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肿瘤的临床病例特征、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分析3例子宫肿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细胞排列呈小状、小条状、实管状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标记(calretinin、MelanA、CD99和inhibin)、平滑肌和上皮标记。结论子宫肿瘤是少见的含真正成分的多表型肿瘤,确诊依赖于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

  • 标签: 子宫性索样肿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子宫卵巢间质肿瘤是一类具有一定诊断和治疗挑战的罕见妇科肿瘤,需要医护人员对其重视,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加强术后的随访监测。笔者将结合一例子宫(卵巢间质细胞肿瘤)治疗经历谈谈该病的临床治疗过程和术后随访情况,针对此类罕见病症的诊疗挑战进行深入探讨。

  • 标签: 子宫肿瘤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病例报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间质肿瘤的化疗期间的护理。方法为我科收治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间质肿瘤化疗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脱发护理、做好静脉保护以及饮食护理,并注意观察用药后不良反给予进行相应有效的护理。结果我科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未出现并发症的发生,均为患者减轻了痛苦,提高了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结论对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间质肿瘤化疗期间的患者进行准确的化疗用药及细致的化疗护理,可降低化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卵巢恶性肿瘤 性索间质肿瘤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卵巢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MRI诊断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之间接收的100例卵巢间质肿瘤(OSCST)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MRI扫描诊断,对患者的肿瘤大小、形态、信号、积液等情况,并且探讨该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全部都是单侧病变,肿块边界清晰的为83例,占比为83.00%;边界模糊的为17例,占比17.00%。纤维—卵泡膜细胞瘤74例,占比74.00%,主要是圆形或者椭圆形式存在,直径在8—16cm之间;颗粒细胞瘤26例,占比26.00%,其中19例为类椭圆形或圆形,7例为分叶状,直径为3—15cm左右。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卵巢间质肿瘤的患者采取MRI诊断的方式,应用价值比较高,可以更好的确定患者的病情类型,对于后续的治疗产生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MRI诊断 病理特征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混合生殖细胞-间质肿瘤(mixedgermcellsexcord—stromaltumor,MGCSCST)伴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变异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卵巢MGCSCST伴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变异型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患者生殖器的解剖结构和女性表型正常,染色体组型是46xx,足月妊娠。肿瘤组织由混合生殖细胞和-间质肿瘤构成,混合生殖细胞有显著的恶性特征。瘤组织中没有典型的性腺母细胞瘤结构。结论MGCSCST有复杂的形态结构,因此更多的取材和切片可以防止误诊,当肿瘤组织中的混合生殖细胞有高度恶性变异时,患者预后不良。

  • 标签: 卵巢肿瘤 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近年来,经临床研究证实,精脂肪瘤的发病率逐渐呈递增趋势,其中以非典型脂肪瘤肿瘤较为常见。该疾病在术前诊断中存在较大困难,患者大多以腹股沟肿块而就诊,因此,极易诊断为腹股沟疝,以致出现误诊,不利于治疗方案的针对实施。本文通过对精非典型脂肪瘤肿瘤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以探讨在患者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诊断 精索 非典型性脂肪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在卵巢间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卵巢间质肿瘤患者进行研究,上述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以及低场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上述患者多排螺旋CT检查以及低场磁共振影像学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吻合,诊断准确率高达100%。结论磁共振在卵巢间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磁共振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病例摘要患者女,33岁,主因体检发现宫颈癌2d于2008年11月19日入院。患者月经规律,白带多无异味。23岁结婚,孕2产1,人工流产1次。患者于1995年因肠息肉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家族黑斑息肉综合征,行肠息肉切除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前2天体检:面部、唇、口周、指、

