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精神,本院于2011年上半年开始实施APN排班制,通过1年多以来的临床实践,权衡其在工作中的利与弊,客观分析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出适合我院护理学科发展的新模式

  • 标签: APN连续性排班 护士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深化优质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改变原有排班模式以减少交接班次数。结果患者对护士、医生对护士、护士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改变排班模式,深化优质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排班模式 护理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结合责任制与连续排班制,将其运用于护理管理中,分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工作的50名医护人员进行研究,将所有医护人员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排班护理管理,而观察组则采用责任制与连续排班结合制,对比两组排班护理的具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数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观察组医护人员的各项护理评分情况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护理管理中使用连续排班结合责任制分组法可以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与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管理 连续性排班 责任制分组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排班联合风险管理对提高儿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方法:将研究时间设定为2020年2月到2021年10月,将研究对象选定为80例住院患儿,对其实施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试验组接受连续排班联合风险管理,对两组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安全、护理文件书写、理论知识评分、患儿家长投诉率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的各项评分均明显较高,患儿家长投诉率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连续性排班 风险管理 儿科 护理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是由护士落实的,但是护理工作具有不间断的特点,对护士的体能、精神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医院实行的排班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不仅给护士的身体、心理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还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能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文章对护士排班的制约因素和排班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医院的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护士排班 制约因素 排班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改进的护理排班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嘱班、治疗班、基护班不变的情况下,将监护班分别采用A、B两种不同的排班方式,每种排班方式运行6个月(其中A种排班模式为改进的护理模式,B组为传统排班模式)。结果A班交接班时间与B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满意度、护士病情知晓率、护理文书合格率及基础护理优良率A班均优于B班。结论改进的护理排班模式,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是较适用的排班方式。

  • 标签: ICU 排班方式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APN排班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模式,并进行效果评价,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方法:在原有人员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排班模式,实行APN连续排班,落实层级管理,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将实施前后患儿家长、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对实施分层级管理和APN排班的支持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患儿家长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对分层级管理和APN排班的支持率高于传统排班。结论:APN排班模式很好地开发了人力资源,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护理安全系数和满意度,整体上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兼顾了轮班工作对护士自身健康、家庭生活及业余学习的影响,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 标签: APN排班 儿科护理
  • 简介:摘要分析现行护理排班模式的弊端,主要包括晚夜班护士持续在岗时间过长,力量薄弱,护理难度大,工作风险高,难以应对突发事件。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岗位评价体系,增加人员配置,提高晚夜班护士工作待遇,缩短持续在岗时间,确保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杜绝差错事故,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晚夜班护士工作积极性。

  • 标签: 护理管理 岗位配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改变排班模式的效果。方法在产科实行优质护理服务,规范护理服务模式,改变排班模式,比较实施前后的产妇、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护理服务形象、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明显改善,护理服务综合满意度提高13.7%。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同时排班模式改变,有利于减少交接班次数,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同时使产科护理质量成效显著。

  • 标签: 产科 优质护理 排班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传染科实行固定小组APN连续排班模式的应用。方法总结2008年7月-2009年6月实行固定小组APN排班模式1年来我科用药错误、病人满意度情况,并与2006年7月-2007年6月传统排班模式做比较。结果固定小组APN连续排班模式下的用药错误得到有效控制,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排班模式。结论固定小组APN连续排班模式既满足了护士需求,又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减少了护理差错,有利于传染科的管理,是十分科学合理的排班方法。

  • 标签: 固定小组APN排班 传染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的排班模式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2010年12月开始改传统排班方式为APN排班模式,调整人力搭配,调整工作职责、流程。结果护理人员减少了交接班次数,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提升了护士工作能力,改善护士工作满意度。结论APN排班模式相较于传统排班模式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APN模式 排班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士分层管理和实施APN连续排班的方法和效果,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方法根据产科的实际工作任务向护理部申请增加护理人员,改变传统排班模式,实行APN连续排班,落实护士分层管理,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将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用问卷调查法对分层中的各级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调查,所得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各级护士对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表示满意。结论护士分层管理连续排班,能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连续性排班 层级管理 实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连续排班与质量控制在感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 本文将我院感染科实施连续排班与质量控制护理管理的时间( 2016 年 10 月)作为分组间隔,分别于 2016 年 4 月 -2016 年 9 月、 2016 年 11 月 -2017 年 4 月这两个时段内,各随机抽取 31 例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逐一将其纳入对照组、观察组。观察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连续排班与质量控制用于感染科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 标签: 连续性排班 质量控制 感染科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在医院护理管理中,APN连续排班的实施是护理体制中的一次改革,推行三班制的排班模式(即APN排班模式),减少交接班的次数;层级管理护理人员结构形成梯队,通过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充分发挥高职级护士的能力,责任到人,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利于护士了解病情,减少了安全隐患,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连续性排班 层级管理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