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期一份发表于《PLoSMedicine》期刊的研究发现,个子矮的母亲有更短的孕期、更小的胎儿,早产的风险也更高。“我们的发现表明,母亲的身高对她怀孕的持续时间有直接的影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尚不清楚,但这种情况可能不仅取决于未知基因,还可能与母亲在生活中的营养状况和环境有关。”来自美国畸形儿基金会早产研究中心俄亥俄州协会的研究人员路易斯·穆格里亚博士说道。

  • 标签: 早产 身高 孕妇 持续时间 未知基因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究孕妇早产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初至2013年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70例孕妇,回顾分析患者的具体资料,分析患者早产的主要原因。结果有6例早产的原因是产妇具有多次流产史,比率是14.0%。有9例早产的因素是妊娠合并症,比率是20.9%。其中有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有3例妊娠合并高血压,有2例臀位,有2例多胎妊娠。有4例早产的因素是子宫因素,比率是9.3%。其中有2例属于子宫畸形,有2例子宫颈机能不全。早产患者中,有20例早产的原因是感染造成胎膜早破,比率是46.5%。其中有12例羊膜炎,4例急性盆腔炎,3例阴道炎,1例肺炎。结论孕妇早产的因素有很多,及早检查并采取预防措施,并给予促进肺成熟、抑制宫缩等治疗才能减少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

  • 标签: 孕妇早产 原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孕妇早产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早产临床孕妇86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所有产妇的临床指标、治疗措施以及分娩结果,探讨其风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分娩方法。结果分析结果发现,造成孕妇早产的因素有很多种,本次研究活动发现造成孕发早产的原因有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子宫以及胎膜原因,另外还有不少孕妇由于原因不明造成早产。在孕产妇发生早产的情况下采取合适的分娩方式。结论造成临床孕妇早产的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其中胎膜早破是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自然早产和人工早产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依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注重感染指标监测,采取合适的分娩方式,可以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

  • 标签: 孕妇早产 风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长度及宫颈漏斗形成对早产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用阴道超声测量我院160例有先兆早产症状孕妇的宫颈长度及宫颈内口形状,并随访至妊娠结局。结果本组早产14例(占8.75%),足月产146例(占91.25%),随着宫颈长度的缩短,发生早产的危险性增加,宫颈内口扩张≥5mm者有12例,其中早产4例,早产发生率为33.3%,发生早产的相对危险度为4.3。结论宫颈长度和结论宫颈长度及宫颈漏斗形成对早产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宫颈 阴道超声 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兆早产孕妇宫颈长度测量运用于预测早产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278例先兆早产孕妇,通过超声检测该278例先兆早产孕妇的宫颈长度,并且随访跟踪,直至分娩。结果该278例先兆早产孕妇早产组为112例,足月产组为166例,早产率为40.3%(112/166)。早产组平均宫颈长度(24.3±5.0mm)明显低于足月产组平均宫颈长度(34.0±6.8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长度与早产发生具有密切联系,以宫颈长度3.0cm为界,宫颈长度预测早产的敏感性为98.4%,特异性为60.3%,阳性预测值为67.6%,阴性预测值为97.8%。结论测量宫颈长度对于预测先兆早产孕妇早产是有效可行的,在临床上可以指导合理用药及护理,减少死亡率与发病率。

  • 标签: 早产 子宫颈 预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地塞米松在早产孕妇产前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分析1。方法按照产妇入院编号,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早产孕妇患者共180例,将早产孕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时间,治疗时间>24h;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治疗,治疗时间<24h。观察对比两组早产孕妇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90例早产孕妇在接受24h以上的地塞米松治疗后,明显降低了早产儿RDS的发生率,同时改善了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的Apger评分。两组早产孕妇组间治疗效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为早产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治疗过程中2,能够有效改善胎儿换气功能,促进胎肺成熟,尤其是对孕周小于34周的早产儿其临床疗效更加明显,因此,在临床早产孕妇产前,值得大力推广地塞米松的应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早产孕妇产前 疗效 RD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早产的高危因素,寻求正确的处理方法,进一步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方法2012年7月~10月来我院分娩的1958例孕妇中有130例孕妇早产,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孕妇早产前5位因素分别为胎膜早破65例(50%)、不明原因26例(20%)、多胎妊娠13例(10%)、妊高症13例(10%)、前置胎盘7例(5.38%);胎膜早破是引起孕妇早产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孕期宣教及孕妇定期产前检查,防范各种高危因素,提高早产的预防及治疗水平,可降低孕妇早产的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 标签: 孕妇早产 高危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导致孕妇早产的多种因素,以及对早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间68例早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胎膜早破、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前置胎盘、多胎妊娠是早产最主要的原因。结论由于早产,随之而来的各种并发症是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定期的产前检查和适度的治疗以及加强对出生后新生儿的护理可显著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

  • 标签: 早产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早产的原因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早产病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早产原因及其临床干预措施。结果孕妇早产的常见原因有感染、子宫因素、合并症及流产史、多胎妊娠、不规律产检等。感染因素包括胎膜早破、阴道炎、绒毛膜羊膜炎等。经过抑制宫缩和促进胎肺成熟治疗,可有效延长孕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减少产后出血量。结论孕妇早产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应积极预防早产的相关因素,对有早产征兆的患者可通过抑制宫缩治疗延长孕周,从而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和产后出血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围产儿结局。

