激下,产妇容易出现过度通气,进而导致呼吸性碱中毒、低氧血症等症状,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有效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保证生殖健康,是妇产科医学中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医师对分娩镇痛技术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研究,并取得了较大成果。分娩镇痛方法主要包括非药物类和药物类手段,其中药物类分娩镇痛可分为静脉分娩镇痛椎管阻滞分娩镇痛两种类型。椎管阻滞分娩镇痛因其镇痛效果良好、安全较高、对胎儿基本无影响等优势受到了广大家庭的欢迎,成为分娩镇痛的首选方式。

  • 标签: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分娩的产妇100例,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在产前进行椎管麻醉,对照组产妇产前未给予麻醉措施,选择视觉模拟法对两组产妇的疼痛效果进行评价0-10分,10分为剧烈疼痛,0分为无痛感;记录阴道分娩产妇总产程。结果在镇痛效果方面,两组产妇镇痛前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一产程以及第二产程的评分对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阴道分娩方面,观察组产妇经阴道分娩共37例,顺产率74%,对照组产妇经阴道分娩共30例,顺产率6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程方面,观察组产妇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麻醉分娩镇痛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降低剖宫产发生率,缩短产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分娩镇痛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无痛分娩过程中椎管麻醉的主要风险及产程不进展等情况的应急处理对策和机制。方法将120例孕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记录产妇在产程中对疼痛的反应程度和主动参与分娩的能力,对比研究给予药物的剂量和时机,使镇痛用药更趋个体化。结果椎管麻醉分娩镇痛镇痛效果显著。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论研究并开展椎管分娩镇痛,减轻孕产妇分娩疼痛,减低新生儿的窒息率,进一步降低母婴死亡率和并发症率,达到优生优育效果。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分娩镇痛 个体化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分娩产妇采用椎管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9年 03月 -2020年 03月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 4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产妇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 219例 (随机抽取 ),采用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 219例,采用椎管麻醉分娩护理),收集分析两组产妇分娩疼痛评分和会阴撕裂。结果:观察组产妇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会阴撕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分娩产妇采用椎管麻醉方式,能够有效减轻产妇分娩疼痛,降低会阴撕裂率,促进产妇产后早日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镇痛分娩 护理体会 应用效果
  • 简介:分娩镇痛是指采取某种措施消除或缓解分娩时的疼痛。在分娩镇痛的研究方面进展很快,方法很多,其中椎管阻滞分娩镇痛是国内外麻醉界公认的效果较好,较广泛的方法。包括连续性硬膜外阻滞、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和可行走硬膜外阻滞。

  • 标签: 分娩 镇痛 椎管内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椎管麻醉应用于镇痛护理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底内收治的3例椎管麻醉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在实施椎管麻醉时均采取优质护理,分析优质护理后产妇产程情况以及疼痛情况、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椎管麻醉中应用优质护理后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明显较低,新生儿无并发症发生。优质护理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椎管麻醉镇痛分娩结合优质护理应用于产妇分娩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疼痛感,减少分娩痛苦,提高新生儿质量,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镇痛分娩 护理效果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椎管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5月-2013年8月间86例分娩住院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镇痛(PCEA),分别观察分娩过程中孕妇的生命体征、视觉模拟评分、剖宫产率、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等。同时开展此项工作前后针对孕产妇知晓率、接受率进行分析。结果连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达到预期效果,且剖宫产率明显降低;针对上述人群展开的调查显示知晓率、接受率有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结论椎管阻滞分娩镇痛的麻醉效果良好,对产妇和胎儿副作用较少,安全性高,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技术手段。同时认为在基层医院开展此项工作任重道远,需要通过加强针对不同人群的持续宣教,改变观念,以不断提高使用率。

