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某一观测点水平面上接收太阳的直射辐射与太阳散射辐射的总和。晴天为直射辐射为主,散射约占辐射的15%,阴天或太阳被云遮挡时只有散射辐射。太阳辐射量通常按日、月、年为周期计算,单位是J(m2.日(或月、年))。本文通过权维俊[京津冀环境气象中心副主任]等老师处理办法,读取仪器原始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得出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辐射数据分析变化趋势

  • 标签: 总辐射 变化趋势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德令哈地区1981年1月-2021年12月近41a日照时数观测资料,采用Angstrom-Prescott模型计算德令哈地区太阳辐射,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德令哈地区辐射年际、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德令哈1981-2021年的年平均日照时数2987.8h,年太阳辐射量5952.85MJ/m 左右,四季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夏季下降趋势最大,秋季次之,冬春季变化较小;辐射年际变化亦呈下降趋势,2011-2021年下降趋势最为显著;将1981-2021年德令哈地区太阳辐射按每10a划分为4个阶段,德令哈地区的太阳辐射逐月最大值出现在3月、4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对德令哈地区1981-2021年年辐射和四季时间序列进行突变检验,德令哈地区年辐射未发生突变;进入汛期,受降水天气影响,太阳辐射略有减少,夏季各月太阳辐射能总体变化不明显,为全年次高值,德令哈地区为二类太阳能丰富区,降水偏少,晴天日数偏多,年日照时数在3000h以上,因此太阳能利用时间长,所产生效益也相应更大,是光伏产业可综合开发利用较高的地区。

  • 标签: 日照时数 太阳总辐射 变化特征
  • 简介:根据1961-2010年环渤海地区4个辐射站太阳辐射资料和56个台站日照百分率资料,研究了该地区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同时利用1991-2010年太阳辐射数据初步分析了环渤海地区太阳能资源潜力.结果表明:年内太阳辐射呈单峰型,5月最高,4-8月是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时期;1961-2010年太阳辐射在1990年之前呈显著下降,之后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太阳辐射趋势变化在环渤海地区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下降幅度最大的集中于京津塘周边地区以及山东中南部地区;四季辐射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春、夏两季降幅略高,秋,冬两季降幅略低;1991-2010年环渤海地区太阳辐射呈西北部高,向东、南方向递减的分布特征.

  • 标签: 环渤海地区 太阳总辐射 时空变化
  • 简介:利用1961-2000年赣州站、南昌站的年太阳辐射与相关气象要素资料,结合Penman公式,运用6种计算净长波辐射的方法估算了两站的年太阳辐射;建立了估算该地区年太阳辐射的绝对误差权重法(MethodofAbsoluteErrors,MAE),并给出了适用于江西省的绝对误差权重系数,以此方法计算了江西省其他76站的年太阳辐射;并分析了该地区年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发现:(1)1961~2000年间,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太阳辐射在3800-4400MJ·m-2·a-1;南部偏东地区较大,且存在有一大值中心;西部地区为江西省太阳辐射最小的地区;(2)40年间,江西省年太阳辐射呈明显下降趋势,每10年减少143.70MJ·m-2。78站中,有63站的太阳辐射的下降趋势通过了a=0.05的显著性检验,8站表现为上升趋势;江西省北部及南部地区太阳辐射下降较大;中部地区下降相对较小,且在鄱阳湖东侧有一低值中心。

  • 标签: Penman公式 小皿蒸发 太阳总辐射 江西省
  • 简介:基于地面观测资料,应用EOF分解、曲线拟合、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国中东部地区云量的变化趋势和周期。结果表明,中国中东部地区云量从西南到东北逐渐减少,但年平均云量标准差呈东北—西南向的带状分布,与中国雨带的分布形势相似。1985年以来中国中东部各地区年平均云量一致减少,华北地区减少最快,四川盆地减少较慢,华北地区和四川盆地云量在1990年前后由平稳变化开始加速减少,中东部不同地区云量变化的周期不同。

  • 标签: 总云量 变化趋势 突变 周期
  • 简介:用延安、西安、安康三站使用遥测仪器观测到的辐射以及西安的净辐射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理论上的晴天辐射量随纬度增高而减少,而实测值却随纬度增高而增多;年极大值出现在6月或7月,极小值出现在12月;月际变化3到4月变化最大。净辐射有与总辐射相类似的变化规律。另外,辐射与日照时数之间,邻近站的辐射之间,辐射与净辐射之间都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 标签: 辐射量 变化规律 相关关系
  • 简介:摘要:随着紫外杀菌灯在社会各个行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利用紫外辐射进行杀菌,为解决紫外杀菌灯实际应用中的辐射通量疑问,本文针对紫外杀菌灯辐射通量校准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具体校准程序,并提出紫外杀菌灯辐射通量校准方法,总结紫外杀菌灯辐射通量校准经验,明确相关规范标准,指导校准工作有序实施。

  • 标签: 紫外杀菌灯 总辐射通量 校准
  • 简介:未来服装变化趋势据行家预测,未来服装十大变化如下:一、永无皱痕。用特殊织物加工成的服装,无论放在何处,穿到身上时皱痕将立即消失。二、免于洗涤。具有良好和持久的特殊化学反应去污能力,使从事诸如机械加工等特种行业的人员,免洗满是油垢渍的工作服。三、色彩多...

