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刑法学日益体系化、精细化的时代,数额犯之数额犯罪论体系定位问题,角度虽小但至关重要而学界又观点不一。数额之客观处罚条件说由于走向了使数额脱离主观认识、明显违背责任主义的极端,而无法取得令人信服的效果;数额之构成要件要素说不能使作为舶来理论的教义学方法与我国刑法具体规定有效结合,对于解决中国刑法语境下的具体问题显得力不从心;数额之可罚的违法性说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得心应手,为数额之体系定位提供了富有价值的方案,但尚需进一步对其进行论证。处理该问题的思路是:引鉴日本的可罚的违法性理论,以藤木实质处理构成要件说为原则,在数额犯的情况下例外采取佐伯说形式看待构成要件的观点。如此,既以教义学方法为依托,对传统阶层体系及理论做出轻微调整、本土改造,又实现了以中国刑法具体规定为背景的教义学知识的重构,最终达到数额之阶层犯罪论体系定位的逻辑自洽以及功能自足。

  • 标签: 数额 阶层犯罪论体系 定位 违法性要素说
  • 简介: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累计数额的规定就属于提示性规定,我国刑法处罚贪污受贿罪的模式在司法操作方面,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 标签: 应以既遂 数额犯罪 既遂数额
  • 简介:  针对现行刑法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的犯罪数额差异标准,  一、犯罪数额差异标准的表现,  2.统一犯罪数额标准

  • 标签: 差异标准 数额差异 浅析犯罪
  • 简介:刑法关于犯罪数额的规定较为复杂,不同罪名中数额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不同,不同种类的数额在定罪量刑上的意义也有所差异。行为人的犯罪指向数额犯罪实际数额时常发生冲突,事实证明一概将犯罪实际数额作为定罪量刑依据,不免有失公允,有必要对犯罪指向数额的价值予以关注,并恰当应用到司法实践当中,使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落到实处。

  • 标签: 犯罪指向数额 犯罪实际数额 主客观相一致原则
  • 简介:在财产性犯罪案件中,对行为人所获得的财产数量的正确认定是定罪量刑的前提。本文通过犯罪嫌疑人在实际侵犯财产行为过程中以及获获得财产后的主观心理状况和所取得的财产的实际价值状况出发,指出应当如何对行为人非法占有财产进行具体数额进行正确的认定。

  • 标签: 财产性犯罪 主客观一致原则 定罪量刑 财产数额
  • 简介: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各类涉及到经济,财产利益犯罪的认定及处罚,无例外的都要涉及到相应的数额问题。刑法和刑事司法解释对于数额问题作了大量的限定性及参照性规定,这为有关部门处理案件提供了必要的标准,但也带来了一些认识上的差异和具体操作中的混乱。为了正确适用法律,打击犯罪,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有必要作一些深入研究。首先应明确,对涉及到一定经济财产利益的犯罪作出数额上的规定十分必要。从理论上讲,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但社会危害性有轻重大小之别,一般的违法乱纪虽对社会有害却不能作为犯罪处罚,作为犯罪惩罚的只能是那些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由于社会危害性本身的抽象性,要具体掌握一个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有多大的危害,就只能通过对行为本身及所造成的后果来考察。正由此,刑法对涉及到财产方面的犯罪在数量上作了明确的

  • 标签: 社会危害性 财产利益 处理案件 限定性 司法解释 打击犯罪
  • 简介:犯罪数额作为集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之一,是认定该罪的重要环节。但是,理论界对犯罪数额问题认识不一致,我国现行法律对如何认定犯罪数额规定不明确,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缺乏统一法律标准,因此有必要对集资诈骗罪的犯罪数额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有助于司法实践。

  • 标签: 集资诈骗罪 犯罪数额 数额较大
  • 简介:犯罪数额问题是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对许多犯罪行为的定罪与量刑都有着重要意义。从性质上分析,犯罪数额可分为起定罪作用的犯罪数额和起量刑作用的犯罪数额,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应结合刑法的基本理论,对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犯罪数额进行准确地认定。

