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影视传播与民族想象共同之间关系是值得广泛注意和深入讨论一个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展开讨论,一是“民族想象共同”作为一个概念积极意义,二是影视传播对于民族想象共同建构作用,三是过度想象问题。本文认为,在“民族想象共同”这样表述中,真实存在共同是本质,想象作用是凝聚与加强这一共同,而影视传播以自身特点和优势,能对民族认同和民族想象共同发挥独特作用。

  • 标签: 影视传播 民族想象 过度想象 民族共同体
  • 简介:<正>德国现代社会学大师斐迪南·滕尼斯名著《共同与社会》不仅是学术史上经典之作,而且对变革中我国思想界应能有广泛启迪。当然,启迪并不是照搬,而是一种用以创造资源

  • 标签: 书评 滕尼斯 德国 社会学
  • 简介:"虚幻共同"和"真正共同"是马克思独创话语逻辑。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指明了资本主义国家"虚幻共同"实质、"虚幻共同"中特殊和共同利益之间矛盾存在根源,以及"虚幻共同"下人们异化生活状态。同时,马克思对"真正共同"是自由人联合体、是按照新生产方式重建社会关系,及其追求目标是人共同富裕展开了构想。而实现这一转变须要满足三个具体条件,即以资本主义时代累积物质财富作为物质基础,无产阶级不断壮大和紧密联合,以及采取革命具体手段。

  • 标签: 虚幻共同体 真正共同体 转变 条件
  • 简介:媒介和乡村变迁是什么关系,是一个值得传播学者关注命题。本文尝试着从乡村共同想象角度去分析作为乡村传统媒介皮影戏与农村社会结构、秩序、观念等关系,以及当电视进入乡村之后发生变化,进而说明两者对于乡村社会不同作用力。乡村共同想象是如何被媒介建构出来,又是如何依靠媒介维系其存在

  • 标签: 皮影戏 乡村共同体想象 电视 乡村秩序 村落结构
  • 简介:提高质量是当下教育改革发展核心任务。帕尔默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优质教学公式,专家指导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想要在实践中成长,我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达成优质教学内心世界;一个是由同行所组成共同,从同事那里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我们教学。

  • 标签: 心灵 共同体
  • 简介:市场经济发展,是人类历史一大进步,对于强调自我、张扬个性,发挥人潜力,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进步具有决定性意义.但随之而来的人际关系淡漠、拜物主义不得不使人们呼唤那种逝去基于血缘关系的人与人相互关爱、相互奉献爱心、共生共荣共同精神,但是,这种呼唤不是传统共同共同精神简单回归和重复,而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上通过社区发展、单位共同规范作用,通过建立志愿者“自由人联合体”以及整个“第三域”建立和企业公民化路径实现.

  • 标签: 重建共同体 共同体精神 和谐社会
  • 简介:近年来,“东亚共同”问题已经成了东亚各国学术界不同领域热烈讨论一个共同话题。不仅如此,东亚各国商界和政界精英也参加进来,以不同方式鼓动和推进“东亚共同构建。东亚各国经济上相互依赖加深固然给“东亚共同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不可否认,对迅速发展变化东亚地区前景担忧,是许多人鼓吹“共同”意识另外一种重要推动力量。经过千百年演进,东亚似乎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是像现在欧洲国家一样,超越民族国家界限,形成一种新共同?还是要重蹈欧洲国家旧日覆辙,在融成共同之前也来一番你死我活较量?无疑,对东亚历史再认识是我们思考这一问题起点。目前东亚国家不仅生活在现实里,也徘徊在历史中。东亚国家间关系中时隐时现矛盾和问题,无不与历史纠葛纠缠在一起。人们不仅要问:我们构建“东亚共同历史基础有多少?或者说历史能给“东亚共同构建带来什么?正是为了解读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这个专栏。应邀参加本专栏讨论作者有在国际学术界声明显赫“学界泰斗”,也有初出茅庐青年学子。尽管他们地位和视角不同,观点差异很大,但思考主线都是“东亚共同历史经验问题,每一篇文章都不乏予读者以启迪真知灼见。我们相信这组文章会给“东亚共同讨论注入新活力,同时也欢迎更多学界朋友加入到这一问题讨论中来。“东亚共同”成功与否恐怕不是取决于对现实把握,而是取决于对历史超越。而重新认知和梳理东亚历史,或许正是我们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起点。

