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中国人心理病理和中国心理疾病患者求助方式的文化根源进行了探讨,并认为弄清这一问题对于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欠国当前日益明显增多的心理疾病大有裨益。

  • 标签: 中国人 心理病理 求助方式 文化根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特殊染色结合病理免疫组化在肿瘤病理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我院接收的60例肿瘤患者为对象,入选者均经穿刺活检诊断,对采集的组织通过特殊染色体及免疫组化技术实施诊断,比较不同检验技术的检出结果。结果;病理特殊染色结合免疫组化检验明显比单一检测结果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肿瘤患者接受特殊染色与病理免疫组化联合诊断,有利于提升检测阳性率,从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7例紫癜性肾炎病理进行分析,探讨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对经肾活检确诊的患儿进行临床及病理的对比分析。结果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床表现与病理类型不完全一致。结论对紫癜性肾炎患儿开展肾脏活检对治疗及预后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图分类号R71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87-01摘要目的研究数字病理病理实验教学和临床病理诊断中的优势。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和自身教学及临床经验归纳总结。结果在病理教学中,它克服了传统病理教学指导每个学生的麻烦和不便,能做到更迅速而准确的指导学生学习。在临床病理诊断中,方便了院内院间甚至国际上会诊,省时省力;另外,也方便了病例存档,节约空间,并利于随时调出不同系统病例进行病理示例学习。结论数字病理病理实验教学和临床病理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是将来病理发展的趋势。

  • 标签: 数字病理病理实验教学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病理诊断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疗机构病理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健全病理质量控制体系,才能提高病理诊断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 标签: 质量控制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诊断的异同。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术前均采用胃镜活检检查进行病理诊断,并行胃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灶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比较胃镜活检病理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在确诊胃癌、胃癌病理类型以及分化程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胃镜活检在确诊的诊断率为82.5%,漏诊率为5.0%。胃镜活检在确诊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印戒细胞癌方面诊断率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活检在确诊胃癌分化型方面的诊断率与术后病理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活检在术前确诊胃癌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对胃癌病理类型的诊断方面与术后病理仍存在一定距离。

  • 标签: 胃镜活检 胃癌 术后病理 诊断 准确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质量控制对提高病理诊断质量的实施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100例病理标本展开分析,根据质控手段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50例,比较两组病理诊断质量。结果:两组数据比较,对照组失误率为60.00%、观察组失误率为10.00%,数据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理诊断质量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我院100例病理标本中加强病理质量控制,可提高诊断质量,降低诊断失误率。

  • 标签: 病理质量控制 病理诊断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临床病理尸检和法医病理尸检属于目前在尸检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措施,二者之间的方式方法不同,但是临床病理尸检的尸检率比法医病理尸检率低,因此在新时期的环境下为增强临床病理尸检的效率,应全面分析问题的原因,按照实际情况合理采用科学的方式增强临床病理尸检率。

  • 标签: 临床病理尸检 法医病理尸检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和外科术后病理结果。方法 选择150例胃癌患者进行分析,全部患者手术前均进行胃镜活检,术后均采取病理检查,观察胃镜活检诊断准确率和病理结果,并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50例患者术前胃镜活检表明,全面患者都属于早期胃癌,诊断准确率100%,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和胃镜检查一致率为44.67%。经过kappa 分析,术后病理和胃镜活检对胃癌病理类型判断不一致;两种方法诊断的胃癌分化程度一致率 69.33%,经Kappa 分析,术后病理诊断和术前胃镜活检的胃癌分化程度不一致。结论 胃癌患者术前进行胃镜活检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但对胃癌患者病情评估中,术前胃镜活检还存在不足,术后病理诊断仍然不能替代。

  • 标签: 胃癌患者 胃镜活检 术后病理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胃镜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的比较,对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判定依据。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胃癌患者80例,时间段为2016.5.10-2017.5.10,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经过胃镜活检确诊,并给予手术治疗,依据手术病理组织样本给予活检,分析不同诊断方式的差异性。结果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对于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诊断结果差异显著,P<0.05;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对胃癌分化程度的诊断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给予术前胃镜检查的意义重大,但是对于其分化程度、病理分型的判断准确性不高,需结合手术病理检查,将诊断效果提高。

  • 标签: 术后病理 胃癌 胃镜 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前胃镜活检与外科术后病理检查在胃癌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确诊并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76例,术前进行胃镜活检,术后进行外科病理检查,总结胃镜活检结果,并通过外科病理检查结果判定胃镜活检确诊率。结果本组胃镜活检确诊胃癌59例(77.6%);14例(18.5%)疑似胃癌,3例(3.9%)排除胃癌。结论虽然胃镜活检在准确度上与术后病理结果存在了一定差距,但是它作为一种术前诊断方法,胃镜活检的准确度比较高,对胃癌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胃癌 胃镜活检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将本院600例石蜡切片实施病例染色,并按照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0例。甲组采用常规检测诊断,乙组采用病理技术HE染色诊断,对比分析两组诊断结果。结果:乙组300例的样本染色结果(骨组织、胃镜活检、脂肪组织、肝胆组织、子宫内膜)明显优于甲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病理技术HE染色 常规检测诊断 病理诊断 样本染色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病理技术在HE染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病理科接收的石蜡组织切片48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4片,对照组24片,分别接受HE染色和常规染色,比较两组切片的的甲级率。结果观察组胃肠子宫肝胆甲级片6片,胃镜活检甲级5片,脂肪组织甲级5片,骨甲级6片,甲级率91.7%;对照组胃肠子宫肝胆甲级片5片,胃镜活检甲级3片,脂肪组织甲级4片,骨甲级4片,甲级率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