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用放射核素是指用于医学显像、功能测定和治疗放射核素,其中放射核素治疗是采用放射药物进行治疗,在病灶组织或特定部位选择的聚集或分布,达到内照射治疗目的,在临床应用普遍。恶性肿瘤可采取放射核素治疗,但由于患者本身病情严重,同时放射核素治疗易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加重机体不适,甚至导致患者无法持续治疗,影响预后,因此需重视此类患者的可靠护理。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放射核素治疗护理的重要,针对放射核素治疗的护理流程及护理管理进行的探讨,以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放射性核素 临床护理 护理质量 恶性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射核素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总结结果。方法选择90例接受放射核素治疗患者为案例,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的是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护理指导后对结果研究。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和SDS评分,对比后,观察组的评分低。结论对于接受放射核素治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整体优势明显,可以最大程度提升满意程度,效果突出,值得实施和推广。

  • 标签: 放射性核素 心理护理 护理结果
  • 简介:摘要外周血管疾病(PVD)是一种影响下肢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可导致骨骼肌缺血、间歇跛行,更严重的则会导致截肢和死亡。由于常规的临床指标对骨骼肌生理学局部改变的评估并不灵敏,所以这类患者的疗效评估可能相对困难。应用PET和SPECT等技术对下肢进行放射核素显像,可无创地定量评估PVD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亦可与临床指标和其他显像方法形成互补。该文讨论了放射示踪技术评估PVD的应用进展,并突出了分子影像学在临床的最新应用价值。

  • 标签: 外周血管疾病 SPECT PET 灌注 血管生成
  • 简介: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发生的癌症患者约有700万,其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而其中大部分癌症疼痛是由肿瘤骨转移所引起。当这些癌症发生骨转移时,肿瘤细胞会释放出破骨细胞激活因子。破骨细胞激活因子能刺激破骨细胞对骨质的吸收,使病人的骨骼发生溶解和破坏。与此同时,肿瘤细胞还能分泌一些致痛介质,如前列腺素、乳酸等。这些致痛介质会使病人出现顽固的骨痛。随着病人骨破坏的不断加重,这种骨痛也会越来越重。顽固的骨痛会使病人活动受限、生活质量下降。

  • 标签: 癌症骨转移 放射性核素治疗 骨痛 破骨细胞 癌症疼痛 激活因子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平均寿命的延长,前列腺癌疾病出现概率不断增加。前列腺癌疾病于尿系统肿瘤中容易出现骨转移现象,可以发生在肿瘤确诊前、治疗中、治疗后。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之后嗜骨特点比较明显,大约有2/3在发病中出现骨转移现象。资料研究显示,对前列腺癌患者实施初次确诊存在骨转移的大约有10至20%,而在进展期,骨转移的发生率超过80%。本文综述了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放射核素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前列腺癌骨转移 放射性核素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只有加强核电外围土壤放射核素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才能够确保土壤放射核素监测数据具有足够的精准度。在核电外围土壤放射核素监测工作中,质量控制应该贯穿于检测工作的全过程当中,以真正达到控制监测质量质的目标。本篇文章通过研究核电外围土壤取样过程的质量保障和质量控制中的相关要求,分析测量工作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提升土壤放射核素监测的质控效果。

  • 标签: 核电外围 土壤放射性核素 监测质控
  • 简介:摘要:本文对放射核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综述。放射核素的存在既有自然产生,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核能产业、医疗废物排放等人为活动释放了大量的放射核素,这些核素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潜在的威胁。通过深入评估其对生态环境的实际影响,为科学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 标签: 放射性核素 生态环境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核素碘 131治疗老年甲亢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66例老年甲亢患者分为两组,每组 33例。对照组服用丙硫氧嘧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放射核素碘 131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 93.94%; 31/33)明显优于对照组( 72.73%; 24/33),差异显著( P< 0.05);( 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3.03%; 1/33)显著低于对照组( 15.15%; 5/33),差异显著( P< 0.05);( 3)观察组 FT3、 TSH以及 FT4等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 4)观察组甲状腺体积( 6.94±0.41cm3)明显小于对照组( 8.58±0.49cm3),差异显著 (P<0.05)。结论:放射核素碘 131治疗老年甲亢效果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甲状腺水平,且安全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FT3 FT4 碘 131 老年甲亢 丙硫氧嘧啶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在甲状腺癌采用放射核素碘131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设立了对比实验,实验对象为本院收治的70例进行放射核素131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实验首先对其进行小组区分,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并进行不同的命名,最终目的是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甲状腺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 标签: 放射性核素 甲状腺癌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放射核素淋巴显像检查患者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行放射核素淋巴显像检查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经验,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注射方法,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43例患者放射核素淋巴显像检查均顺利完成,治疗后6例患者发生轻度不良反应,未经特殊处理症状自行缓解。结论放射核素淋巴显像检查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放射性核素 淋巴显像 护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thrombocythemia,ET)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多,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治疗多采用骨髓抑制剂及放射核素磷(32P),1985年开始应用anagrelide,1990年以后开始应用IFN-α。32P是治疗ET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其可能诱发白血病,在临床上应用较少,但是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32P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可取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放射性核素磷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放射核素153钐-乙二胺四甲撑酸(153Sm-EDTMP)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和对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用153Sm-EDTMP对196例骨转移病人进行内照射治疗,剂量(29.6~37.0)MBq/公斤体重(0.8~1.0mci/kg),治疗前先抽血,主要查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治疗后观察骨痛,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细胞及病灶的变化,并于治疗后2周及部分病人3个月各抽外周血同上化验项目。结果196例病人有164例(83.7%)骨痛缓解,随访35例病人有13例(37.1%)病人骨转移灶钙化或消除;治疗后2周病人末梢血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与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t=8.19,7.39,5.00,4.15,P<0.01);而在三个月时随访的108例病人上述检查项目基本恢复。结论153Sm-EDTMP对转移骨肿瘤有明显的缓解骨痛,控制病情进展和消除病灶的作用;同时有降血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副作用,但是是可逆的。

  • 标签: 骨肿瘤 肿瘤骨转移 153Sm-EDTMP 外周血象 放射性核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核素89Sr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60例骨转移瘤患者给予放射核素89Sr治疗,89Sr治疗结束后患者随访1年,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象的变化。结果60例患者经89Sr治疗后,23例患者显效,29例患者有效,8例患者无效,显效患者与无效患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89Sr内照射治疗用于骨转移瘤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止痛效果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放射性核素89Sr 骨转移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