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道术后残留结石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资料库中抽取18例胆道术后结石残留的患者,对其胆道结石残留的原因、治疗以及预防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8例经二次手术取石,胆道镜取石6例患者均能治愈,肝内胆管结石未发现症状无特殊处理的患者为4例。结论术前做好必要的相关检查,术中做好胆道造影及B超检查,可以有效降低结石残余的发生率。

  • 标签: 胆道结石 胆道系统 手术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胆囊炎、胆囊结石是腹部外科常见病,部分病人需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而术后出现胆道残留结石是常见并发症之一。为探讨残留结石发生原因,寻求防治对策,我们收集了本院1995-03/2005-01收治的26例病人情况,现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胆道残留结石 腹部外科 消化系统
  • 简介:摘要回顾性总结分析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人工流产术后妊娠物残留5例药物治疗方法,探讨补佳乐、安宫黄体酮对人流术后妊娠物残留的治疗,更好地修复了子宫内膜,起到药物性刮宫的作用,同时避免了再次清宫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人工流产 妊娠物残留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随着胆总管结石发病概率的迅速增高,胆总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几率的增大,术后残留结石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针对性地探究胆总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的治疗进展具有关键的临床研究意义。然而,对于胆总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的规范性研究开展较少,其治疗机制及相关因素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本文通过阐述治疗术后残留结石的三种内镜处理方式,即胆道镜处理胆总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十二指肠镜处理胆总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以及腹腔镜再处理胆总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进而探究三种内镜处理方式在胆总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的研究进展,为改善临床中残留结石的治疗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术后 残留结石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后残余病变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对 100例宫颈锥切术后再次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比较不同年龄、绝经状态、病理分级、切缘状态、锥切术史等术后残余病变患者,分析宫颈锥切术后残余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40岁以上患者残余病变发生率为 57.14%, 40岁以下为 18.06%,绝经后为 64.00%,绝经前为 17.33%,微创癌为 62.50%,晚期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为 18.42%,切缘阳性者残余病变发生率为 53.13%,阴性者为 17.65%,有锥切史者为 75.00%,高于无锥切者的 20.24%( 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在微创癌、切缘阳性、年龄 >40岁、绝经期、有锥切病史的患者中风险较高。应加强对这些患者的管理和密切随访,以便尽早发现残留病灶并及时处理。

  • 标签: 锥切术后 残余病变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行剖宫产手术患者发生胎盘残留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扶绥县人民医院2017年01月一2021年12月的行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我院每年剖宫产人次接近1000人次,剖宫产率约为36%,因各种原因检查发现有胎盘残留15例,经研究与多次人流、子宫收缩乏力等有关,15例在宫腔镜下行清宫术,清出组织送病理检查后均确诊为胎盘组织。结论:减少人流术或宫腔手术史,能有效降低胎盘残留

  • 标签: 剖宫产术 胎盘残留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残留旋转畸形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福州市第二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453例Gartland Ⅲ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根据复位情况分为2组:残留旋转畸形组(A组)69例,男44例,女25例;年龄(6.3±2.9)岁;术中透视正位X线片上Baumann角维持在65°~80°,侧位X线片上肱骨前缘线通过肱骨小头前1/3,残留部分旋转畸形,但提携角正常(4°~23°)。解剖复位组(B组)384例,男242例,女142例;年龄(5.9±2.7)岁;术中透视正、侧位X线片示骨折端解剖复位。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提携角、术后6个月提携角和术后6个月肘关节Flynn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克氏针固定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6.3±2.9)个月随访。A组患者术中透视中位次数[6 (4, 6)次]少于B组[8 (6, 8)次],手术时间中位数[20 (20, 25) min]少于B组[30 (25, 30)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中、术后6个月提携角分别为19.7°±2.7°、17.4°±2.7°,B组患者分别为20.2°±2.8°、17.6°±2.7°,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肘关节Flynn评分结果显示:A组优28例,良30例,中9例,差2例,优良率84.1%(58/69);B组优241例,良104例,中34例,差5例,优良率89.8%(345/38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术后6个月随访时均未出现肘内翻畸形、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骨筋膜室综合征、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旋转成角畸形,对术后疗效无显著影响,并且可减少术中透射次数,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肘关节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囊病变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3年1月~2003年12月28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27例均经再次手术切除残余胆囊,其中2例同时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痊愈。1例胆囊残株癌行残余胆囊及胆总管切除肝肠吻合术,术后1年随访病人健在,术前症状消失。结论反复感染致使Calot三角严重粘连、胆囊颈管解剖变异、手术医生经验不足是造成手术残留的主要原因。首次胆囊切除术后原发症状仍然存在,结合B超、X线即可确诊。再次手术切除残余病变是治疗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残留胆囊病变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初次手术术后残留及单纯手术后复发纤维肉瘤患儿的远期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04年4月至2019年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26例术后残留或复发纤维肉瘤患儿,接受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横纹肌肉瘤1999(SCMC-RS-99)方案及适时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化疗前根据手术及影像学检查将疾病状态分为首诊术后残留组(简称残留组)、单纯手术后复发再治疗组(简称复发组),总结患儿临床特点及远期随访结果,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生存率,应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年龄(<3岁或3~18岁)、性别、肿瘤原发部位、术后分期、疾病状态、ETS变体6(ETV6)基因、化疗方案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26例纤维肉瘤患儿中男13例,女13例;残留组17例,复发组9例。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随访时间73(10~188)个月,5年总体生存(OS)率为(86±7)%,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77±9)%。单因素分析显示,残留组5年EFS优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5)%比(63±16)%,χ2=5.106,P=0.024];<3岁的患儿5年EFS明显高于3~18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5)%比(62±17)%,χ2=6.507,P=0.011]。性别(χ2=0.445)、肿瘤原发部位(χ2=0.258)、术后分期(χ2=3.046)、ETV6基因(χ2=1.496)、化疗中是否含阿霉素药物(χ2=1.692)与EFS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将年龄、术后分期、疾病状态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年龄>3岁(HR=8.95,95%CI 0.73~109.50,P=0.086)、单纯手术后复发再治疗(HR=10.60,95%CI 0.84~134.30,P=0.068)、Ⅲ~Ⅳ期(HR=16.50,95%CI 0.84~321.40,P=0.065)对EFS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首次术后残留术后复发再治疗的纤维肉瘤患儿仍有较好的缓解率及长期生存,尤其小年龄非复发患儿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

