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福州市A级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与Dethmap平台对其分布与可达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福州市A级景区分布呈聚类形态,在各区域的数量较为平均,整体上呈现市区核密度强度高,周边的县和地级市核密度强度低的分布形态;福州市的全局整合度为市区高周边低,局部整合度随半径的扩大不同区域的可达性差距变小;从整体上看,全局整合度高的地方A级景区核密度强度大(闽清和闽侯除外),局部整合度半径越大,与A级景区核密度强度的协同关系越强。

  • 标签: 福州市A级景区 景区分布特征 可达性 ARCGIS Dethmap平台
  • 简介:摘要:本文在对本溪地区的重点风景区进行统一调查统计,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分布,数量特征,景观特征,人文特征,从而为本溪市的旅游收入,和广大游客提供重要的数据和决策。

  • 标签: 本溪风景区 数量特征 景观特征
  • 简介:A级旅游景区在旅游活动中具有特殊地位,是旅游活动最重要的载体,客观地识别其空间分布及差异是制定区域旅游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质量等级分数等方法对山西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11个地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差异大,数量由南到北依次递减;在地域分布上呈现集中但不均衡的形态;各地市A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差异明显,质量等级分为3个层次,各层次内部景区质量等级差异也比较明显。山西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差异与区域旅游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地形地貌、城市发展等有关联。

  • 标签: 空间分布 差异 A级旅游景区 山西省
  • 简介:A级景区作为旅游活动的主要载体,其空间分布格局对区域的旅游规划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基于2016年度安徽省A级景区数据,融合GIS空间分析方法,从空间格局、空间密度、空间均衡性以及空间关联性等方面分析了安徽省A级景区的空间分布,并从自然、人文两个视角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A级景区呈现空间集聚型分布,空间密度核心区域主要集中在淮南、蚌埠、芜湖、黄山、合肥五市周边。(2)A级景区市际呈现出较分散的态势,整体上空间自相关性不强,而在皖南、皖中和皖北区域尺度上集中态势较高。(3)A级景区与地形、水系等自然因素及餐饮住宿接待设施有着较高的耦合关系,而与经济和交通等人文因素的相关性系数较低,今后需强化分配景区建设的社会经济资源,进一步完备景区旅游交通网络,优化安徽省A级景区合理布局。

  • 标签: A级景区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安徽省
  • 简介:研究手掌神经解剖学分布点与方法:将手掌分为6个区和挠、尺两部分,解剖观察手掌部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分布点.结果:正中神经掌皮支和主支位于1、2区.尺神经主支和掌皮支位于1区.结论:手掌神经有按区分的特点,这有助于手掌损伤离断神经的寻找吻合及神经阻滞麻醉的精确定位.

  • 标签: 手掌 正中神经 尺神经
  • 简介:会馆是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民众自发的'制度创新',借以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北京城市会馆的个案研究,可以窥见一定时空背景下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以及其周遭社会经济环境、城市发展变迁实况,明晰会馆自身的演化,更助于了解城市中外来人口(弱势群体、边缘人群)土著化的过程,及因此所带来的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影响。

  • 标签: 北京 会馆 分布特征
  • 简介:在创新资源有限条件下,研究如何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战略,有重大意义。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借助多产出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2008-2013年中国30个省级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进行了参数估计,继而测算出各地区2008-2013年的创新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总技术效率值,并分析了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结论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技术效率与企业规模、市场结构、政府投入力度、研发支出结构呈正向关系,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向关系;2008-2013年,中国大部分省级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技术效率值整体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仅在2009-2010年间受全球金融危机干扰呈现短暂的下降变化;中国30个省级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技术效率呈现稳健的差异现象,分布格局类似干经济发展水平分布;各地区规模效率水平均大干技术效率水平,是总技术效率水平增长的主要源泉。

  • 标签: 高技术产业 创新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多产出随机前沿模型
  • 简介:崖居是古人在悬崖上修凿的居所,在陕西延安地区有大规模的分布。从空间上看,崖居普遍分布在地势险要、靠近水源的陡峭悬崖之上,其中群体崖居大多分布于河谷地带且靠近交通要道。从时间上看,崖居主要开凿于宋金时期、明中期和清晚期。崖居作为历史时期延安地区却敌御乱、躲避匪祸的重要场所,它的分布与民众的社会需求以及统治者的军事需求有着密切的关联。

