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用常规资料、FY-2E气象卫星云图及格尔木X波段天气雷达产品,对2015年7月3—4日柴达木盆地一次中到大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归纳此次中到大雨天气过程中的环流形势及一些物理量分布特点。结合环流演变和影响系统特征分析,探讨此次过程形成的可能原因,为今后柴达木盆地出现中到大雨的监测、预报提供参考。

  • 标签: 柴达木盆地 中到大雨 物理量场 诊断分析
  • 简介: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部,是青海省第二大城市。辖区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区两块互不相连的区域组成,市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格尔木河冲积平原上,平均海拔2780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由于盆区地处柴达木盆地荒漠沙漠地带,形成了干旱、大风、多风沙的气候特征。但是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近50年柴达木盆地扬沙、浮尘、沙尘暴日数均呈显著年减少的趋势,格尔木也不例外。

  • 标签: 沙尘天气 沙尘暴日数 青藏高原腹地 气候变化 大城市 沙漠地带
  • 简介:利用1960~2011年广西西北16个气象观测站逐月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NOAA向外长波辐射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环流特征量资料,分析了广西西北地区以往盛夏干旱年的中高纬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水汽输送特征,重点探讨了2011年盛夏(7~8月)广西西北特大干旱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2011年是1960年以来广西西北盛夏降水最少的年份。广西西北2011年盛夏大气环流与以往盛夏干旱年明显不同的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异常偏弱偏东,脊线位置明显偏北,中高纬环流平直,乌拉尔山地区和东北亚区域没有明显阻塞高压形势,冷空气活动比常年弱;印缅槽活动较常年偏弱,由南向北的水汽输送明显偏弱,广西西北上空存在有弱的水汽通量辐散,垂直运动和对流活动均较常年偏弱,这些环流特征均不利于产生降水,造成2011年盛夏广西西北地区出现特大干旱。

  • 标签: 广西西北部 特大干旱 大气环流异常
  • 简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一个参与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战略。广西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要发挥其独有的海陆对接东盟国家的优势,建设一批有利于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的重大项目,以此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本文从战略意义、建设条件和基础,以及战略措施等方面论述了建设广西北湾国际邮轮母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标签: 广西 北部湾 邮轮母港 一带一路
  • 简介:塔里木盆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对显生宙成盆成烃作用研究具重要意义。通过锆石年代学研究结合新的钻探与地震资料进行构造解析,结果发现:1塔里木盆内部发育峰值约770Ma的与超大陆裂解相关的强伸展构造活动,南华纪可能存在一系列近EW向展布的不连续断陷系统;2震旦纪晚期存在与"泛非运动"相关的广泛抬升剥蚀,与寒武纪存在大型的区域不整合,南北分带的构造体制不同。综合分析表明,塔里木盆新元古代经历南华纪大陆裂谷-断陷期、震旦纪坳陷-挤压抬升期等4期构造演变,发育完整的强伸展-挤压构造旋回;新元古代具与显生宙显著不同的构造演化特征,震旦—寒武系间存在大规模构造-沉积间断。

  • 标签: 前寒武纪 构造-热事件 超大陆 不整合 演化
  • 简介:文章以广西北湾经济区城郊失地农民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在多元化安置方式下失地农民在社会融入中遇到困难的根源所在,如政府关注度不够,社会包容性不够,制度牵引力不够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该通过建构公共服务体制促进城郊失地农民有效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失地农民逐渐适应当地社区生活,提高城市市民的平等包容精神等对策构建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路径。

  • 标签: 社会融入 城郊失地农民 反边缘化 路径选择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 简介: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已成为塔里木盆最重要的勘探开发层系,岩溶作用则是形成优质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塔里木盆碳酸盐岩岩溶分类方案不统一、岩溶术语界定不清楚、生产应用难度大的现状,作者分析了奥陶系不同地区、不同层位、不同时期岩溶储集层特征及岩溶发育程度的差异性,依据岩溶成因及主控因素提出了塔里木盆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分类,划分出风化岩溶、礁滩体岩溶和埋藏岩溶3大类,其中风化岩溶又分为潜山岩溶和层间岩溶2个亚类。研究指出礁滩体岩溶、层间岩溶、潜山岩溶是塔里木盆的重要勘探岩溶类型,并以构造运动为主线将奥陶系岩溶划分为5期,开展了不同类型岩溶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指出了3种重要类型岩溶的勘探思路。此次研究统一了塔里木盆奥陶系岩溶分类及期次,对勘探开发生产和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及实践应用意义。

  • 标签: 奥陶系 碳酸盐岩 岩溶分类及期次 礁滩体岩溶 层间岩溶 塔里木盆地
  • 简介:1956年10月至1962年7月,我有幸成为到青海柴达木盆地寻找石油大军的一名战士,内心感到高兴。回顾在柴达木盆地六年的艰苦历程,充满感慨和豪情!记得我们在军营里刚吃完早饭,突然听到播音室的喇叭响了,"现在播送一个通知,现在播送一个通知,干训大队的全体学员,8点准时到小礼堂开会。”我当时所在单位是兰州军区干部训练大队。