  • 标签: 儿童 纤维肉瘤 复发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进行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给予临床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结石残留原因,为临床提高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6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进行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并将上述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术的患者手术时间越长、患者体内输尿管结石直径越大、患者具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史、患者经钬激光碎石后结石直径越大、患者体内输尿管结石具体位置越靠上段、患者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越长、患者术后使用利尿剂均增加术后结石残留风险,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术的患者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小经钬激光碎石后结石直径、指导患者术后尽快下床活动、患者术后尽量不使用利尿剂等措施可减少患者术后结石残留风险。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钬激光碎石术 结石残留 危险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小肝癌热消融治疗术后残留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5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7例单发最大径≤3 cm首诊肝细胞癌患者,其中男性81例,女性26例;<70岁83例,70岁及以上24例。以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为治疗手段,4~6周后复查肝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根据有无强化判断肿瘤是否已失活,并通过术前术后的CT或MRI对照判断是否完全消融,以此评估消融疗效。观测指标主要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肿瘤位置及毗邻、消融方式、肝炎病史等。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消融残留危险因素。结果完全消融101例,残留6例,残留率5.6%。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临近血管结构、分化差、甲胎蛋白(AFP)≥200 μg/L为消融残留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差为唯一独立危险因素(HR=2.26,95%CI 0.25~20.50,P=0.030)。结论肿瘤低分化是热消融治疗小肝癌术后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这部分患者应术后行严密随访,并多学科讨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 标签: 小肝癌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 微波消融 术后残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C在保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残留的中的作用,为临床有效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取87例人工流产术后残留者,给予米非司酮相同剂量(皆为50mg分2次口服每7天复查一次),观察血HCG下降情况,随机根据分成血HCG下降至200-300mIU/ml、100-200mIU/ml,10-100mIU/ml,0-10mIU/ml分为A、B、C、D四组,在血HCG不同组间达到相应血HCG水平,停用米非司酮,使用相同COC(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比较COC应用21天后撤退出血情况、血HCG下降情况及B超复查宫内残留组织情况,通过各组数据的观察,比较各组治疗效果;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愈组和非治愈组.结果COC治疗效果A组与另外三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3﹤0.05),其余各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残留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时,COC撤退出血可以起到一定辅助作用.COC的应用最好在血HCG下降至200mIU/ml后采用,可以明显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减少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时间,减少患者肝肾功能影响.关键词COC人工流产残留米非司酮中图分类号R16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34-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动脉瘤残留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至2012年颅内动脉瘤夹闭术115例,其中113患者在夹闭术后1月行3D-DSA检查观察动脉瘤夹闭情况,动脉瘤残留的纳入标准为在瘤夹近端仍有部分动脉瘤显影。结果115例患者术后行3D-DSA检查113例;其中103例完全夹闭,4例出现载瘤血管狭窄(相对于术前);动脉瘤残留6例(残留率5.31%),残留病例中2例患者再次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其余4例长期随访中,6例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开颅夹闭术后动脉瘤的残留与术前准备、手术技巧及手术器械及术中影像评估有相当大的关系,通过各个方面的改善及完善,动脉瘤夹闭术后残留是可以预防的。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瘤颈夹闭术 动脉瘤残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总管胰腺段结石残留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29例LC术后胆总管胰腺段结石残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患者首次手术行LC术前诊断为胆囊结石,无胆总管探查指征。但术后发现有胆总管胰腺段结石,其中,经彩超确诊10例,MRCP确诊19例。处理ERCP+EST取石成功8例,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14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3例,保守治疗好转4例。结论LC术后胆道结石的残留为术前和术中漏诊所致,主要受原有诊断和结石较小、数目较少、位置隐蔽的干扰。术前检查胆囊结石细小结石,尤其是伴有肝酶升高时,最好增加MRCP检查。术中发现胆囊颈管较粗时,最好能行术中胆道造影或胆道镜检查。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结石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切除术后切端癌残留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9年5月946例行胃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癌残留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胃癌切除术后切端癌残留率为6.24%(59/946)。姑息性胃癌切除术癌残留率与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癌残留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87%vs5.49%,P〈0.05);全胃切除较远、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切端癌残留率高(13.95%vs4.38%,6.50%,P〈0.05);BorrmannⅢ~Ⅳ型、分化程度低及淋巴结转移数目在7个以上者切端癌残留率较高(P〈0.05),而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和肿瘤浸润深度与切端癌残留率无关(P〉0.05)。结论:姑息性切除、BorrmannⅢ~Ⅳ型、分化程度低及淋巴结转移数目在7个以上的胃癌易发生切端癌残留。重视术前胃镜及X线钡餐检查,结合术中探查情况决定切除范围,保证切缘距离,常规剖视标本,可疑时行术中冷冻检查是减少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胃肿瘤 胃切除术 肿瘤 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