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护士作为医院与病人接受最密切的人群,有太多的机会遭致感染。护士职业摘要接触感染如生物因素接触各种病毒、细菌、传染病。化学因素接触各种消毒液过敏,针刺伤等意外损伤,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经皮肤黏膜感染等,在国外得到广泛的重视。在美国不同地区的5家医院进行大量的血清研究发现,经接触或者经常被针刺伤的医护人员的HBV发生率比么有发生这种情况的其他医护人员高约2倍。据美国疾控中心报告美国所有AIDS患者感染中,有5%的患者是医护人员。我国蔡景一等学者报道皮肤损伤是医护人员职业接触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疾病的主要途径。如何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将这些职业接触危险降到最低,还护士健康身体和心理,这种临床中非常重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医院感染管理的实践,探讨如何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院感率
  • 简介:摘要提高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医院感染专业知识与能力,使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 标签: 医院感染 护理 意识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感染科的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率的相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感染科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的护理管理情况及期间医院感染情况。结果实施护理管理前后,各项检测的合格率由94.6%提高到97.5%,统计学上有差异,而同期医院感染率由5.24%下调到3.53%,统计学上有差异。结论加强感染科的护理管理,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可有效的减低医院感染率。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感染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在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2年6月收治的90例肿瘤患者进行护理,预防患者在医院出现感染的情况。结果90例肿瘤患者中有82例没有发生医院感染,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8.8%,医院的同期平均感染率为12%,肿瘤患者的感染率低于医院的同期平均感染率。结论通过对肿瘤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感染率。

  • 标签: 肿瘤患者 医院感染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在护理管理中健全控制医院感染监督组织,完善控制医院感染规章制度,加强培训,落实管理措施。结果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提高了环境卫生学合格率,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结论加强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建洁净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情况的进行分析,以制定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采取目标监测的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所有收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监测及分析。结果249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3例(5.22%),20例次(8.03%)。结论新建的洁净ICU环境清洁加上严格做好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 标签: 新建洁净ICU 医院感染 控制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院门诊换药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探讨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建立健全的预防门诊换药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换药室做到合理布局、定时消毒,做好无菌物品的管理,落实手卫生规范,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结果提高了换药室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措施得以顺利实施,控制了医院感染。结论从制度入手,健全管理,落实消毒灭菌工作,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是控制基层医院门诊换药室发生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基层医院 门诊换药室 医院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在医院感染情况及护理。方法根据血液室工作的特殊性质,了解相关感染安全隐患风险管理以及提高护理安全意识等措施。结果良好的护理防范措施以及安全意识的提高室血透室的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结论血透室加强感染的安全隐患以及护理防范措施能够降低血透室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血透室护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血透室 院内感染 安全隐患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该院心血管外科2010年9月-2011年12月间的731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731例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87例、103例次,医院感染率和例次感染率分别为11.90%、14.09%。不同心血管疾病医院感染率:先天性心脏病为9.74%,风湿心脏病为10.69%,其他心血管疾病为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4,P〈0.0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72.82%;其次为血液系统14.56%,泌尿系统7.77%,胸膜腔和胃肠道各1.94%,手术部位0.97%。病原学送检率为35.57%(260/731),检出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9株(79.46%),革兰阳性菌18株(16.07%),真菌5株(4.46%);检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8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均为产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s)株。结论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高,分离的病原菌耐药性强,应加强监控,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 标签: 体外循环手术 心血管手术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保洁员目前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重点分析保洁员在医院感染中所出现的问题。结果加强对保洁员的管理,使医院的环境保持清洁舒适。深化和落实好保洁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制度,加强对保洁员的培训力度,不断地对预防方法和措施进行完善和改进,做到切实有效地切断感染的传播途径,避免出现感染现象,确保医院护理的高效水平。结论加强对保洁员的规范化管理,减少或防止了医院发生的感染

  • 标签: 保洁员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了解某省级肿瘤医院医院感染基本情况,为开展医院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要求,对该院2011年8月31日0—24时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737例,发生医院感染3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88%;下呼吸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占38.89%(14/36);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30%(157/737),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74.29%(78/105);医院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27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4.07%,20/27),其中7株大肠埃希菌为多重耐药菌。结论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可了解专科医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以便针对性地开展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 标签: 肿瘤 肿瘤医院 医院感染 现患率 抗菌药物 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