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作者: 张赢 季颖群 徐健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28期
  • 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连 116011,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120,大连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连 116011
  • 简介:摘要血管球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在所有软组织肿瘤中占比约2%,常发生在真皮或甲床,很少见于内脏,而支气管血管球瘤则更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以大咯血为主要表现的左主支气管血管球瘤,经左主支气管袖式切除+左半隆突切除重建+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后恢复良好,无复发。本病例提醒临床医师支气管血管球瘤有大咯血窒息风险,治疗方式需根据个体情况综合评估后决定。

  • 标签: 血管球瘤 支气管肿瘤 咯血 鉴别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对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续10d,并配合止咳化痰、平喘、吸氧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续10d。结果对照组有7例无效,8例治愈,25例显效;而治疗组仅1例无效,有11例治愈,28例显效。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5%,两者比较P<0.05。结论痰热清加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置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SSDE)优化CT冠状动脉成像(CCTA)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8年5月衢州市人民医院90例行CCTA扫描的患者资料,建立水等效直径(dw)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回归方程,并计算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上四分位数。前瞻性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衢州市人民医院行CCTA扫描患者67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使用固定CTDIvol设定扫描方案,试验组使用固定SSDE设定扫描方案。两组的目标剂量为90例患者CTDIvol的上四分位数。评估并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90例患者BMI与dw正相关(r=0.823,P<0.05),回归方程为dw=9.241 + 0.644×BMI;CTDIvol的上四分位数为7.92 mGy。对照组和试验组冠状动脉血管段图像质量的优良率分别为94.10%(367/390)和93.93%(402/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和试验组SNR和CNR的中位数分别为21.08、 24.39和17.24、 19.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CTDIvol、SSDE和女性乳腺辐射剂量(Dbre)分别较对照组降低37.04%、35.77%和37.3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7.041,t=18.479,15.079,P<0.05)。结论基于前置SSDE设定CCTA方案具有可行性,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 标签: 辐射剂量 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 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深圳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风险状况,为全面推行基于ICVD风险评估的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措施提供基线数据。方法2017年7月—2018年6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在深圳市10个区抽取20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选取纳入社区规范化管理、年龄≥35岁的高血压患者。对于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收集其人口学特征、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指标,应用深圳社区健康服务信息系统ICVD发病高危评估模块,评估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估算和分析不同特征人群ICVD 10年发病风险等级。另外,选取35~59岁患者与自然人群比较,分析相对危险度。结果共调查30 015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16 165例(53.86%),女性13 850例(46.14%);年龄35~102岁,中位年龄59岁。ICVD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为3.77%,95%CI为3.72%~3.82%;高危6 405例(21.34%),中危5 771例(19.23%),低危17 839例(59.43%)。男性、已婚、流动人口、总胆固醇<5.20 mmol/L、不吸烟、无糖尿病、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ICVD发病风险等级较对应其他特征患者低,且随年龄、收缩压和体质指数增加,高危风险等级增大(P均<0.001)。选取15 652例35~59岁患者分析发现,社区高血压患者ICVD 10年发病风险较自然人群略高,相对危险度为1.27,95%CI为1.25~1.28(t=37.648,P<0.001)。其中,男性相对危险度为0.94,95%CI为0.93~0.95(t=9.906,P<0.001),各年龄段相差不大;女性相对危险度为2.05,95%CI为2.01~2.09(t=72.207,P<0.001),且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深圳市社区高血压患者ICVD10年发病风险尚处于较高水平,在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中开展ICVD风险评估仍有必要。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降低ICVD发病风险的效果可能在性别间存在差异,男性患者ICVD发病风险已低于男性自然人群,而女性患者仍远高于女性自然人群。

  • 标签: 高血压 心血管病,缺血性 风险评估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健康教育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干预价值。方法选择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循证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总有效率,干预前后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R)评分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χ2=4.70,P < 0.05)。观察组干预后HDS评分[(20.86±1.75)分]和MMSE评分[(22.54±2.35)分]均高于对照组[(18.21±2.15)分、(19.43±1.86)分](t=5.23、5.68,均P < 0.05)。观察组干预后ADL-R评分[(21.74±3.21)分]低于对照组[(27.85±3.90)分](t=6.625,P < 0.05)。观察组干预后周围环境[(22.43±2.41)分]、生理健康[(21.83±2.62)分]、社会关系[(21.53±2.89)分]和心理健康[(22.04±1.76)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9.65±2.13)分、(18.61±2.24)分、(18.67±1.86)分、(18.97±2.35)分](t=4.73、5.11、4.55、5.72,均P < 0.05)。结论循证健康教育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 标签: 健康教育 循证护理 痴呆,血管性 功能恢复 日常生活活动 认知障碍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