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讨论围刺配合中药贴对臁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收集的80例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大庆市中医医院周围血管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臁疮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通过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1个月后对两组臁疮患者的溃疡面面积、疮周经皮氧分压、病症体征积分以及总有效率进行前后对比。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疮面面积、病症体征积分、疮周经皮氧分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围刺配合中药贴有助于改善臁疮的疮面环境,经济安全,疗效确切,体现了中医外治法的优势及特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臁疮 围刺法 中药贴敷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网状弹力绷带固定医用纱布包作用于湿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0月在我院住院行皮肤包的湿疹患者100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患者是应用保鲜膜对湿疹患者的皮损进行皮肤包,研究组是应用网状弹力绷带固定医用纱布对湿疹患者的皮肤进行包,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常规组的患者包后患者皮损恢复慢,瘙痒缓解不明显,舒适感为70%,患者满意度为80%,研究组的患者包后皮损恢复快,瘙痒缓解明显,舒适感为95%,患者满意度为98%,两组差距较大,统计学P

  • 标签: 湿疹 网状弹力绷带 包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康复新湿对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作用与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到我院治疗的62例需要进行放射性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外喷给予对照组(n=31),康复新湿给予观察组(n=31)。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NRS评分)、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AD评分)以及皮肤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结果:干预后,疼痛程度(NRS评分)、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AD评分)以及皮肤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使用康复新湿,对患者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康复新湿敷法 放射性治疗 鼻咽癌患者
  • 作者: 周洁 连婧阁 任秋实 王卉 孔东生 王伟 刘会坡 李宏峰 程晋 韩鸿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19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191 北京市磁共振成像设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19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 518055,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北京 10019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191,北京市磁共振成像设备与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硬膜外动脉贴术(epidural arterial implantation, EAI)对脑组织间液(interstitial fluid, ISF)流动的影响及其机制。材料与方法将30只240~280 g雄性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EAI组(术后7 d、14 d)、EAI对侧测量组(术后7 d、14 d)5组,每组均为6只。用磁示踪对丘脑区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 ECS)内ISF引流进行探测,用扩散系数分布图(diffusion of extracellular space-mapping, DECS-mapping)技术研究ISF引流改变的潜在机制,获取宏观ISF引流分布指标:半衰期T1/2,以及ECS结构参数:扩散速率D*、迂曲度λ、容积占比α。同时,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大鼠顶叶皮层局部脑血流变化,并应用旷场实验和新物体识别实验等方法测试大鼠的运动和认知能力。结果磁示踪和DECS-mapping分析显示,EAI7、EAI14组的半衰期较其余组下降(P<0.01),表示同侧丘脑区ISF流动速度加快;EAI7、EAI14组的扩散速率、容积占比较其余组上升(P<0.05),迂曲度较其余组下降(P<0.05),代表同侧丘脑区ECS构象变化导致分子扩散运动加快。空白对照组、EAI14组的脑血流量未见差异(P>0.05),表示该手术短期内未改变大鼠局部脑血流量。大鼠行为学检测各组指标未见差异(P>0.05),表明该手术未损害大鼠运动、认知能力。结论EAI可以通过改变大鼠同侧丘脑区ECS微观结构,促进ISF流动,是一种稳定、安全、有效的脑ECS主动调控手段。

  • 标签: 硬膜外动脉贴敷术 细胞外间隙 组织间液 磁示踪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ABP)是外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主要是以胆石症为病因所导致的胰腺炎,其病情进展迅速,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笔者从中医通腹出发,分析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病机、早期应用穴位贴并联合中药内腹的干预方法,对胆源性胰腺炎的通腹法治疗进行总结与概括。

  • 标签: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通腹法 穴位贴敷 中药内服
  • 简介:摘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ABP)是外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主要是以胆石症为病因所导致的胰腺炎,其病情进展迅速,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笔者从中医通腹出发,分析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病机、早期应用穴位贴并联合中药内腹的干预方法,对胆源性胰腺炎的通腹法治疗进行总结与概括。

  • 标签: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通腹法 穴位贴敷 中药内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中穴位贴疗法的临床应用方法与成效。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66例患儿,随机均分为A、B两组各33例,A组根据患儿病情制定并应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案作为对照,B组则在A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穴位贴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成效。结果:实施穴位贴疗法的B组患儿有着比A组更高的治愈率,P

  • 标签: 儿科 穴位贴敷疗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藏医盐治疗胃绞痛的临床观察。方法:以我院2020年6月到2022年3月收诊的130例胃绞痛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藏医盐治疗方案的价值进行探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愈、显效、无效、有效率92.31(60/65)、4.62(3/65)、3.07(2/65)、96.93(63/65)和70.77(46/65)、13.85(9/65)、15.38(10/65)、84.62(55/65),P=0.001、0.002、0.001、0.001,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为头痛、皮疹、失眠和总发生率为1例、0例、1例、3.07%和2例、3例、3例、12.31%,其中χ2=2.524、4.521、4.125、9.124,P=0.105、0.040、0.047、0.002,有差异,(P<0.05)。结论:胃绞痛患者治疗中采取藏医盐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患者病情可以明显改善,这种措施有推广的意义。

  • 标签: 藏医盐敷治疗 胃绞痛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方案治疗胃绞痛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胃绞痛患者随机设置成采用藏医盐治疗的观察组和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对两组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藏医盐疗法在胃绞痛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而且存在较少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藏医盐敷 胃绞痛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背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肺炎患儿13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5例,3组均采用中药敷贴治疗,敷贴时间分别为7∶00—9∶00、9∶00—11∶00、15∶00—19∶00,比较各组治疗后发热、咳嗽、肺啰音及肺部阴影等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及效果。结果:C组的总有效率95.6%(43/45)明显高于A组的75.6%(34/45)和B组的77.8%(35/45)(P<0.05),C组患儿发热、咳嗽、肺啰音及肺部阴影消失时间明显短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对于小儿肺炎,在15∶00—19∶00用药能充分借助肺脏驱邪能力的增强来提高疗效。

  • 标签: 小儿肺炎 中药敷背疗法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对于小儿来说,由于免疫力较弱,在日常的生活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感染,尤其是呼吸道系统,小儿的呼吸道系统疾病中,咳嗽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病症,且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小儿肺内感染,因此必须加强重视,本文主要研究了重要穴位贴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效果,希望能有效提升小儿的咳嗽的治疗效益。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 小儿咳嗽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煎剂湿急性湿疹的效果观察。方法:100例急性湿疹患者均为我院2022年01月-2022年12月收治,随机分为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药煎剂湿治疗、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皮损面积及形态、瘙痒程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急性湿疹患者应用中药煎剂湿治疗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中药煎剂湿敷 急性湿疹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药穴位敷贴护理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意义及效果。方法:以2020年10月 -2021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交替排序将其分为两组各37例,即单独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护理的观察组,通过比较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其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在术后1d、3d、5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41%(2/37)低于对照组27.03%(10/37)(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临床常规护理中,中药穴位敷贴护理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预防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癌 中药穴位敷贴护理 疼痛程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科中医特色治疗中,穴位敷贴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黄石某三甲中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儿科7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将患儿采用数字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5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化治疗,以打针和口服给药为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穴位贴疗法,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结合中西医结合领域开展儿科医学管理的学术传承与创新,为儿科的进一步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儿科  中医  穴位贴敷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贴治疗妇科手术所致腹胀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科收治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给予穴位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我科对手术腹胀患者护理中,采用穴位贴,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穴位贴敷 妇科手术 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