  • 标签: 东亚共同体 “国际共同体” 构建条件 道德概念 “社会”
  • 简介:从资本主义“虚幻共同”迈向共产主义“真正共同”是马克思共同思想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基本规律。人类命运共同可以看成处于二者之间过渡性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思想传承了马克思共同思想理论逻辑,不仅在理论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共同思想,而且也提出了共同构建现实方案,开辟了人类构建美好未来崭新途径。

  • 标签: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过渡性共同体
  • 简介:本文讨论了共同与民主之间复杂关系。作者认为,现代民主国家要求人民形成关系密切政治共同,分享强烈集体认同。但这种集体认同容易使人排斥那些不能或无法轻易融入这种认同的人。可是,排斥不仅在道德上值得谴责,也违背了人民主权合法性观念。为了走出这一困境,人们往往对“政治认同”进行重新定义,民族主义、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给出了不同解决方案。作者分析了上述方案不足,并提出,没有哪种方案可以替代营造“共享认同空间”方案。这意味着,那些想要或必须生活在同一政体下不同个人和群体,必须针对一个能共同接受甚至是妥协性政治认同进行协商、达成共识。

  • 标签: 共同体 民主 认同
  • 简介: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传统乡村共同作为农村社会主要结构正经历着一场潜在变迁,因为城乡之间人口大量流动,传统共同正逐渐演变为两地社会.剖析两地社会,对下一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今后对策建议包括完善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做好小城镇建设、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建立农村社会关怀机制、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城镇化经验等.

  • 标签: 城镇化 乡村共同体 城乡关系
  • 简介:在当代华裔美国作家群之中,以汤亭亭为代表作家着眼于描写移民美国后华人及其后裔痛苦经历和在适应美国文化过程中中美文化冲突与融汇,以赵健秀为代表作家在比较中美文化异同方面特别注重保持亚裔和华裔美国人属性,但梁志英和其他新一代作家兴趣在于探索人性、描写新一代美国华裔青年生活和剖析其心理.作为在美国文化语境中生长美国人,他们用他们母语--英语思维和写作,但是作为华裔作家,他们却离不开中国文化根,总是企图从各自理解中国文化视角,观察美国社会和文化,构筑他们想象共同.

  • 标签: 华裔美国作家 汤亭亭 族裔属性 美国文化语境 文化认同
  • 简介:摘要:为什么花园意象在英国文学中依然存在呢?它内涵和外延又是如何演变?对于“花园”想象,众说纷纭,它有时是一朵盛开花,有时是一场凋零景象,如何表达它们之间张力?那么,园林背后文化思想传统是什么呢?经过对上述课题深入研究,人们可以看到,这些园林文化并不仅仅是对英国花园文化赞美还是对失乐园追忆,而且蕴含着英国学者对国家园林思想和责任。透过花卉形象,人们能够发现艺术批评和文化战略观结合,更能看到保护民族社区决心。

  • 标签: 英国文学 “花园”隐喻 共同体 想象
  • 简介:【摘要】“世界要和平,人类要共同幸福”,这是人类追求奋斗目标。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正能量有识之士,在不断地探索和努力奋斗,但始终没有达到统一,主要是人类阶级观、利益观、权力观、自私观、种族观、宗教观没有得到正确统一。

  • 标签: 一带一路 正能量 奋斗目标
  • 简介: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今天“合”,就是超越国家狭隘、利益差异,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人粪命运共同,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崛起中国对事关人类最基本问题响亮回答。各国具有差异性,世界具有多样性,但共同历史记忆、共同处境、共同追求,将各国紧密相连,形成共同身份与认同,塑造共同未来。命运共同思想深远意义是告别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对立,追求人类共同价值观。命运共同核心要旨就是,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实现了国际政治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到地缘文明跨越。这是人类命运共同文明逻辑。

  • 标签: 欧亚大陆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36年5月18日,申报刊登了“中国一日”征文活动,后结集出版为《中国一日》,这一现象被文学史家称为报告文学一次大繁荣。不过,仅仅是文章数量上前所未有,参与人数空前绝后并不能有效解读这一特殊征文。其实,征文巧妙地制造了一种“文学创作幻觉”,即人人都可以写作,每个人都可以被记录在历史,这样制造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文学价值,征文发起者采用这种方式,在战争这个特殊时期,通过他者对照与时空定格完成了大众对于国家民族想象作用。

  • 标签: 中国的一日 想象共同体 时空定格 他者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