  • 标签: 孕妇早产 原因 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93例孕妇早产的原因。方法选取本院早产产妇93例作为样本,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其早产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孕妇早产原因以胎膜早破、臀位问题、双胎、妊高症、合并内科疾病等为主,容易引发产后出血、产褥疾病、新生儿窒息以及低体重儿等问题。结论临床应加强对产妇的健康教育,提高产妇对健康检查重要性的认识,及早发现早产迹象,及早处理,降低早产问题的发生几率,提高产妇及新生儿健康水平。

  • 标签: 孕妇 早产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早产的原因以及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62例孕妇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孕妇早产的原因以及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结果早产的原因可能与孕妇的孕次、流产次数、并发症以及合并症等因素有关。结论临床应重视早产的高危因素,并及时进行孕期筛查,以期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孕妇早产 危险因素 新生儿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孕妇早产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统计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县住院分娩的125例早产孕妇及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孕妇早产原因很多,其中胎膜早破(25.60%)、妊高症(15.20%)和多胎妊娠(11.20%),产前定期检查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同时孕龄大于34周的早产儿发生早产并发症概率以及死亡率均低于孕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结论早产易导致新生儿窒息和颅内出血等并发症,规律的产前检查与诊断能降低早产率。

  • 标签: 孕妇 早产原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起早产的高危因素,加强对早产的认识及处理,提高早产儿生存率。方法对45例早产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高征、内科合并症、胎膜早破、双胎、羊水过多、前置胎盘等都可引起早产。结论孕妇定期产前检查,早期识别早产的高危因素及病因,预防和治疗早产,可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 标签: 早产 高危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早产的原因,加强对早产的认识及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2月来我院分娩的91例早产孕妇临床资料。结果胎膜早破是引起孕妇早产的主要原因,本组引起孕妇早产前5位因素分别为胎膜早破46例(50.5%)、不明原因11例(12.1%)、妊高症7例(7.7%)、多胎妊娠6例(6.6%)、前置胎盘5例(5.5%);不同孕周的早产对母亲的影响无显著差别(P>0.05),不同孕周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低体重儿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孕妇早产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加强孕期宣教及定期产前检查,积极预防可能引起早产的相关因素,切实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降低孕妇早产的发生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 标签: 孕妇早产 原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生早产的原因及临床份析。方法自2009—2011年在我科分娩的总数610例,其中早产97例(15.9%),对97例早产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对其中97例28—34周的早产随机进对,对照组97例足月,单纯应用促台肺成熟,预防感染,预防宫缩。观察组97例在原基础上加用10%葡萄糖500ml,符合维生素0.5g,脂肪乳500ml,对照观察新生儿出生1分钟进行比较。统计方法用foxbase数据库,应用SPSS软件进行X2检验。结果早产各相关因素引起早产的相关因素中居前5位的分别是胎膜早破56例(57.7%),阴道出血、不明原因早产14例(14.4%),子痫前期11例(11.3%),前置胎盘9例(9.3%),多胎妊娠7例(7.22%)。胎膜早破所引起的早产远高于其他因素。孕期合并妊娠高血压病及妊娠合并贫血65例、肝炎7例、肾脏疾病5例、心脏病1例、糖尿病11例、甲亢1例、子宫肌瘤5例、阑尾炎2例等)、偏食/剧吐、孕晚期外伤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的发病原因中胎膜早破居首位,其次不同孕龄早产对母儿的影响、胎儿畸形与早产的关系、母亲身高、体重及孕期增重、产前检查次数与早产的关系等。对于34周后的胎膜早破,短期内未临产应予引产。治疗早产示除预防感染,促胎成熟,抑制宫缩外,加用营养疗法。

  • 标签: 孕妇早产 原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前应用不同疗程地塞米松对早产孕妇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给予地塞米松肌注10mg,3次/日,24小时为1疗程,7天内不重复疗程。首剂使用至胎儿娩出时间≤24h或未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者为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一个疗程,且首剂应用至胎儿娩出时间>24h但不足7d者为单疗程治疗组;使用地塞米松>两疗程者为多疗程治疗组。观察各组母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疗程组、多疗程组新生儿Apgar1min<7的比例、Apgar5min<7的比例、NRD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单程使用糖皮质激素即可达到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若重复用药并未进一步改善新生儿结局,那么先兆早产患者就可避免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对母儿的负影响也可降低。

  • 标签: 塞米松 早产 母儿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先兆早产(TPL)孕妇与健康孕妇的牙周状况,对牙周病变程度、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早产间的关系作初步探讨。方法收集TPL孕妇40例(TPL组),同期做定期产检的健康孕妇40名(对照组)。检查记录菌斑指数、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出血指数,并计算牙周炎位点率。ELISA法检测血清TNF-a及IL-8水平。结果TPL组的PLI(0.96±0.05)、牙周炎位点率(1.93%)和血清TNF-a水平(17.810±23.924)pg/L,血清IL-8水平(520.946±342.026)p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LI(0.48±0.02),牙周炎位点率0.63%和血清TNF-a水平(3.091±0.859)pg/L及血清IL-8水平(12.428±0.063)pg/L,P<0.001。结论牙周炎可能是早产的原因之一。

  • 标签: 牙周炎 妊娠结局 早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