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禁忌及现存问题进行观察,以此将临床用药的准确性提升。方法对本院1000份中药方剂进行回顾性分析,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将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禁忌分析出,并且依据实际情况探讨出防范措施。结果上述中药方剂中,有120份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禁忌,其占比为12.00%,经分析发现,对各项配伍禁忌占比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中,应当对中药成分配伍禁忌充分的了解,以此将药效受影响情况避免。开展成分配伍时应当将中医学作为指导,结合现代技术将方剂有效成分配伍研究力度加强,进而将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科学性提升。

  • 标签: 现存问题 配伍禁忌 有效成分 中药方剂
  • 简介:只要你饲养信鸽,就离不开使用药物:只要你使用药物,就必须知道药物的配伍知识与药物的内质。否则,在给鸽子治病用药时,就可能出现花钱不少,用药不少,效果不好。更重要的是,可能会给你造成很大的损失。或在精神上给你打击。所以,每位信鸽饲养者,掌握信鸽所用药物的知识与药物的配伍禁忌常识,弄懂鸽用药物的药理药性.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配伍 禁忌 饲养者 药物 信鸽 知识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小鼠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并通过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小鼠糖尿病模型,根据L16(215)设计实验,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各味药材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值、血清甘油三醋(TG)和胆固醇(TC)的影响,并分析其交互作用。结果:单用君药黄芪可降低小鼠血糖、血清TG和TC含量。黄芪桂枝君臣配伍具有降低血糖、血清TG和TC的协同作用,黄芪芍药君臣配伍可协同降低小鼠血糖值,黄芪生姜君佐配伍对降低小鼠血清TG含量也具有协同作用。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以黄芪为君药,配以臣药桂枝芍药,辅以佐使药生姜大枣治疗糖尿病的配伍规律具有其内在的科学内涵。

  • 标签: 黄芪桂枝五物汤 糖尿病 配伍规律 血糖
  • 简介:摘要中药气味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法、方、药,处方用药,中药气味配伍用药是辨证施治最后一环。辛属五味之首,取其辛通润养,于病则攻,于体则补,成为治疗常用方法。

  • 标签: 五味 四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类风湿性关节炎采取中医治疗的组方配伍规律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资料100例,根据中医辩证将100例患者分为风寒湿型与风湿热型,针对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祛寒通痹汤进行治疗,针对风湿热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清痹汤进行治疗,比较不同组方治疗效果和配伍规律。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运动能力水平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增强,风湿热型类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后期表现为本虚标实型,因此治疗组方配伍规律应该保持活血舒筋止痛、清热利湿、祛风通络以及祛寒化湿方药为主。结论风寒湿与风湿热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的主要病机,不同中医证型存在不同临床特征,所对应的药证主要为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活血舒筋止痛以及祛寒化湿,但是需要根据辨证论治随症加减。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治疗 组方配伍规律
  • 简介:摘要:近年来对于人参花的研究在不断深入,本文通过对人参花的生药学描述及炮制配伍研究,测定了不同的配伍结果并确定其药理作用,为今后对人参花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 标签: 人参花 炮制 配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夏的药理作用及临床配伍应用。方法对半夏的药理功效和半夏的配伍应用进行分析。结论半夏辛温,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半夏对各种原因的呕吐,都可以随证配伍应用,特别是对痰饮或胃寒之呕逆更为适宜。结论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特点合理用药,半夏通过巧妙配伍,可以发挥多种作用。

  • 标签: 半夏 药理特点 配伍应用
  • 简介:摘要探讨麻黄的配合应用及不良反应。麻黄主要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化痰止咳,利水消肿之功。根据不同病因,不同病症表现,临床辨证,符合麻黄的功效适当配伍,发挥麻黄的疗效。麻黄作为解表效果猛烈,作用强烈,配伍不当易出现意外,辨证准确,合理配伍,通过炮制等方法降低其毒性,充分发挥其药效。