  • 标签: 达木 喇叭响 钻井工 勘探局 就这样 司钻
  • 简介:"地质旅游"是近年来旅游发展的一个新热点。裸露而人迹罕至的西柴达木,可谓是地质地貌的博物馆,是新兴的"地质旅游"的最佳目的地之一。西柴达木,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山在这里合拢,雅丹、丹霞、油沙山在这里分布。人类与自然在这里进行着热烈的对话。

  • 标签: 达木 地质旅游 油沙山 雅丹 丹霞 地质地貌
  • 简介:页岩油资源评价过程中,常用热解参数(S1)反映含油性。由于实验关系,所测得的S1存在轻烃、重烃的损失,为更准确的对页岩油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本文通过有机质成烃动力学研究以及对样品抽提前后的热解参数进行对比,对S1进行轻、重烃补偿校正,获得泥页岩总含油率参数,根据泥页岩排烃门限确定其可动油含量参数(S1/TOC)。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泥页岩S1校正前后相差2-3倍,排烃门限对应的S1/TOC=75mg/gTOC,结合黏土矿物含量(表征可压裂性),优选出页岩油勘探开发有利区:青一段有利区主要集中在齐家古龙凹陷中北部及龙虎泡大安阶地中部,青二、三段集中在龙虎泡大安阶地中部与齐家古龙凹陷中南部。

  • 标签: 页岩油 含油率 S1校正 可动量参数的选取 有利区
  • 简介:你山一样的宽厚在独弦琴上飘悠,你海一样的深情始终缠绵我心头,你诗一样的温柔在哈妹甜美歌喉,你画一样的风情总是激荡我胸口.

  • 标签: 歌曲 歌词 音乐艺术 艺术创作
  • 简介:1出门的理由有许多种,其中一种叫做,不问阴晴圆缺,管他赵钱孙李,说走就走。当然,这得有股子热情。作为一个马上就要四十岁的人,赖最锋相当希望自己还拥有这种类似于冲动的东西。事实上,一年前他就想来一趟额济纳,那时候,春河刚刚失踪。

  • 标签: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西北偏北之二三》
  • 简介:随着石油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南于输气、输油管道的腐蚀泄漏,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时有发生。为此,西北油田采油三厂采取量身定制、选标对标、内衬改造等多样化措施,在管道防腐上下功夫,在治理上动真格。狠抓管道腐蚀工作,筑牢管道“防腐拒蚀墙”,保障输油管线安全平稳运行。

  • 标签: 油田管道 西北 环境污染问题 管道防腐 石油化工业 腐蚀泄漏
  • 简介:一个黝黑的南方男人艰涩地说:“我从来没有见过雪。”我记住了那种声调:因为焦灼,几近颤抖;因为羞涩,尽力克制。那个瞬间令我愣怔——透过火车车厢的玻璃窗,看到纵横交错、如纹身般紧扣于黄土地的积雪,它们如此肆虐,令我难以置信;它们如此庞大,更令我惊诧。

  • 标签: 盆地 火车车厢 黄土地 积雪
  • 简介:2012年9月20日,新疆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的地质工作者在位于若羌县境内的罗布泊坡北搬运岩心标本。日前,罗布泊坡北区域经过地质勘探,初步估算该区域镍、铜、钴等金属矿藏总资源量达196.56万吨,其中镍资源矿藏超过百万吨,远景规模将突破200万吨,达到特大型规模。

  • 标签: 罗布泊 镍矿 地质工作者 金属矿藏 地质勘探 若羌县
  • 简介:荷兰铁路设施管理局与国家铁路建设监理(以下简称“荷兰铁路局”)其同策划了一项名为“愉快等候”的车站建设工程,旨在使候车变得更加舒适。有研究表明,人在等候状态下感觉到的时间是实际经历时间的三倍之多,大多数有候车经验的人均有同感。尤其是在中小型车站中,这里一般都不设专人值守,车站经常都冷冷清清,通常给人带来一种不安全感。那么该如何改善这一状况呢?

  • 标签: 候车厅 中小型车站 建设工程 建设监理 国家铁路 铁路设施
  • 简介:柴达木汉语文学创作是依托柴达木盆地经济开发建设发展起来的具有典型移民文学特征的文学形态,笔者在分析柴达木汉语文学创作与柴达木地理生态关系的基础上,梳理柴达木原生文化的基本特点以及它在新时期以文学形式的接续与发展,体现文学认同在柴达木地域文学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降柴达木移民文学的发展及其作为柴达木汉语文学创作底色的基本形态与特征。

  • 标签: 文学地理 移民文学 文化认同
  • 简介:近代以来,枪支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在川西北游牧进程中,枪支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自然和普遍的现象。而随着游牧活动的式微和结束,枪支问题也就凸显与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枪支从生产工具向征战武器拓展,又从生产和征战中隐身于民间成为影响现实社会安定的隐患,这都对当今社会安全提出了严峻课题,需要严谨的诠释解读。

  • 标签: 近代川西北 枪支 调查
  • 简介:花儿的唱词浩繁,文学艺术价值极高,被人们称之为西北之魂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长廊中的一朵奇葩。从明清开始至今演唱方式不断变化,演绎水平不断提高。本文将从花儿曲调、演唱风格、歌词意象意境、情感表现、演唱处理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全面的鉴赏剖析,以期让更多的人全面深入的了解花儿。

  • 标签: 花儿 发展 传承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