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癌放射影像数字重建技术的运用效果。方法:针对从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所收治的100名接受肺癌放射影像检查的病人进行研究。将病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5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检查法,研究组实施数字重建技术。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骨髓量下降(13.98±3.15)g、心脏剂量下降(18.75±4.28)g多于对照组[(7.96±3.27)g、(9.47±4.33)g],同时靶体积缩小程度(58.87±12.01)g大于对照组(30.04±13.76)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肺癌放射影像 数字重建技术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将数字重建技术应用于肺癌放射影像中的方法以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本远程接受放射影像诊治的肺癌患者,共计60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纳入患者30例。其中前者在肺癌放射影像中使用数字重建技术,后者则不使用数字重建技术。对比两组的放射影像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骨髓量下降值为(13.26±4.05)g,心脏剂量下降(19.08±4.26)CGy,计划靶体积也有显著缩小,以上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的同类指标水平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重建技术在肺癌放射影像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更好地进行体位控制,减少放疗体积和剂量。

  • 标签: 肺癌 放射影像 数字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骨盆数字重建图像(digital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s,DRRs)研究如何选择正确的髋臼外上缘参考点测量儿童髋臼指数(AI)并初步探究其解剖对应关系。方法回顾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骨科进行髋关节CT检查的研究对象共177例,收集满足条件患儿的髋关节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包括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技术(VRT)。校正骨盆模型至标准位置后在CT后处理工作站中生成DRRs影像,分别采取髋臼外上部高密度弧线影终点A和其下方低密度骨性覆盖影最外上方点B作为参照点,测量其相应的髋臼指数(AAI和BAI);选取通过股骨头最大直径的骨盆冠状位MPR图像,测量其CT髋臼指数(CTAI),计算其差异。按旋转轴将骨盆模型进行前后倾斜,每增加或减少3°生成一张DRR图像,观察连续角度变化中A、B两点的位置改变,记录两点重合时的骨盆倾斜角度。利用配对t检验验证CTAI、AAI、BAI之间差异的有效性;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各组AAI和BAI差值的比较;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分析检验两种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纳入研究对象总共33例,年龄(2.90±1.32)岁;其中男8例,女25例,共52髋。CTAI与AAI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2,其差值为(-0.41±1.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AI与AAI具有良好的一致性;CTAI与BAI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AI与BAI的差值为(3.06±3.06)°,该差值与骨盆X线片上髋臼显影形态有关。骨盆倾斜过程中,25髋在骨盆后倾时出现A、B点重叠,8髋在骨盆前倾时出现重叠,显示B点在不同髋关节中为髋臼前缘或者后缘的最外缘投影。结论选择不同的髋臼外上缘点测量儿童髋臼指数将会导致巨大的差异,通过髋臼外上部高密度弧线影终点A测量的髋臼指数更加接近于真实的髋臼指数,能够更好的反映髋臼对股骨头的骨性覆盖。

  • 标签: 髋臼指数 数字重建图像 髋关节发育不良
  • 简介:摘要针对近景数码影像的三维重建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字摄影测量PhotoModeler软件的可量测三维重建技术。以非量测型数码相机采集多视角影像,采用二维平面格网完成数码相机检校,通过手工交互式方式实现特征提取、影像匹配等处理,进而建立起目标物体的可量测三维模型,该模型为后续的三维漫游和量测等提供基础数据。

  • 标签: 相机检校正 PhotoModeler 数字摄影测量 可量测 3D模型
  • 简介:梁明(以下简称梁):电影艺术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进步。特别是数字技术进入电影制作之后,电影的表现领域更加广阔,后期合成越来越多,特别是科幻题材、未来题材、灾难片等,后期电脑制作与前期拍摄合成的电影越来越多,比如((阿凡达》。我们把前期拍摄的影像叫摄影,把后期电脑制作的影像叫“造影”。那么摄影师是不是就只负责摄影呢?“造影”比重的增加,摄影师的工作和责任就减少了吗?我们上次有个影像论坛上讨论过这个问题。摄影师是搞影像控制的,不是说你非得拿着摄影机拍才叫摄影。未来电影整体影像还是要有人负责的,还是应该由摄影师来控制的。