  • 标签: 麻黄 配伍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物汤类方治疗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物质基础与配伍规律。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患者中选取86例,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3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芬必得、维生素B),实验组患者进行中医药物治疗(四物汤类方),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0.7%)高于参照组(74.4%),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情况,实验组(6.9%)低于参照组(13.9%),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采用四物汤类方治疗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在临床疗效上有很大的提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血瘀证 原发性痛经 四物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液不合理配伍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8月长期住院病历,观察中药注射液的配伍情况,将不合理配伍的中药注射液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40例中药注射液不合理使用情况在140例中药注射液未能合理配伍中,使用方法以及用量存在误区不合理使用有8例,没有进行单独使用有9例,用药医嘱表述出现差错有10例,溶媒体积过大或过小有43例,未能合理选择溶媒有70例;结论中药注射液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不合理配伍情况,为了保证药物使用安全性,医院应强化用药安全意识,并且在此类问题上应引起重视。

  • 标签: 中药 注射液 不合理配伍
  • 简介:摘要丁香、郁金两药物配伍使用属于中药“十九畏”的范畴,临床应用当避免,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常将二者配伍使用,且疗效良好,未见副作用。本文针对二者的药理、毒理及实验研究、不良反应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丁香 郁金 配伍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中、西药的合理联合使用,需要有效的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并依此给出针对性的指导。简单的经验性配伍禁忌的总结已渐显不足。为了建立结构合理、信息全面、操作简单、查询快捷的中西药配伍禁忌安全数据库及配伍知识库,本文基于挖掘和SQLServer数据库系统,辅助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中医儿科常用的中西药物、方剂信息有机的整合在同一平台上。结果表明,该数据库适用于中医儿科专业,并可推广到多个领域,对中医儿科安全用药、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合理用药 中西药配伍查询 数据库 中医儿科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部分不合理的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用药经验, 提高静脉用药安全性。方法:采用查阅有关资料及药品说明书等方式,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现不合理用药医嘱 269 例,其中溶剂选择不当 95 例,配伍禁忌 78 例,给药剂量不当 26 例,药品选用不合理 22 例,给药途径不当 39 例,医嘱录入错误 9 例。结论:加强临床药师对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可提高静脉药物治疗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 标签: 静脉药物 配置 不合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药和中成药配伍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西药和中成药配伍治疗患者650例,时间段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其中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75例。回顾患者的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分布情况,统计临床用药途径,观察不良反应的症状表现并评估严重程度。结果患者年龄以60岁以上为主,占比41.33%;用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比57.33%。累及系统以神经系统(46.67%)为主,其次依次为循环系统(21.33%)、消化系统(14.67%)、皮肤和粘膜(10.67%)、其他(6.67%);严重程度为轻度(65.33%)、中度(32.0%)、重度(2.67%)。结论西药和中成药配伍不良反应会危害人体多个系统,提示药师合理配伍,保证用药安全性。

  • 标签: 西药 中成药 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常见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方式以及相应的干预策略。方法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这段期间内,统计分析临床常见不合理药物配伍类型,并提出对应的干预策略,提升临床静脉药物配伍的合理性。结果干预期内静脉药物不合理配伍共257例,其原因主要包括给药方式错误、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不当、剂量浓度问题以及其他原因。干预后静脉药物不合理配伍发生率(18例,7.00%)明显低于干预前(52例,20.23%),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临床常见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现象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其有助于提升静脉药物配伍的合理性。

  • 标签: 静脉药物配伍 干预策略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侧柏叶在柏叶汤中的配伍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中药配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经饮食失节法建立脾胃虚寒大鼠模型,分别分成柏叶汤组、柏叶汤去侧柏叶组和模型对照组,经玻片法对大鼠全血凝血时间进行测定,并对血小板含量、溃疡指数进行观察。结果柏叶汤能够对大鼠凝血时间进行调节,显著提高大鼠血小板计数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柏叶汤去侧柏叶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柏叶汤去侧柏叶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柏叶在柏叶汤中的配伍,对脾胃虚寒性胃出血大鼠可产生显著的缩短凝血时间、提高血小板计数的效果,并有效抑制溃疡的形成。

  • 标签: 侧柏叶 柏叶汤 胃出血 配无意义 脾胃虚寒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附子、半夏配伍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纳入51例阳虚痰饮型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签署毒性药物使用知情同意书后,予以服用含附子、半夏配伍的方药,服药前后定期检查心电图、心酶、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以评估其安全性;结果通过对心、肝、肾及血液的检查数值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结果显示无论是在均值比较方面,还是数值正常与否方面,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附子、半夏配伍治恶性肿瘤暂时未见明显的心、肝、肾及血液毒性。

  • 标签: 附子半夏十八反肿瘤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