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床上主动或被动的全范围关节活动,每日两次;试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干预,每日两次。比较两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和总住院天数、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及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康复可以缩短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神经肌肉功能萎缩、深静脉血栓并发症,从而缩短住院天数。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衰竭 早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重症监护病房( ICU )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 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 结果:早期活动组患者康复效果比常规组高,早期活动组机械通气使用时间、 ICU 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比常规组好,早期活动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组低,干预后早期活动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早期康复在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可以改善患者血氧分压和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活动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衰竭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采取早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接治的呼吸衰竭患者,统计62例,以双盲法分组,即常规组(n=31)和观察组(n=31),常规组辅以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与常规组比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采取早期康复效果可观,可优化患者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衰竭 早期康复活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根据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式实施护理干预,试验组则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呼吸衰竭患者护理结果。结果试验组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重症监护 呼吸衰竭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 重度 AECOPD病人机械通气期间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我院 2017 年 6 月 -2019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重度 AECOPD患者 57 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 n=27 )和干预组( n=30 )两组,参照组机械通气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机械通气期间予以早期康复,评比两组护理效果呈现出的差异。 结果:干预组 VAP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住 ICU 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行比较后确定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重度 AECOPD病人机械通气 期间应用 早期康复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加快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机械通气 早期康复活动 重度 AECOP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监护病房(RICU)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RICU收治的4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4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给予早期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及住院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RICU住院时间及住院总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RICU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康复指导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加快患者各临床症状的好转。

  • 标签: 呼吸衰竭 重症监护病房 早期康复活动 肺功能 住院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管理方法。方法住院期间的病人采用行为训练、娱疗、工疗、理疗、音疗、阅读等康复方法。结果采用行为训练、娱疗、工疗、心理等康复手段后,病人病情缓解、情绪稳定。结论适宜的管理方式可促进精神病人的康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ICU呼吸衰竭患者血氧分压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ICU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呼吸衰竭康复运动,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氧分压、呼吸及肺功能。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血氧分压、呼吸情况以及肺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干预有利于改善血氧分压和肺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早期康复活动 ICU 呼吸衰竭 血氧分压 肺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应用床上踏步训练机进行下肢功能锻炼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山西白求恩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2—8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24 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Ⅱ)评分均≥8分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床上踏步训练机功能锻炼。比较其在功能锻炼前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机支持参数的变化(呼吸机氧浓度、潮气量、呼吸频率、呼气末正压、支持压力、氧合指数及浅快呼吸指数)。结果下肢功能锻炼前后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吸机支持参数中,呼吸机氧浓度、潮气量、氧合指数、浅快呼吸指数锻炼前分别为(57.19 ± 4.36)%、(421.22 ± 17.31) ml、(172.75 ± 40.13) mmHg(1 mmHg=0.133 kPa)、(47.28 ± 3.89)次·min-1·L-1,锻炼后分别为(49.67 ± 5.82)%、(458.79 ± 15.20) ml、(193.58 ± 32.73) mmHg、(44.03 ± 1.21)次·min-1·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89~5.662,P<0.01或0.05)。呼吸频率、呼气末正压、支持压力3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床上踏步训练机进行下肢功能锻炼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康复中是一种有效的锻炼方式。该方式可使呼吸机氧浓度支持参数下降,潮气量增加,增加患者自主呼吸做功,氧合指数上升,浅快呼吸指数下降,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尽早脱机提供前提条件。

  • 标签: 踏步训练 下肢功能锻炼 机械通气 肺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精神科下大院康复风险的分析与对策。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下大院活动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下大院活动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对策。下大院康复存在多种多样的不安全因素。因此下大院康复应该形成具体的制度,制定可操作流程,从而减少和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下大院康复活动 不安全事件 流程
  • 简介: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过后,一般都留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此时除继续治疗原发性病外,还应注意和加强对并发症的治疗和护理。本文重点讨论并发失语和肢体功能障碍时的护理,总结具体的康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标签: 脑血管病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患者中的 应用效果及方法分析。方法:本文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干预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性的护理干预。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各项指标变化,具体包括患肢髌骨周径、溶栓天数、尿激酶用量、舒适度评分、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溶栓导管移位等;对比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患者在住院期间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患侧肢体髌骨周径差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尿激酶用量、疼痛评分、溶栓天数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康复活动 下肢深静脉血栓 接触性溶栓术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阶梯式早期康复干预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四阶梯式早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心肺功能程度、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脑利钠肽水平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肺功能程度优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高于对照组,脑利钠肽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四阶梯式早期康复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 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 生活质量 心肺功能
  • 简介:【摘要】 现代学前教育理念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逐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家长运用儿歌、童谣参与听障儿童的康复,便是一个非常好的举动。

  • 标签: 小龄听障儿童 会融合 家长有效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