  • 标签: 延安 崖居 分布
  • 简介:财务比率截面数据分布对于财务危机预测、信用评级等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沪、深全部上市公司1997年至2003年8种主要财务比率年度截面数据分布拟合分析.发现高速90%的财务比率截面数据最佳拟合分布为非正态分布。原始比率数据中有近一半比率服从对数逻辑分布;经过数据转换后,财务比率的对数逻辑分布性更为显着。从不同年份间比率截面数据记忆特性来看。流动性比率表现出完全的记忆,现金负债比率也表现出较强的记忆。通过数据转换或异常值剔除能显着提高财务比率数据的正态特性。

  • 标签: 财务比率截面数据 分布特征 数据转换 异常值剔除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人体掌骨的显微硬度,对比分析不同解剖部位之间的硬度值,探索人体掌骨显微硬度的分布。方法取3具新鲜健康冰冻尸体的掌骨标本,将右侧掌骨软组织剥离,用慢速锯在掌骨基底、掌骨干和掌骨头处垂直其长轴进行切割,切取厚度为3 mm的骨组织标本。应用维氏方法测量标本掌、背、内、外侧不同区域的硬度值,采用50 g力加载50 s、维持12 s标准操作方法测定。硬度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切取45个骨组织切片,测量900个位点。研究发现掌骨总体硬度为(38.23±7.15) HV,其中第三掌骨硬度最大(41.04±6.75) HV,依次是第二掌骨(39.62±7.64) HV、第一掌骨(37.83±6.52) HV、第五掌骨(36.69±7.30) HV、第四掌骨(35.97±6.28) HV。掌骨干硬度(43.45±6.35) HV高于掌骨基底(35.82±6.17) HV和掌骨头(35.43±5.85) HV(F=16.415,P<0.01),而掌骨掌侧硬度(37.58±7.35) HV、背侧(38.93±7.08) HV、内侧(38.26±7.00) HV、外侧(38.15±7.14) HV,四部位硬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52,P=0.256)。结论本研究结果加深了对掌骨微观生物力学性能的理解,可指导掌骨骨折术中内固定物的放置位置、置入方向和数量,并为3D打印人工掌指关节用于治疗掌骨粉碎性骨折或缺损提供了数据支持。

  • 标签: 掌骨 生物力学 维氏硬度 显微硬度
  • 简介:19世纪,欧洲的比较学派研究了世界上近一百种语言,发现有些语言的某些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之间有对应关系,有些相似之处,他们便把这些语言归为一类,称为同族语言;本文主要介绍世界上几大语系及其特征

  • 标签:
  • 简介:黑河流域湿地是丝绸之路文化孕育和发展的摇篮,对河西走廊的天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野外实地调查的方法,开展了黑河流域湿地资源的调查,分类统计了黑河流域的各类湿地面积和湿地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黑河流域有2大类13种湿地类型,湿地总面积为170411.62hm2。黑河流域天然湿地面积为159701.17hm2,占流域湿地总面积的93.71%。在各类型天然湿地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是高寒湿地,高寒灌丛、沼泽化草甸面积达80932hm2,占黑河流域湿地总面积的47.49%,其次依次是河流、沼泽和湖泊。黑河流域湿地以高寒湿地为主。黑河流域人工湿地面积为10710.45hm2,占流域湿地总面积的6.29%。

  • 标签: 黑河流域 湿地 资源 分布特征
  • 简介: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反映到城市群的地域空间结构上,也充分体现了城市分布、排列、组合的地域空间差异和不平衡特征。西汉末年的城市空间分布不但受地理环境的制约,还受西汉实行的郡国并行及强干弱枝政策的影响,呈现出州际城市分布差异突出、郡国间分布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东密西疏、偏集中于中纬度地带等特征

