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互联网医疗交叉在传统医疗业务的方方面面,融合产生了许多新的服务模式和领域。这种模式可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使就医流程更便捷、更灵活。各大医院在互联网的趋势下纷纷开展了网上预约挂号、缴费、结果查询的互联网服务,用于优化线下门诊就诊流程;随后开始将图文问诊、处方审方、药品配送、预约住院等搬到线上,逐步构建线下线上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大医院迅速响应,升级了以视频问诊为代表的云门诊服务,其优势逐渐突显。

  • 标签: 云门诊 互联网医院 会诊
  • 简介:摘要:为提高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本案例应用高清视频会议、超声波远程诊断指导的技术手段,让专家通过会议室的大屏观察异地的B超诊室医生的操作手法,同时B超机的实时图像也一起传送到专家会议室大屏上。此应用对于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 标签: 远程医疗 超声波会诊 医联体
  • 简介:摘要:本研究阐述了远程多学科会诊平台建设的意义及关键技术,分析其功能定位并考察应用情况。平台采取网状拓扑式交流模式,以各医院优势学科为依托,可充分实现疑难病例的讨论交流,进行多学科的联合会诊,充分利用了优质医疗资源,有效推动了医院之间的学科交流,推进区域医疗协同发展。

  • 标签: 远程多学科会诊 联合会诊 医疗资源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医院远程会诊的管理模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远程会诊质量,确保会诊效果。方法:设计适合远程会诊的简便流程、实现对临床专家和患者的宣传管理、培训管理以及对临床专家的评价考核管理、人文管理、经济激励等模式。结果:充分调动了专家和患者参与远程会诊的积极性,有效提升远程会诊质量,更好地促进医疗质量远程管理与控制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结论:简易的操作流程以及有效的管理模式,对提高远程会诊质量、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给基层医院远程医疗活动带来极大的方便,能切实、有效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 标签:    远程会诊  管理模式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科远程会诊患者人口资料、疾病构成情况及远程会诊的便利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21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远程医疗中心眼科远程会诊患者的人口资料、变化趋势以及远程会诊疾病分类及参与远程会诊医院情况等信息,并对患者远程会诊等待时间、远程会诊医师级别构成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7年期间通过远程医疗中心平台获得远程会诊患者1 216例。其中,男性680例,女性536例;平均年龄50.8岁。2016年、2017年参与远程医疗会诊患者达到高峰,分别为260、221例。眼科疾病构成中,视网膜、视神经相关疾病490例(40.30%,490/1 216 ),眼外伤212例(17.43%,212/1 216)。远程会诊等待时间≤24 h者678例(56.27%,678/1 205),≤48 h者991例(82.24%,991/1 205)。参与远程会诊的医师中,主任医师733次(60.3%,733/1 216 ),副主任医师466次(38.3%,466/1 216 )。结论2015年至2021年7年期间眼科远程会诊患者相对较少;视网膜、视神经相关疾病占比较高。远程会诊具有较高的便利性。

  • 标签: 诊断技术,眼科 远程会诊 疾病构成 等待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程医学影像会诊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必要性。方法:依托乐山市人民医院为中心,建立以各个区县级医院为分中心的影像会诊中心,依靠远程医学影像诊断软件,通过互联网传输DICOM无损影像图像。随机选取由本地区11个区县级人民医院及其他等级医院、民营医院共计21家医疗机构(申请会诊医疗机构)申请发起疑似新型冠状病毒病影像学远程会诊病例82例(其中DR 3例,CT 79例)。申请远程会诊病例均由申请会诊医疗机构书写报告(对照组),再提交乐山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修改审核出具会诊意见,其中9例通过云胶片形式由本市卫生系统影像专家团队讨论给出会诊意见,再由市医院出具书面会诊意见(会诊组)。会诊意见时效均小于1h。结果:(对照组)82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病影像学远程会诊病例中,(会诊组)远程会诊结论明确排除79.3%(65/82),另外20.7%(17/82)不能完全除外的疑似病例均给出了会诊建议和处置意见。通过核酸检查或隔离观察,所有疑似病例均排除。本地区3例确诊病例,会诊组准确率达100%(3/3);以病例研讨形式远程推送给对照组讨论得出确诊诊断结论准确率为0.00%(0/3),其中1例误诊为正常胸部CT表现。会诊组诊断结论准确性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远程医学影像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会诊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对高危妊娠患者运用远程监护方式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0年11月到2021年11月期间院内的68例高危妊娠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常规胎监护方式)、观察组(运用远程监护方式),对比两组胎异常检出情况、分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整体胎异常检出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娩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远程胎心监护方式 高危妊娠 胎心异常 分娩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脏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心电图就是一项常规心脏疾病检查手段,因此研制高性能的心电图机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数据采集系统中,USB接口以其高传输速度,简便的连接、以及其高通用性和高稳定性,比PCI、ISA、EPP/ECP等其他接口更适合与计算机的通信。因此本文在研究了电信号的拾取、放大、滤波、采集、传输等方面的重要问题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USB接口的数据采集系统。实验表明,采用该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接入到计算机,实现对数据的同步采集,与配套的软件系统相结合就能让医生更全面、详尽地了解心脏的状况,有利于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 标签: 数据采集 USB2.0接口 即插即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本项目旨在研究可穿戴设备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观察患者在心脏康复运动中有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同时观察患者实际的运动能力,为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方法 纳入我院2021年8月-2021年10月间50例心血管疾病进行居家心脏康复训练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观察组患者应用可穿戴设备进行康复运动,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设定康复训练时的靶心率,并且同步进行心电图监测,以发现运动过程中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对照组常规进行康复训练,依据患者在院内心肺运动试验制定运动处方,设定运动强度、时间、频率进行居家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12周临床观察研究,对比两组间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次要终点发生率、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心肺运动评估,分析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以评估可穿戴设备在心脏康复中应用的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生主要及次要终点事件,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在临床症状及心肺运动评估显著改善(P

