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课题,而反贫困始终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主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反贫困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长期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贫困问题仍然是困扰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当前,中国贫困问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城镇贫困化日益严重。同农村贫困不同的是,城市贫困人口集中,贫富差距对比明显,群体被剥夺感强烈,因此,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更为多种复杂,稍有不慎,就会矛盾激化,进而影响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甚至导致社会不稳定,进行城镇贫困和反贫困研究,实施有效的社会救助举措和城镇反贫困战略,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国 城镇贫困 贫困人口 成因 对策
  • 简介:我国农村贫困问题得以基本解决之后,又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城镇贫困问题.概括起来,中国目前的城镇贫困问题具有6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并应采取3个方面的治理对策.

  • 标签: 城镇贫困 本质特征 治理对策 中国
  • 简介:摘要城镇一般建设在镇政府所在地,具有一定的人口、工业、商业的聚集规模,是当地农村、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随着城镇快速发展,城镇水污染成为了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问题,迫切需要科技的支撑。较低的污水处理率导致了城镇水污染的恶化,这样就需要根据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现状组进行分析,对SBR工艺、氧化工艺及其新兴的人工湿地、蚯蚓生态滤池、生物浮岛技术、人工水草净化集中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确定我国城镇水污染的治理需求和目标,进行经济、高效、节能、运行可靠的污水处理技术,实现城镇水污染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 标签: 城镇水污染 治理技术 研究进程
  • 简介:由中国市长协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8)》显示,2008年.中国共有城镇人口60,667万,城镇化水平45.68%。按照市区非农业人口的统计.全国2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23个,100万~200万人口的城市35个,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82个,20万~50万人口的城市233个.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下的城市共282个。截至2007年末,

  • 标签: 城镇人口 城市发展报告 非农业人口 城镇化水平 协会组织 中国
  • 简介:国家统计局发布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结果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城镇人口超过6亿,城镇人13比重继续提高,但人口城镇化速度减缓。2008年,我国城镇人1:2达6.0667亿人,比2007年增加1288万人,乡村人口为7.2135亿人,比2007年减少615万人。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5.68%,比2007年提高了0.74个百分点,

  • 标签: 城镇人口 人口变动情况 国家统计局 人口城镇化 抽样调查 总人口
  • 简介:从20世纪90年中期开始,我国政府陆续推出国家安居工程、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等政策,尝试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向住房商品化、社会化迈进,低收入家庭的住房矛盾突出。

  • 标签: 低收入家庭 住房政策 公积金制度
  • 简介:摘要我国现如今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我国养老负担不断加重,且呈现出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增速快,高龄化的特点。因此提升城镇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质量,提升老年群体的心理幸福指数,有效避免老年群体的心理孤寂无人问津、生活护理缺失、保健服务缺失、老年娱乐缺失,以及城镇老年邻里关系的“以邻为壑”现象,施行城镇社区的互助养老,普及互助养老模式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城镇社区,互助养老,养老政策
  • 简介: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城镇化加快发展,但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在城镇化加快发展进程中,全国劳动力增长重心已经明显地转移到城镇地区.但是,城镇化滞后导致就业容量扩增滞后和城乡就业压力加剧;转型时期的城镇就业问题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城乡就业压力的相互交织.因此,我国必须积极稳妥地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走城镇化推动型的城乡就业协调发展道路.

  • 标签: 城镇化 城镇就业 经济转型 城乡劳动保障
  • 简介: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农业国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社会转变,也就是农村的城镇化过程,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规律性经济社会现象。我国农村的城镇化应走一条怎样的道路?如何加速农村城镇

  • 标签: 城镇化建设 中国 农业经济 乡镇企业 农村劳动力
  • 简介:    三、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人数的估算    由于非正规就业人员是最近几年才逐渐被关注的一个群体,城镇就业人员和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本文估算的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人数不包括农民工这一群体

  • 标签: 城镇正规 就业规模 我国城镇
  • 简介:摘要生态城市的提出是基于人类生态文明的觉醒和对传统工业化与工业城市的反思。城镇生态化意味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与演进,生态城市的内涵也不断得到充实与完善,它已超越了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局面,而是融合了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是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高度和谐的城镇发展模式。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我国城镇生态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城镇规划建设 生态化 原则
  • 简介:摘要: 本文对生活垃圾在我国城镇焚烧发电厂中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众多生活垃圾焚烧锅炉中具有典型性的几种锅炉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融资经营模式的角度,对大型公共设施 PPP 进行了探讨;并且对存在于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国产垃圾焚烧锅炉的发展趋势,以及垃圾焚烧发电所采用的“邻避效应”进行了研究,并作为日后探讨的重点。

  • 标签: 城镇生活 垃圾焚烧 发电产业
  • 简介:摘要我国城镇化战略是落实党中央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全方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探究其战略将对小城镇建设和规划,实现城乡一体化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城镇化战略研究探析
  • 简介:摘要文章分析我国县域城镇化的发展沿革与现状。指出,在长期没有得到发展的历史背景下,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劳动者本身的技能素质,依然遇到诸多障碍。

  • 标签: 城镇化 劳动者 劳动技能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对历年来的小城镇体育研究论文整理分析,发现学术界对我国城镇体育现状、小城镇体育与经济、小城镇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小城镇基础理论研究上不够重视;对小城镇体育现状研究比较关注,可文章的数量太少,且方法单一;从总体上看,我国城镇体育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

  • 标签: 小城镇 小城镇体育 发展策略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基于我国1990年至2007年的统计数字建立起城镇居民储蓄的模型,运用相关计量经济学理论及回归分析知识建模并进行统计以及经济意义上的检验,文章研究了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并得出了最终确定的各因素对城镇居民存款的影响程度,并针对模型所反映出的城镇居民储蓄状况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及意见。

  • 标签: 城镇居民储蓄存款 主要影响因素 利率 通货膨胀率
  • 简介:我国产生城镇贫困问题,主要原因有体制转轨、工资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政府再就业培训与指导缺失或严重不足、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和不健全、城镇贫困者个人禀赋与家庭因素等七个方面.解决城镇贫困问题的基本对策是:广开就业门路,提高社会就业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社会福利政策向贫困者倾斜;创新扶贫制度;借鉴西方国家城市反贫困经验;建立城镇扶贫的监测体系.

  • 标签: 城镇贫困 现状 原因 对策
  • 简介:城镇社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居民服务,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基础,社区服务的好坏直接反映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面貌,它关系到城市的稳定和执政党政权的巩固。当前我国城镇社区服务功能方面尚存诸多问题,解决的对策是:制定全国统一、规范的失业下岗制度;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做好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避免政社不分;企事业单位要积极支持社区工作。

  • 标签: 城镇社区 服务功能 单位人 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