  • 标签: 西汉 城市 空间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测量并分析胸椎椎骨T1~T10的显微骨硬度的分布及意义。方法3具新鲜尸体标本(62岁男,45岁女性,58岁男性)T1~T10椎骨部分,分为椎体区和附件区。使用高精慢速锯精确切取若干厚约3 mm的标本,并选取11个测量区域,其中皮质骨标为1~9,松质骨标为10和11。应用维氏显微硬度测量仪测量标本表面硬度,记录并分析胸椎显微硬度分布规律。结果胸椎30块椎骨合计测量330个测量区域,每个区域随机选取5个有效压痕硬度值,共获得1 650个测量值。3具尸体标本胸椎段总体皮质骨平均硬度值分别为(30.55±5.44)HV、(29.94±4.86)HV、(29.55±4.36)HV,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80,P=0.009);总体松质骨平均硬度值分别为(27.93±5.61)HV、(28.21±4.96)HV、(27.98±3.94)HV,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91,P=0.913)。3具尸体标本各自的附件区皮质骨与椎体区皮质骨硬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67、4.750、6.621,均P<0.001);3具尸体标本各自的附件区松质骨硬度值均高于椎体区松质骨硬度值(t=1.785、3.159、3.103,P=0.077、0.002、0.003)。3具尸体标本11个测量区域显微硬度的分布规律相似:皮质骨硬度较高的区域均为椎弓根、椎板和下终板皮质(1、2、7);皮质骨硬度值较低区域均为上终板和外周皮质(6、8、9)。3具尸体标本T1~T10不同节段的显微硬度分布规律相似:硬度值自上而下逐渐加大,其中皮质骨硬度值最大的椎骨均是T8;松质骨硬度最大的椎骨分别是T7、T7、T6。结论上终板和外周皮质骨硬度较小,可以分散负重以保护内在较为脆弱的松质骨,椎体区向后部结构移行的椎弓根区域硬度值最大。胸椎皮质骨硬度高于松质骨,并且不同节段的硬度值自上而下逐渐加大,T6~T8呈现"小高峰"可能与胸椎节段生理解剖形态、自上而下承受肌肉力和身体自身重量的载荷逐步增加有关。

  • 标签: 胸椎 硬度 生物力学
  • 简介:利用雷电监测定位网2007—2010年4a时间的雷电资料,对金华地区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金华地区雷电活动在时间分布上主要受季节性变化以及昼夜变化影响;在空间分布上主要受到纬度影响,同时也受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金华地区 雷电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 简介:矿产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在开采过程中受到高度的重视。虽然我国在矿山的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因矿山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不可避免的会引发地质灾害,所以文章通过分析矿山地质灾害的危害以及其分布,总结出合理的预防矿山地质灾害的办法,希望可以为矿山开采人员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地质灾害 矿山 分布特征 对策
  • 简介:泉州主要的农业气候灾害有春旱、夏旱、秋冬旱、高温、倒春寒、五月寒6类.地形地势及环境的差异使这6种气候灾害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东南沿海地区受旱较西北内陆地区严重;高温区主要为安溪、南安、永春;倒春寒主要发生在惠安、德化、晋江;五月寒主要发生在德化.

  • 标签: 泉州 气象灾害 干旱 高温 冷灾 空间分布
  • 简介:关于西汉城市增长的普遍认识是由于侯国城市和因地域扩张而产生的,在分析齐地城市发展构成基础之上得出了不同结论,齐地城市发展与分布表现为:(1)齐地城市的发展以武帝末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呈缓慢增长趋势,后期则呈迅速增长趋势;不同于一般城市,齐地大城市的增长主要完成与武帝末年之前;(2)齐地城市的增长不全是侯国城市的增长,还有自然生长的城市;(3)齐地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平衡性,表现为由区域核心临淄向周边郡国城市分布由密渐疏的圈层分布状态.

  • 标签: 西汉 齐地 城市 时空特征
  • 简介:摘要骨组织作为非均质其各部分的硬度也不相同。本实验中取三具新鲜冰冻标本的骶骨,按Denis分型将骶骨分为Ⅰ、Ⅱ、Ⅲ区,每区三份,行骨硬度测定。旨在通过对骶骨骨硬度的测定明确骶骨骨硬度分布,为梯度弹性模量人工骶骨的3D打印、更符合骶骨骨硬度特点的移植物的研发及后续生物力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制作出更符合人类骶骨梯度弹性模量的人工骨及移植物,以有效避免因后期受力不均而造成的人工骨或移植物的断裂、塌陷。

  • 标签: 骶骨 骨折 骨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