  • 标签: 可穿戴心电设备 心脏康复 靶心率 运动处方
  • 简介:摘要:防窃远程智能监控装置主要用于变压器、计量箱一次侧防窃远程监控技术及智能封签,该监控装置解决了如何精准取证、客户擅自更换大容量变压器逃避基本电费、更换有误差计量箱等问题。扩大远程监控窃范围,同时提升一线基层人员反窃电能力,杜绝客户擅自更换大容量变压器逃避基本电费问题和擅自更换有误差计量箱。为实现高效、精准、快速的窃预警提供保障和支撑,从而提高现场反窃技术水平,维护公司合法经营权益。

  • 标签: 防窃电远程智能监控装置 智能封签 精准取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明原因晕厥采取穿戴式监测产生的实际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接收的2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20例患者均进行穿戴式监测,并将心内生理检查作为最终诊断结果,分析穿戴式监测准确率,漏诊率。结果:穿戴式监测漏诊1例,漏诊率5%,准确率95%。穿戴式监测准确率和漏诊率较高,和最终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诊断不明原因晕厥采取穿戴式监测能够减少漏诊率 增加心率失常的捕捉率,值得临床重视并采纳。

  • 标签: 穿戴式心电监测 不明原因晕厥 诊断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明原因晕厥采取穿戴式监测产生的实际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接收的2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20例患者均进行穿戴式监测,并将心内生理检查作为最终诊断结果,分析穿戴式监测准确率,漏诊率。结果:穿戴式监测漏诊1例,漏诊率5%,准确率95%。穿戴式监测准确率和漏诊率较高,和最终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诊断不明原因晕厥采取穿戴式监测能够减少漏诊率 增加心率失常的捕捉率,值得临床重视并采纳。

  • 标签: 穿戴式心电监测 不明原因晕厥 诊断 意义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是通过模拟人类的学习思维过程,分析当前大数据时代下繁杂的数据,提高人类工作效率的一种工具。目前机器学习以及机器学习的子集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最常用的子集,深度学习常用来分析临床原始数据和影像图像等,机器学习常常用于预测、评估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目前,人工智能在医学上应用普遍,在心血管方面已逐步涉及。心力衰竭在人群中发病率高,严重减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尤其是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占因心力衰竭入院患者的一半以上,而HFpEF没有单一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预后往往也更差,准确的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尤其是舒张功能,对早期HFpEF诊断治疗以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长时程心电图 心电散点图 可穿戴式心电设备 心电人工智能算法 心电数据库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临床检验诊断学专科医师会诊能力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培训的建议。通过加强临床检验诊断学专科医师会诊能力培训,可以提高医生的综合诊断水平,增强医疗团队合作意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 标签: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专科医师 会诊能力 培训 医疗团队
  • 简介:摘要: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汽车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由传统的机械结构不断向电气化、智能化迈进,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使汽车电子在整车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为了能够使汽车质量有所提升,这就对汽车零部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检测要求。本文结合实际检测案例,介绍远程基于Modbus网络以及PLC控制的新型远程控制系统,从满足这套远程控制系统,可以使公司实现行业领先的性能测试自动化测试功能服务,并且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成本,以提高该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对各个不同样品及电压电流温度的自动检测及测试。

  • 标签: 汽车 电路检测 机械结构设计 在线测试
  • 作者: 吴廷兰 张丽花 施莉 高伟 郝海霞 盛源 范春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15期
  • 机构: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济南 2500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内科,喀什 844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护理部,喀什 844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护理部,喀什 844000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PICC门诊,济南 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PICC门诊,济南 250012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超声引导腔内图定位隧道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流程,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于2021年5—7月,通过文献回顾、专家议会形成超声引导腔内图定位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初稿。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8个省/直辖市的18名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征询专家意见,然后小组讨论,确定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终稿。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意见协调程度分别采用问卷有效回收率和提出意见专家比率、专家权威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和变异系数表示。结果共开展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0%、100.00%,提出修改意见专家比率分别为83.33%、5.56%;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0;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12~0.170(P<0.05),变异系数为0~0.122;第2轮各级操作步骤的重要性评分均数为4.64~5.00分。最终构建的超声引导腔内图定位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包括4个一级操作步骤、19个二级操作步骤和39个三级操作步骤。结论超声引导腔内图定位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具有可靠性,质量水平较高,对临床置管操作规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皮下隧道 PICC 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 超声 德尔菲法 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