  • 标签: 影像创作 数字时代 电影艺术 科幻题材 电脑制作 摄影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现行放射科数字化升级过程中影像网络配套建设情况及各自优缺点,提醒大家重视放射科数字化升级改造中影像网络建设,以尽可能发挥数字影像设备及影像网络的最大性能。方法通过走访多家进行了放射科数字化升级的医院,总结出现存的三种规模的影像网络,分析各自优缺点。结果建立功能强大的PACS系统,能充分发挥数字影像设备的优势。而简单的影像网络不能全面发挥数字设备的优势,但投资成本小,适合小型医院使用。结论影像网络性能对数字影像设备能否充分发挥其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放射科数字化升级改造时,要重视影像网络建设,做到提早规划,配套建设。

  • 标签: 放射科 数字化 升级改造 影像网络
  • 简介:一、数字化时代呼唤重建中小学课堂(一)课堂重建是文化转型的必然趋势人类正在迈进一个新的时代。与以往的石器、铁器、蒸汽机、电气化备代表一个时代一样,这个时代的标志是计算机和互联网。这个时代被称作“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信息化时代”“后现代社会”“知识经济社会”“数字化时代”,等等。

  • 标签: 数字化时代 课堂重建 知识经济社会 中小学课堂 后现代社会 信息化时代
  • 简介:数字时代,数字摄影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数字照相机的发明给摄影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也给传统的摄影观念带来了莫大的挑战。数字摄影拓展了现代图像的发展空间,对图像产生强烈的影响,促进着图像事业的数字化变革,对影像文化的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影像文化 数字时代 数字摄影 数字照相机 技术获得 摄影观念
  • 作者: 曾明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乐至县人民医院四川资阳6413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230-02随着X线、CT、MRI、放射以及分子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医学影像设备也不断完善,从而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数字医学影像设备是这些技术应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并且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数字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使得现代医疗服务更加准确、科学,在疾病诊断、临床治疗以及医学科研工作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针对现代数字医学影像设备展开综述。1X线摄影设备计算机X线成像技术(CR)最早是由日本柯达企业开发的专利技术,之后日本富士公司在开发了IP专利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CR。CR主要是利用影像板来记录X射线,之后用激光激活影像版,利用专门的读取设备读出其中的数字信号,之后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并成像处理。CR主要是利用成像板IP取代传统胶片,IP板是利用微量元素铕合成物制成,X线在穿过之后会产生潜影,将IP板放在扫描仪能够读取其中的信息,之后通过A/D转换器就能够转化为数字信号,从而进行各种图像的处理。CR技术是将传统放射医学技术过渡至数字化放射医学的重要技术。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DR)主要是利用电子耦合装置阵列,直接利用数字X线图像采集板进行相关的信息。该技术可以分为面曝光成像和线曝光成像,将X线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从而进行信号转化,X线信号变为数字信号主要是利用模数转换与直接计数的方式实现。DR与CR的主要差异在于:①其直接将X线转变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信号,从而取代传统的成像方法;②计算机系统能够提高图像处理的速度,也为临床诊断提供便利。DR设备能够直接将探测到的X线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无需CR设备的激光扫描以及读取设备。DR设备能够将X线曝光的图像显示自动化完成,病人在经过X线曝光之后无需特殊处理能够直接在显示器上观察到图像。2CT扫描设备CT是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主要是利用X线、γ射线以及超声波等对人体某一部位进行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短、图像分辨率高的特点,目前在各种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都有较高的应用效果。CT诊断仪最早被研发时为4层采集,之后逐渐出现了8层、16层、32层和64层螺旋CT,最薄层厚为0.25mm。CT扫描尽可能的减小层厚主要是为了实现体素采集,从而达到最好的重建效果,从而保持各种同性体素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数字化重构后的影像符号对各种信息的交流、传递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将语言转化为视觉形象,以象征的意向表现出来,并用科学的精确性把它们重新组合,这些数字化重构后的影像符号比文字更具有唤起情感的潜力和提供最大视觉奇效的能力。数字影像符号在某种意义上转变了人们的视听习惯,改变了人们的审美心理。

  • 标签: 影像符号 重构 感知
  • 简介:亚当斯的区域系统理论关于黑自负片的曝光方法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在照片放大阶段获得全部影调范围。对于黑白负片,区域系统的原则是依据阴影曝光.依据高光显影。如果只有稍许的光到达负片表面某一区域,这个区域不会记录下细节,在照片上将表现为一片黑。亚当斯对于负片的曝光有所折中.以便在照片上获得丰富的阴影细节.曝光后通过选择性的显影获得高光细节。应用亚当斯的方法可以用最优的曝光再现全部影调范围。