  • 标签: 分娩镇痛 椎管阻滞 硬膜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椎管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和单纯硬膜外麻醉(EA)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自愿接受分娩镇痛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成腰硬联合组和硬膜外组各60例,在分娩过程中CSEA组给予蛛网膜下腔加硬膜外联合注入罗哌卡因和芬太尼,EA组仅硬膜外腔注入罗哌卡因和芬太尼,观察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分娩镇痛效果、镇痛起效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等。结果CSEA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EA组(P<0.01),CSE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EA组(P<0.01),两组均较少出现1级(伸直下肢不能抬离床面仅能屈膝关节和踝关节)以上的阻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程进展、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方式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小、产妇满意度高、对产妇及新生儿影响轻微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分娩镇痛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 罗哌卡因
  • 简介:摘要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2015年人人享受生殖健康”的全球共同奋斗目标1,提出“分娩镇痛,人人有权享受”的口号。而早在1979年Revil在首届欧洲产科会议上,就已确认硬膜外阻滞是产科止痛最有效的方法,并成为其他所有方法对照标准2。国内2001年北大附属第一医院开始规模化开展分娩镇痛,参与这项工作的曲元教授指出我国分娩镇痛技术的推广面临着较大挑战。因为分娩镇痛的桎梏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涉及技术之外的诸如观念、价格、体制、利益及就医环境等客观因素,以致国内分娩镇痛率不足1%。我院曾于2000年开展分娩镇痛,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广发开展,直至终止此项工作。2010年医院再次派人到省内外多家规模化开展分娩镇痛技术的医院学习,于当年10月重新开始开展分娩镇痛技术,目前已开展约600多例。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分娩 镇痛 产科麻醉临床指南
  • 简介:摘要硬膜外分娩镇痛在分娩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给分娩中的孕妇带来连续、有效的疼痛缓解。本文从椎管分娩镇痛作用机制,发展等角度,提出舒适护理在分娩中的应用,从而使产妇处于最佳的身心状态,降低宫颈水肿的发生率,缓解子宫收缩力,减轻产妇精神紧张,进而减少产科并发症,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 标签: 分娩镇痛 产程 宫颈水肿 子宫收缩 剖宫产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比较椎管不同麻醉方式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分娩镇痛产妇中选取 62例,起止时间是 2017年 3月~ 2019年 12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 2个小组:对照组 31例,实施硬膜外麻醉;试验组 31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比较 2组的镇痛指标数据。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镇痛起效时间更短;麻醉后 5、 30、 60、 90min,试验组的 VAS评分更低,差异显著( P< 0.05)。试验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 12.9%,略低于对照组的 16.1%,对比差异不明显( P> 0.05)。结论:在分娩镇痛产妇中,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能显著降低疼痛程度,且对新生儿的影响小,值得推广。

  • 标签: 分娩镇痛 椎管内麻醉 起效时间 VAS评分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镇痛分娩产妇采取椎管麻醉和导乐分娩镇痛仪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产妇为2020年3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20例样本数据,按照产妇的意愿,予以对照组椎管麻醉,予以实验组椎管麻醉加导乐分娩镇痛仪,对两组镇痛效果与产妇产程时间和母婴结局进行对比。结果: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镇痛效果较好的一组为实验组,P

  • 标签: 镇痛分娩 椎管内麻醉 导乐分娩镇痛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椎管麻醉方式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采用不同椎管麻醉的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结果应用L1-2单纯硬膜外麻醉和两点法(L1-2,L3-4)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采用L3-4一点法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后使用PCEA泵后,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不高,影响了椎管镇痛技术的推广。结论L1-2单纯硬膜外PCEA泵,且操作简单,对患者损伤最小,可安全应用于剖宫产手术。

  • 标签: 不同椎管内麻醉方式 剖宫产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恩丹西酮硬膜外注射预防椎管吗啡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下经腹部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吗啡2mg+生理盐水5ml;恩丹西酮组吗啡2mg+恩丹西酮4mg+生理盐水5ml。分别记录术后2、4、12、24h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并记录血压(BP)、心率(HR)、呼吸(R)、氧分压(SpO2)的变化。结果恩丹西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恩丹西酮4mg硬膜外注射在不改变镇痛效果,不影响血流动力学,无其他副作用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预防椎管吗啡的不良反应。

  • 标签: 恩丹西酮 预防 吗啡 皮肤瘙痒
  • 简介:摘要:为探讨椎管分娩镇痛与产时发热的关系,本文选取2021年06月-07月分娩镇痛分娩患者668例,其中产前产时发热153人,无发热515人,发热率为22.9%,通过对比年龄、产次、孕周、破膜方式与发热是否存在关系。以此为椎管分娩镇痛的应用推广,提供借鉴性的思考。

  • 标签: 椎管内 分娩镇痛 产时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