  • 标签: 犯罪数额 定罪 量刑
  • 简介:  一、我国刑法中犯罪数额存在的问题,然而犯罪数额中仍存在不少问题,2、对犯罪数额在立法上不作统一规定

  • 标签: 中的犯罪 刑法中的 我国刑法
  • 简介:读者刘某:刘某原先是一名电工,3年前自己申请开办了一个修焊门市部后,他利用自己懂电工原理的技术,偷接了附近工厂的电源,用于自家照明和机械使用,据有关部门检查计算,几年来窃电达两万多度。

  • 标签: 犯罪 偷电 电工原理 机械使用 照明 窃电
  • 简介:贪污受贿犯罪数额起点辩析吴学斌史凤琴传统观点认为,贪污受贿犯罪的起点是以贪污受贿数额为标准,但对过去《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中关于犯罪数额的规定又颇有微词。有学者认为该规定实质上是将贪污贿赂犯罪数额起点定为2000元,规定太宽,并建议降低贪...

  • 标签: 贪污受贿数额 贪污受贿罪 罪刑法定原则 数额起点 犯罪情节 职务犯罪
  • 简介:<正>准确认定诈骗财物的数额是正确定罪量刑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司法实践中,对传统的诈骗罪中数额的认定比较容易掌握;而对采取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进行诈骗的数额的认定尚有分歧。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审判实践中,我们一般把诈骗犯罪数额(包括财物折款)分为五类,即受骗损失数、实骗数、行骗数、累计数以及诈骗未遂数。这五种数额,到底应该认定哪一种数额呢?有的认为是受骗损失数,有的认为是行骗数等等。笔者认为,认定诈骗的数额,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抽象地认定那一种数额,都是形而上学的。因此应区别不同情况予以认定。一、受骗损失数:是指诈骗分子的诈骗行为所实际造成的损失数。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诈骗钱财造成的间接损失。如:甲诈骗乙方巨额款项,致使乙方倒闭。二是诈骗钱财造成的

  • 标签: 诈骗犯罪 诈骗者 认定 数额 具体分析 诈骗行为
  • 简介:我国刑法中确定的罪名约有400余种,其中约有300余种对犯罪数额有具体要求,占到了刑法罪名总数的绝大部分。这些个罪中的犯罪数额或由刑法条文直接规定。或由司法解释界定,不但影响着量刑的轻重,有的甚至直接决定着犯罪的成立与否,是该种犯罪的必备要件。因此。确定犯罪数额标准对于准确适用刑法具有重大影响.在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层面均有研究的必要。

  • 标签: 犯罪数额 数额标准 原则与方法 刑法条文 司法解释 司法实践
  • 简介: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 标签: 贪污罪 共同犯罪 犯罪总额
  • 简介:  经济犯罪等级数额体系是在刑法典中为某些有关的经济犯罪构建的数额体系,只要在刑法分则有关的经济犯罪的条文中规定犯罪数额的等级即可,还需要在刑法分则的有关经济犯罪条文中规定犯罪数额的等级范围

  • 标签: 数额立法 立法模式 经济犯罪数额
  • 简介:如何确定玩忽职守犯罪的损失数额王风浪当前,办理玩忽职守案的突出问题是损失数额不好确定,造成立案难,或已立案的难以结案。对玩忽职守这种结果犯罪来说,除有玩忽职守行为外,还必须达到立案标准规定的损失后果,否则不能构成犯罪,即要求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在司法...

  • 标签: 损失数额 民事诉讼 债务人 清还债务 犯罪 立案标准
  • 简介:刑法中有大量罪名需要用司法解释确定数额标准,  三 确定数额标准方法的改进-用相对数确定犯罪数额标准,而现行的确定数额标准的方法影响着司法的公正

  • 标签: 数额标准 标准构想 犯罪数额
  • 简介:数额在我国刑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确定财产犯罪的构成与否以及量刑轻重的依据。本文结合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量,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用相对数(人均年收入为参数)确定犯罪数额标准,并对其优点及可行性作了初步探讨。一确定数额标准的重要性数额是衡量财产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的主要依据,①从而成为这些犯罪定罪量刑的主要根据。在刑法中(如果不注明,本文所指是修订后的刑法),对数额规定采用四种形式。1.刑法条文直接使用“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等术语规定犯罪和刑罚。采用这种形式规定的在刑法中有四十五条,主要是侵犯财产罪和破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2.条文中没有数额的字眼,而是用“重大损失”、“特

  • 标签: 数额标准 财产犯罪 司法解释 经济发展状况 相对数 司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