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刘金花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3-05
  • 机构: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高州52524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认知和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结果:多数(79.19%)家属认为社区服务有助于患者康复,且家属最强烈的需求主要包括定期精神状况检查与治疗指导、免费药品提供、躯体状况监测与处理,以及政策信息的及时传达等。结论:目前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不能满足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需求,需加强相关服务建设。

  • 标签: 重性精神障碍患者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远程探视服务模式,以提升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探视体验,满足各方需求。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半结构化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研法。研究对象为参与过远程探视服务项目的20名住院精神障碍患者、10名患者家属及10名医护社工作人员。通过访谈、观察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分析服务需求、体验、成效等。结果:研究发现,远程探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家属的探视压力,提高探视便捷性;对于患者而言,远程探视能够带来情感支持,减轻孤独感;医护人员则认为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干扰。同时,研究也发现了服务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技术障碍、隐私保护等。结论:远程探视服务模式对于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实际推广和应用中需注意解决相关问题和挑战。未来可进一步研究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 标签: 精神障碍患者 远程探视服务模式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精神科门诊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3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本院门诊就诊的59例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各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针对精神科门诊患者效果明显,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精神科 心理状态 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防范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中采纳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3年2月~2023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为研究样本,以2023年4月30日作为切入点,将之前收治40例符合实验标准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我院常规护理,将 之后收治40例符合标准患者作为研究组并实施优质护理,对不同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整合做详细阐述。结果:通过最终结果可见,研究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控制上远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数据呈现较高数值,组间差均达到P<0.05标准,存在可比性。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临床应用中可明显减少精神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数据,可行性明显,故值得将此护理措施科学利用并广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精神科 防范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麻醉精神药品药学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结合该综合性医院药学部的情况,制定全面的麻醉精神药品药学服务框架。实验被划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实行前的时期(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共收集到112名病人的麻醉精神药品处方信息,第二部分则是实行后的时段(自2021年1月起至2022年1月止),共计收到了127位病人的类似资料。主要关注关键指标,包含麻醉精神药品的分配和保存标准、处方的轮换周期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处方相关问题的出现频率。结果:实行后的麻醉精神药品的分配和储存的标准分数均高于实行前(P<0.05);实行后的麻醉精神药品处方的每个季度的轮换期和平均轮换期均短于实行前(P<0.05);实行后的麻醉精神药品相关问题的发生概率小于实行前(P<0.05)。结论:构建和实行麻醉精神药品药学服务体系,能够有效提升药品发放与保管的规范性,缩短处方周转时间,并减少治疗中的相关问题发生,进而保障患者使用药物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 标签: 医学服务 精神药品 麻醉药物
  • 简介:摘要:青年突击队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者组织,在推动社会发展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青年突击队的历史渊源、组织结构、服务内容及志愿者精神传承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在社会服务领域的作用与影响。研究表明,青年突击队不仅为青年志愿者提供了参与社会服务的平台,同时也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培养青年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进一步弘扬和传承青年突击队的志愿者精神,对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青年突击队 社会服务 志愿者精神 传承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病人延续护理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发病因素进行分析,探究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探究显示,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主要由自我控制不佳引起占30.85%,主要由家庭、社会支持不良引起占21.28%,主要由疾病认识不足引起占17.02%,主要由应激意外事件引起占13.83%,主要由家庭经济条件影响占9.57%,受服用药物副作用影响者占5.31%,其他原因不明者占2.14%。结论 精神分裂症是多种因素作用影响的结果,临床应根据引起发病的因素采取针对护理,以降低精神分裂症发病可能,临床应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互联网+”药学服务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11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药学服务模式、“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结果:在服务满意度比较方面,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互联网+”药学服务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学服务中,可以保证患者按时获得药物,避免了漏服或中断用药的情况发生。这种及时的药品配送服务有效提高了患者对药物管理的便利性和信任度,增加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参考。

  • 标签: “互联网+” 药学服务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服务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睡眠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患者收治时间2021年6月-2023年6月,研究数据包含9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顺序编码分组(例数控制在4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整体护理服务。探讨患者:(1)认知功能评分;(2)生活质量评分;(3)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整体护理服务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近年来,学校在加强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了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对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本文结合我校旅游服务类专业学生的实际,探讨在现代学徒制的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的措施。

  • 标签: 现代学徒制 工匠精神 旅游服务类专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红医精神的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对社会责任意识的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地调研,发现红医精神所倡导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对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医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深刻体验到医学职业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提升了其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了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关键因素和路径,以解析红医精神对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影响机制,为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 标签: 红医精神 医学生 志愿服务 社会责任意识 影响分析
  • 简介: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沂蒙精神是临沂最宝贵的政治财富,也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最重要的资源。“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新内涵”站位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催人奋进,是淬炼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精神支撑、是激发人民群众凝聚力的精神引领、也是培育时代新人传承力的精神源泉。

  • 标签: 沂蒙精神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新内涵 精神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中国革命伟大的奋斗征程中,形成了许多特有的精神,如红旗渠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五四精神、南泥湾精神等,这些精神既成就了革命伟业,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当代教育也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红旗渠精神为切入点,围绕红旗渠精神融入班级精神文化展开了相关探讨,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参考。

  • 标签: 红旗渠精神 班级 精神文化 融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职工对于后勤服务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职工的需求,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我们可以提升后勤服务的品质,打造出更加出色的职工体验,从而赢得职工的长期信任和支持。

  • 标签: 创新服务理念 后勤 服务品质
  • 简介: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者各有侧重点,但不完全割裂相对,其内部是紧密相连的,科学精神可看为是理性的人文精神。幼儿教师是培育应以“一个教师,两种基本精神”为理念,发展幼儿教师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追求两者的融合。倡导幼儿教师应敢于发现,敢于探索;敢于质疑,追求独立;拓展想象,大胆求证,同时要求政府部门及幼儿园完善政策,提供支持;开放环境,自由氛围;丰富考核,充分关怀。基于此,方可实现美美与共,造就有爱、有思、有才的幼儿教师。

  • 标签: 幼儿教师 专业精神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路径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将这些精神融入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结合实践案例的探讨,本研究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劳模精神 工匠精神 中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