  • 标签: 黑斑息肉综合征 家族性 性索肿瘤 宫颈腺癌 环管状 卵巢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肿瘤与非肿瘤机械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机械肠梗阻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40例肿瘤机械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非肿瘤机械肠梗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前诊断结果、术后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方式、术前诊断结果、术后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同的机械肠梗阻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尤其是肿瘤肠梗阻,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而非肿瘤肠梗阻以粘连肠梗阻多见,应根据CT的诊断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肿瘤性 非肿瘤性 机械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孤立纤维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梭形细胞间叶源肿瘤,好发于胸膜。眼部SFT作为一种少见的疾病,可发生于眼的各个部位,包括眼睑、眼眶及球内。眼部SFT主要见于成年人,单眼发病,患者多以眼睑肿胀、眼球突出、视力下降及可扪及的肿块就诊。CT和MRI上多表现为界清的卵圆形至圆形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后强化显著,提示肿瘤内含有丰富的血管。组织学上肿瘤由卵圆形到梭形细胞随意排列并与粗细不等的胶原混合成"无结构"样模式,肿瘤内可见典型的"分支样、鹿角样"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CD34和STAT6弥漫一致强阳性,是SFT的重要诊断线索,CD99、Vimentin、Bcl-2阳性也可帮助其诊断。基因表达谱研究揭示SFT中存在NAB2-STAT6融合基因,其可能是SFT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眼部SFT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根治手术切除,必要时术后辅以放射治疗,特别是非典型/恶性或复发性SFT。SFT属于中间肿瘤,性质介于良恶性之间,部分可复发、浸润或者转移。因此,SFT患者术后必须进行长期随访和定期复查。(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66-271)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眼部
  • 简介:目的观察评测经尿道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后早期使用利那新对早期膀肤过度活动症症状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设计,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笔者单位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行膀胱肿瘤绿激光汽化术(PVBT)术后并发OAB症状者共32例。随机分为两组,手术当日起即口服利那新5mgqd至拔除尿管后3天停药,对照组:不口服利那新。观察记录术后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每日膀胱痉挛次数,总的膀胱痉挛持续时间,术后膀胱持续冲洗引流液转清时间,拔除尿管后3天内平均每日排尿次数、平均每次排尿量。结果拔尿管后3天内急迫尿失禁次数、夜尿次数、平均每日排尿总量结果:实验组术后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拔管后3天的24小时平均尿急次数及排尿次数、夜尿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平均尿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琥珀酸利那新治疗PVBT术后引起的膀胱痉挛、尿急、尿频等OAB症状候群取得良好的效果,未见明显的副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琥珀酸索利那新 膀胱痉挛 膀胱肿瘤选择性光汽化术
  • 简介:摘要肿瘤是进化的产物,靶向肿瘤进化是有希望的肿瘤治疗方法。肿瘤适应治疗指通过选择适应和共同进化从而阻滞肿瘤进化,其方法是重构人体和肿瘤的血管、免疫、代谢、微生物群和生物钟功能,促进人体与肿瘤作为整体共同进化,从而实现"适应"和"共生"的肿瘤治疗策略。

  • 标签: 肿瘤 治疗学 克隆进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与非肿瘤肠梗阻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05月~2015年05月期间,于我院选取32例肿瘤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再选取32例非肿瘤肠梗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肿瘤肠梗阻确切诊断后可首选手术治疗,而非肿瘤肠梗阻可根据患者病症情况选择合理的诊治方法,均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肿瘤性 非肿瘤性 肠梗阻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妇科肿瘤诊断与治疗的规范化,临床医生也开始越来越重视肿瘤的病理诊断,从而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特别是一些癌前期病变以及交界性病变,病理诊断的准确更是关系到患者的手术范围、预后情况以及今后的生活质量。文章以宫颈上皮肿瘤与卵巢交界上皮肿瘤两种典型妇科肿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理诊断的研究现状问题及方式。

  • 标签: 宫颈上皮性肿瘤 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 病理诊断
  • 简介: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李小平主译,魏丽惠主审的《女性肿瘤》已于2011年11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全国出版发行。是一个敏感且常难以启齿的话题,DrKatz主编的《女性肿瘤》一书将为医患沟通提供帮助。该书共分3篇,16章。第一篇介绍有关的基础知识,描述有关器官的解剖及功能,是如何产生及其影响性生活因素。

  • 标签: 女性肿瘤 出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医患沟通 基础知识 生活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