  • 标签: 服装 气候变更 属性变换 营养肥料 环境温度 职业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016年-2020年大连市中山区不同性别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通过调查,分析2016年-2020年大连市中山区不同性别恶性肿瘤的标化死亡率、粗死亡率以及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粗死亡率,并对其进行总结讨论。结果:在2016年-2020年大连市中山区不同性别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中发现,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在不断波动,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仍然在不断上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命安全性。

  • 标签: 恶性肿瘤 不同性别 死亡情况 变化趋势
  • 简介:摘要: 本文利用喀什国家基准站2001年-2019年太阳辐射观测资料,分析近 19a来喀什地区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年际、季节等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近19a来喀什地区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直接辐射年均值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第95号报告提出了一套用于外照射辐射防护的新实用量。该实用量的设计是为了克服现有实用量在概念和技术上的缺点,实现对防护量更佳的估算。本文介绍了外照射实用量的发展过程、定义的变化、计算模体的变化和适用范围的变化,从而全面了解实用量变化的意义,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 标签: 实用量 防护量 辐射防护
  • 简介:摘要本文是利用成都市2004年—2012年逐时太阳辐射资料,对太阳辐射进行时间变化特征分析(包括年变化特征、季节变化特征),总结归纳成都市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特点。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成都市2004年—2012年太阳辐射逐时年平均值为60.58W/m2,且整体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15时和16时的下降幅度是最大。2成都市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值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均呈下降的趋势,但在冬季却呈缓慢增长的趋势,其中春季下降的幅度是最大的,斜率为-1.39,秋季下降的幅度最小,斜率为-0.22,而冬季增长幅度的斜率为0.03。3成都市太阳辐射变化表现为单峰形势,春夏季的最大值出现13点,而秋冬季的最大值出现12点。

  • 标签: 太阳辐射 成都市 特征分析
  • 简介:针对导弹尾焰红外辐射的探测问题,分析了导弹的运动状态对尾焰红外辐射探测的影响,建立了导弹尾焰红外辐射探测模型。主要研究了直线、水平圆弧及爬升和下滑的运动状态的探测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得出了三种运动状态下导弹尾焰红外辐射运动探测的变化规律。

  • 标签: 导弹尾焰 红外辐射 运动状态 探测模型
  • 简介:采用天津地区1959~2012年太阳辐射年、月总量资料、日照百分率及其台站元数据,通过惩罚最大t检验和顺序算法对太阳辐射资料的均一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辐射观测仪器的变更造成了太阳辐射序列产生不连续,突变年代主要发生在1968年、1972年、1990年3次仪器变更年份或其附近年份,而迁站没有造成显著影响。同时,顺序算法检验发现,天津地区太阳辐射序列在20世纪80年代初(1983年前后)出现了趋势减少的渐变,并且在月总量序列的检验中,仪器变更的非均一性影响也体现在其中。因此,在太阳辐射的研究工作中,尊重原始观测数据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均一性,剔除非均一性因素,以此确保气候变化分析结果的相对真实。

  • 标签: 天津地区 太阳总辐射资料 均一性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核辐射监测技术的发展和趋势。核辐射因其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危害而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持续优化的监测技术在确保核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核辐射监测的重要性出发,系统地回顾了该领域的历史发展,特别关注了近年来的技术进展和多样化应用。同时,文章还深度探讨了该领域面临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以及可能出现的新技术和应用。几个实际案例也被用来具体展示了最新技术的应用与实施。最后,本文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 标签: 核辐射 监测技术 发展趋势 远程监测 无人监测
  • 简介:目前还没有哪一种资源比石油对经济的影响更大,比石油更有可能引起国家之间的冲突;也没有哪一种资源能像石油一样,会对全球地缘政治造成较大影响。世界石油的消费区域构成与资源区域构成的严重错位和失衡,使全球围绕油气资源的争夺从未停息过。

  • 标签: 石油 油气资源 地缘政治 经济 失衡 消费
  • 简介:比较了3种以常规地面气象资料为基础估算太阳辐射的气候学估算模型(晴天辐射模型、天文辐射模型和MTCLIM气候模型),并以2004年福建省仅有的福州站和建瓯站太阳辐射实测值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以晴天辐射为基值计算太阳辐射估算模型的精度最高,运用该模型在ARCGIS支持下对福建省太阳辐射进行空间插值,拟合了福建省区域尺度太阳辐射月总量和年总量的空间分布,为省区域尺度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水文模型及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空间表达参数.

  • 标签: 太阳总辐射 经验模型 MTCLIM模型 空间插值 福建省
  • 简介:近些年,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明显,其单位和家庭乃是造成女性失业的主因;女性就业结构得到优化,但低教育水平使其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女性就业环境虽得到一定改善,但就业歧视现象仍较为严重。国家应充分考虑这种现状,在法律上进一步给女性就业以强有力保障。

  • 标签: 女性就业 变化趋势 成因分析
  • 简介:东亚地缘政治中的各种力量关系正在经历着新的变化。由于东亚是中、美、日、俄、澳、印及东盟各种力量政治经济利益的交汇点,这种变化必然受到各种力量的制衡。东亚总体趋势是朝着有利于国际局势的均衡化方向发展。

  • 标签: 东亚 地缘政治 多元化趋势 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