  • 标签: 区域系统 影像 亚当斯 系统理论 曝光 负片
  • 简介:电影是一种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化艺术,从电影诞生的第一天起.她就源源不断地吸收着当时的高科技成果.以提高和充实自身的艺术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科学技术使电影由无声变为有声,由黑白获得了色彩.由窄银幕变成了宽银幕、球幕电影。如今,数字技术的出现又成为电影领域里一场不同寻常的革命。

  • 标签: 数字化趋势 艺术表现力 影像 科学技术 艺术创造力 高科技成果
  • 简介:摘要当代数字影像随着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由于技术的多样性数字影像的创作呈现出各种形态并存的状态,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数字影像创作中涌现。数字影像中纯粹的视觉美感变得更加丰富,并且突破了感知层面上的维度,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可以使数字影像与真实世界中的事物融为一体,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数字影像由于如今独特的媒介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已经融入进生活的方方面面。

  • 标签: 当代 数字影像 分析 艺术
  • 简介:近日,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完成的全球30米多光谱遥感影像几何和光潜高精度重建技术及应用取得新突破,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流程与工具系统,获得了2项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

  • 标签: 重建技术 遥感影像 高精度 多光谱 几何 北京师范大学
  • 简介:颜色旋回变化是地质剖面中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可以直观地反映地层的粗略的气候信息,如果地质剖面出露良好,也可以直接被卫星影像记录。GoogleEarth卫星影像是地质工作者野外工作准备过程中重要的参考资料。通过实地走访甘肃省张掖市南台子村彩色丹霞和GoogleEarth图像的观察,尝试提取3040m剖面亮度(L^*)、红度(a^*)、黄度(b^*)颜色变化信息并与地层局部实测的碳酸盐变化对比,发现L^*值与a^*值基本呈反向变化。L^*值一般与碳酸盐含量有关,高L^*值对应高碳酸盐值,反映湿润环境,红色层对应低碳酸盐值,反映干旱环境。L^*值和碳酸盐含量变化以及a^*值的变化共同反映了气候的干湿交替。根据地质调查,剖面年代在1000~1400万年之间,大致反映了早白垩世气候变化的框架,白垩纪早期气候旋回变化明显,并非一直处于十分稳定的状态。更为详尽的年代以及具体气候变化信息有待于后续的古地磁学与旋回地层学的深入研究。

  • 标签: 白垩纪 卫星影像 Google Earth 古气候变化 丹霞地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超声重建技术(TUI)对胎儿脑畸形的诊断价值。该方法通过超声检查分析12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三维超声重建技术和TUI技术观察检测胎儿颅内畸形,评价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因此,在孕妇中检测到50例胎儿大脑异常,畸形率为4.16%,其中15例脑积水,10例无脑儿童,7例大脑扩张,7例侧脑室前角不完全融合,5例整个前脑,3例kye与不同类型胎儿脑畸形的检出率相比,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显着的(p

  • 标签: 医学 超声影像 三维重建技术
  • 简介:摘要:数字地面模型广泛应用于诸如测绘与建筑工程、自然灾害管理系统、变形监测等诸多领域。一般来说,数字地面模型提取的精度及详尽的信息要求在大多数应用方面是至关重要的。摄影测量及相关技术的提升使得其便于提取高精度的数字地面模型。最近,数字地面模型可以从安装在诸如无人机一类的轻型平台上的小型相机拍摄的数字航片上提取出来。本次研究将对由无人机平台提取的数字地面模型的精度进行分析相机被用作非量测相机进行地面信息采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国外已经有一些比较优秀的商业软件系统可以对医学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例如Mimics、3D Doctor、VGStudio Max等,但是它们价格上非常昂贵,且其技术因商业保密等政策并不公开,因而建立一套国内的,具有自主产权的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的软件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二维图像 三维重建 表面模型
  • 简介:从一百年前的的无相机时代回到现代,依旧有独特的制作照片方式。在现代无相机摄影中,数字技术无疑是一种崭新的科技,通过各类建构、生成、渲染工具完成了对抽象图像的组织,这仿佛与传统照片有着天壤之别,但它却仍然依附于图像,在不借助相机的情况下,肆意而张狂地自然生长,使其达到相机所不能

  • 标签: 数字技术 建模软件 北京电影学院 画面内容 数字世界 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