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标本管理中施以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300例行病理检查的患者,均于2021.01-2023.01期间所收集,根据时间将2021.01-2022.01期间的手术标本管理质量归为对照组(n=150),此期间施以常规管理模式,将2022.01-2023.01期间的人事档案归为实验组(n=150),此期间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观察手术标本管理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对比于对照组,实验组于书写规范、检查规范、交接工作及送检存放等方面,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在手术标本管理中,施以持续质量改进,可成功提高手术标本管理管理质量。

  • 标签: 手术室 标本 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引入品管圈活动(QCC)对降低标本缺陷率的管理机制。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手法查找手术室病理标本留置不规范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并进行QCC管理。其中A阶段(2022.01-2022.08,未开展QCC活动);B阶段(2022.09-2023.05,开展QCC活动),比较不同阶段管理效果。结果:B阶段下标本缺陷率为8%,A阶段为18%;B阶段下护理质量水平及医生满意度均高于A阶段(P<0.05)。结论:手术室病理标本手术患者的安全与诊疗息息相关,相关管理工作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品管圈活动开展后有利于优化手术病理标本留置流程,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为手术成功保驾护航,也可提高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质量。

  • 标签: 手术室 手术病理标本 品管圈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血液标本检验是现代医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血液中各项指标的检测,可以为医生提供关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精准开展临床血液标本检验不仅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更需要对每个细节的严谨态度和操作规范。只有在确保每个步骤都精准无误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终造福于患者的健康。

  • 标签: 精准开展 血液标本 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方法:2022年9月到2024年3月,选取180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依循单双数法分组,对照组90例进行常规检验,不进行质量控制;观察组90例进行常规检验,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观察组血液标本不合格率3.33%小于对照组15.5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期间实施质量控制,可提升血液标本合格率,减少不合格标本

  • 标签: 临床检验标本 采集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在医学生的实验教学中,胎儿标本是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但由于骨骼过小,在实验中对标本的剥制不太利于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因此透明标本就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它能够在保持胎儿外形完整的基础上将其内部骨骼结构清晰地展现出来,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标本观察研究,同时,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 标签:   透明标本  胎儿  骨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来我院体检的50名受检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受检者的血清进行分析,检测的生化指标包括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L)、直接胆红素 (DBL)、谷氨酰转肽酶 (γ-GT)、尿酸 (UA)。对比所有标本溶血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标本溶血后的CK、LDH、ALT、AST、TBL、DBL水平均高于溶血前的数值γ-GT、UA溶血后降低(P<0.05)。结论 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具有明显的影响和干扰,规避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杜绝溶血现象的发生,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标本溶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检验科的标本前处理流程进行优化改进,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检验科待检测标本进行研究,分析当前阶段标本前处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优化方案,以秒表计时,记录优化前后的处理100个标本需要时间,反复进行10组。比较标本前处理流程优化前后的检验时间。结果:优化后,标本前处理中编号、信息录入、放入标本标本归位、吸样等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离心处理流程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标本前处理流程进行优化改进能够缩短前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检验科 标本前处理 流程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检查的2000份血液检验标本为研究对象,对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及血液检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统计分析和调查。探讨导致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及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2000份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28份,不合格率为1.40%,不合格原因包括患者未禁食8份,采集血液检验标本量不当10份,未及时送检5份,检验操作不准确5份。结论:导致血液检验标本检测不合格的因素很多。包括采集患者未禁食,采集血液检验标本量不当,未及时送检,检验操作不准确等,为此,应加强对护士血液检验知识的培训,进一步规范血液检验操作,增强血液检验人员的责任心,有效地促进了血液检验工作的不合格率的下降。

  • 标签: 导致血液检验标本 检验不合格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儿科患者24小时尿标本留置情况进行分析调查,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循因导果,探讨解决思路及办法,拟定政策及进行实施,确保患儿尿标本规范留取,确保患儿标本规范管理,提高标本留取合格率,从而使临床工作更加便捷,效率更高,同时提高患儿住院满意度。

  • 标签: 儿童 24小时尿标本留取率 健康教育 原因分析 对策制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方法:对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收集到的54份临床标本纳入研究对照组,另把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我院收集到的54份临床标本纳入研究观察组,均接受微生物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呼吸道标本、非呼吸道标本、血液标本的阳性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十分明显(P<0.05),但两组大便标本的阳性率之间并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差异并不同,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临床标本检验工作,是临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的关键。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国现代幼儿教育奠基人陈鹤琴先生指出:教育儿童是"活的教育",而不是死的教育。教材是活的,方法是活的,课本也是活的。尽量利用儿童的手、脑、口、耳、眼睛,打破只用耳朵听,眼睛看,而不用口说话,用脑子想事的教育。活教育的主要特征有:一切活动以儿童做中心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在培养做人的态度,养成优良的习惯,发现内在的兴趣,获得求知的方法,训练人生的基本技能。一切教学,集中在做,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分组学习,共同研讨。

  • 标签: 幼儿 自然角 活教育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