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新旧产程标准与处理方法临床应用效果,以此评价产程标准及处理方法对母婴分结局的影响。方法取2011年3月-2016年9月先后就诊的我院妇产科的3164例待产孕妇为研究对象,1328例沿用旧产程即处理方法的孕妇为对照组,1836例采用产程及处理方法的孕妇视为观察组,组间比较母婴分娩解决以此评价产程及处理方法在临床分娩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剖宫分娩、会阴切开术、顺产转剖宫、催产素应用观察组孕妇例数分别为196例、154例、66例、206例明显少于对照组255例、163例、100例、353例(P<0.05)。结论产程及处理方法在产科应用能大大降低剖宫分娩率,尽量减少或避免产程干预,有助于提高母婴安全性。

  • 标签: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方法 临床应用 母婴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自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招标投标法》及其配套法规不仅促进了招投标市场不断走向规范,也从理论上对招投标行为进行了规范,使招投标行为有法可依。但在实践中,招投标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使招标投标活动更加规范,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

  • 标签: 招标投标 时限 法律基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顺产妇顺产产程中采用不同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顺产产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产程时间、疼痛评分、不良妊娠结局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顺产妇顺产产程中给予循证护理可以缩短产程时间,提升护理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顺产妇 产程 循证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分娩的产程观察与护理。方法:我科于 2016年 1月~ 2016年 7月收治的正常分娩的初产妇 87例,进行精心护理,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孕妇84例顺产, 2例 胎儿宫内窘迫改性剖宫产,1例并发产后出血,最终所有母子均安全出院。 结论:加强产程观察,进行预见性、全面地护理可使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提高自然分娩率。

  • 标签: 分娩 产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孕妇的生产分娩关系着人类生命的延续和社会的发展,自古以来被人们广泛关注,现今越来越多开始使用自由体位待产,本文将对自由体位待产对产程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孕妇的生产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科学化、现代化,本文将采用自由体位待产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自由体位待产能够有效规避传统分娩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为孕妇的分娩过程提供了更加安全的保障,也大大减轻了孕妇的疼痛。其中在现存的众多生产方式中,自由体位生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和发展。现阶段我国医院非常注重鼓励产妇。结论选择自由体位待产,减少孕妇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全方位保障母亲和孩子的健康。

  • 标签: 自由体位 孕妇生产 有利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产程中和产后血糖管理及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中抽取的7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均选自我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分组方法为病床单双号,每组产妇分别为35例。对照组产妇产程中以及产后并未进行血糖管理和护理,而后将血糖管理以及护理应用于观察组中。结果观察组巨大儿、产后出血、剖宫产比例少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对后统计学意义形成(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产程中以及产后进行血糖管理和综合护理后可有效控制自身的血糖,效果显著。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 血糖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初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10月-2017年2月间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自由体位干预配合常规产程护理分娩(对照组)和进行产程早期体位干预并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分娩(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和分娩方式。结果第一产程分娩时间观察组(376.5±147.5)min,对照组(459.5±234.5)min;第二产程分娩时间观察组(52.5±26.5)min,对照组(54.5±25.5)min;分娩方式观察组经阴道分娩者82例,对照组经阴道分娩者67例。结论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不仅能够有效缩短初产妇的产程时间,还有利于提高阴道分娩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程早期体位 干预 分娩辅助设施 初产妇产程分娩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时限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2月经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06例,按来院方式不同分为自救组(n=97)和急救组(n=109),比较两组的救治时间与预后。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比较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自救组院外救治时间、急救时间、院内救治时间、入住专科时间[(8.3±1.7)h、(132.3±20.5)、(47.7±8.2)、(178.6±23.6)min]均较急救组[(6.2±1.4)h、(96.8±17.9)、(30.8±10.5)、(131.5±19.0)min]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救组患者呼吸不畅、脑疝及神经功能后遗症、死亡的发生率[42(43.3%)、35(36.1%)、58(59.8%)、27(27.8%)]均明显高于急救组[30(27.5%)、25(22.9%)、43(39.4%)、15(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缩短院前急救时限可以有效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好转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急性脑卒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助产在促宫颈扩张缩短产程中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产科自然分娩的产妇175例,分成A组(75例)、B组(50例)、C组(50例),A组仅采用催产素给予促宫颈扩张处理,B组采用人工破膜助产,C组采用人工破膜引产与滴催产素联合助产,对比三组产妇各个产程时间、先露下降速度以及宫口扩张速度。结果A组、B组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的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而C组所需的时间明显较少(P<0.05);C组相对于A组、B组来说,其活跃期先露下降速度、宫口扩张速度明显加快,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催产素与人工破膜技术联合用于产科临床中,可达到缩短产程、加快宫颈扩张速度等效果,应全面推广应用。

  • 标签: 催产素 人工破膜技术 产程 宫颈扩张 临床助产
  • 简介:目的探讨产程中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方法选择2015年10月1日至31日在扬州市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的204例产妇,分娩过程中导尿组70例,未导尿组134例,两组年龄、孕周、产次、产程、新生儿体重,分娩镇痛、缩宫素使用进行比较,同时产后出血量、产后抗生素、产褥病率进性行比较。结果导尿与分娩镇痛、产程、孕周、产次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抗生素使用显著性增高(P〈0.05),由于抗生素的使用产褥病率无显著增高(P〉0.05);与年龄、新生儿体重、缩宫素应用无显著关系(P〉0.05),导尿组未增加产后出血量。结论重视产程中排尿困难,调整分娩镇痛的药物、剂量及浓度,正确处理产程适时应用缩宫素,加强护理,改善产程中排尿困难。

  • 标签: 产程 排尿困难 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QRS时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及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按照QRS时限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QRS时限≤100ms,观察组QRS时限>100ms。观察比较两组心功能Killip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心功能Killip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RS时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及预测预后的价值非常显著,即能将患者的心脏功能有效反映出来,还能预测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休克、死亡等,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QRS时限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预测预后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的产程观察,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护理干预。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96例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下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所有接受研究的产妇中,82例(85.42%)产妇行阴道分娩,其余14例(14.58%)产妇行剖宫产术,产后2例(2.08%)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并无1例出现子宫破裂、新生儿死亡以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加强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的产程监护,能够提高阴道分娩的几率,通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利于产妇的预后恢复。

  • 标签: 疤痕子宫 阴道分娩 产程观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分娩的产妇100例,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在产前进行椎管内麻醉,对照组产妇产前未给予麻醉措施,选择视觉模拟法对两组产妇的疼痛效果进行评价0-10分,10分为剧烈疼痛,0分为无痛感;记录阴道分娩产妇总产程。结果在镇痛效果方面,两组产妇镇痛前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一产程以及第二产程的评分对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阴道分娩方面,观察组产妇经阴道分娩共37例,顺产率74%,对照组产妇经阴道分娩共30例,顺产率6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程方面,观察组产妇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降低剖宫产发生率,缩短产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分娩镇痛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乐分娩镇痛仪应用于产科分娩的临床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阴道试产的产妇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孕妇分别在分娩活跃期应用导乐分娩镇痛仪及使用药物硬膜外镇痛,观察两组产妇在第二产程所需时间,镇痛效果,产后排尿情况,新生儿窒息率情况。结果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应用导乐分娩镇痛仪可有效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产后尿潴留,镇痛效果与使用药物硬膜外镇痛效果基本相同,且和新生儿出生后的窒息率无影响,值得在产科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导乐分娩镇痛仪 活跃期 镇痛效果 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