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雅培I2000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性能。方法通过对不同浓度样品甲状腺激素(T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含量的测定,对仪器进行精密度、线性、回收、携带污染试验。结果批内CV均小于3%,批间CV均小于5%;T4、HCG、P回收率都在95%~105%之间;携带污染率﹤1%,线性评价良好。结论该仪器主要指标结果准确,精密度好,线性评价良好、交叉污染小,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 标签: 免疫分析 性能
  • 简介:目的:评估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法(CMIA)对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并制定合理的复查策略。方法:对2010-05-2011-11送检标本中低浓度HBsAg或属于乙肝少见指标组合模式的HBsAg436例、HBsAb194例、HBeAg147例、HBeAb161例、HBcAb85例,以及756例HCV阳性、707例Syphilis阳性和94例HIV初筛阳性的标本进行复查,评估两者之间的重复性。结果:HBsAg复查前后符合率为63.07%,HBsAg在浓度≤0.1U/mL、0.1~1.0U/mL、1~10U/mL和〉10U/mL的符合率分别为38.25%、66.07%、84.21%、96.11%,各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组后在0.05~0.15U/mL与0.15~1.00U/mL两组中复查前后符合率在统计学上有差异(均P〈0.05);HBsAb、HBeAg、HBeAb、HBcAb、HCV、Syphilis和HIV复查前后符合率分别为96.39%、91.16%、96.27%、96.47%、97.35%、98.73%、91.49%。HCV在S/CO值为0.90~1.09与1.10~1.59,两组复查前后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MIA检测HBsAb、HBeAg、HBeAb、HBcAb、HCV、Syphilis和HIV重复性好,但HBsAg重复性较差。当HCVS/CO值在0.90~1.09以及HBsAg浓度≤0.15U/mL时,必须通过高速离心复查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 标签: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复查 输血前检查 感染性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药品制剂生产中需经过起始物质、半成品(中间体)、散装品、终产品这四个过程[1]。在药物制剂发展过程中,以小(pellets)、微囊(microcapsules)、微球(microspheres)、微泡(1ipospheres)和微颗粒(microgranules)技术和产品为代表的多元制剂(muhiparticulatedosageforms)因其具有的优点发展迅速,而且其在上述制剂过程中有些药物已经以制剂中间体的形式在我国获得批准。显然,在多元制剂中,分成小微粒(Pelletsandmicroparticles)两大类,小被称为大颗粒(1argerparticles),粒径以毫米计,而微粒包含微囊、微球、微泡和微颗粒[2],其粒径一般小于1mm,故粒径以微米计。

  • 标签: 小丸 制剂生产 质量 微丸 药物制剂 中间体
  • 简介:在必修2专题一有关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经常是摸不着头脑,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快的掌握此部分知识,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规律,希望学生们在”规律一练习——规律”的基础上,轻松掌握此部分知识.

  • 标签: 大小比较 半径 微粒 学习 教学经验 元素周期律
  • 简介:萧然在旅行时崴了脚,疼得牙关紧咬。可“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后,受伤的脚义崴了,萧然摔了一个跟头,滚下山坡,掉进了山沟。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上清这个名字,大概没多少人不认识,许多家庭的小药箱里也常备这种药。有时感冒后咽喉疼痛、牙龈肿痛、便秘等,老妈就会说,“去拿几颗上清吃吃”,于是脑海中有一个印象:上清就是一种清热药。到了药店才发现,上清有那么多种类,既有就“上清”三个字的,也有黄连上清、牛黄上清等等。按理说,这些药的功效应该有所不同,但每个说明书似乎都列出了一些头痛眩晕、咽喉肿痛等“上火”征象,具体有什么区别?

  • 标签: 黄连上清丸 牛黄上清丸 咽喉疼痛 牙龈肿痛 头痛眩晕 “上火”
  • 简介:摘要医院的静脉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主要窗口,医护人员每天要面对着各专科、各病种、各种文化层次、各种性格、各种就诊经历及各种经济状况的患者,输液室要接待大量各类输液患者。突发事件较多,工作中很难掌握主动性,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和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的过程中,在护理工作中如何正确认识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是新形势下护理工作的需要,也是杜绝护患纠纷的根本保证。

  • 标签: 静脉输液 微粒 安全管理
  • 简介:有关晶体结构的推断和计算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难点,有关题目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三维想象能力,而且又很容易与数学、物理知识相结合,自然也就成为近年高考的热点之一.

  • 标签: 粒子 晶胞 高中化学 晶体结构 想象能力 观察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术中应用^125I粒子及化疗粒子联合植入法治疗胶质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南阳医专附院自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应用术中放、化疗粒子联合植入法治疗胶质瘤41例。治疗中交替植入卡莫司汀(BCNU)缓释化疗粒子和放射性^125I粒子。放射性粒子的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PD)为90~100Gy。结果4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术后3—6个月CT复查肿瘤变化,显示瘤体不同程度缩小,其中6例完全缓解,24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局部控制率为73%。随访6—28个月,最长1例随访时间为术后4年,现仍存活。1例术后6个月死于胶质瘤复发。结论手术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和BCNU缓释化疗粒子联合应用局部植入技术安全、副作用小、费用低及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综合治疗胶质瘤的有效手段之一。

  • 标签: 胶质瘤 125I粒子 卡莫司汀缓释剂 近距离治疗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清肺止咳浓缩的制备工艺及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减压浓缩、制粒压工艺及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麻黄、地龙、桔梗、芦根、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清肺止咳浓缩具有丸药圆整、光洁,溶散时限快,重差异小,质量可控等优点;供试品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用制备工艺简便易控,质量控制准确易操作。

  • 标签: 清肺止咳丸浓缩丸 制备工艺 薄层色谱鉴别
  • 简介:随着钢铁产能的不断扩大,焦炭需求量大幅上升,炼焦煤资源日趋紧张,价格不断攀升,炼铁燃料成本,已成为影响炼铁成本的主要因素,而高炉采用富氧煤技术后,可以用低价的无烟煤或烟煤代替部分焦炭,从而减少焦炭消耗量,实现炼铁成本的下降。目前,煤比较好的高炉,煤比维持在160—200kg/t·Fe的水平,最高煤比已达到260kg/t·Fe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炉实现富氧煤后,高炉煤比和煤焦置换比,也成为了高炉煤新的攻关目标。随着高炉煤比的提升,高炉生产对人炉矿石和焦炭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给精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煤比的上升,未燃煤粉量上升,煤焦置换比不断下降,高炉炉况稳定性下降,煤的经济性也因煤比的上升而下滑。

  • 标签: 高炉喷煤 无烟煤 煤焦置换比 混喷 燃料成本 喷煤技术
  • 简介:摘要因新版GMP对洁净室内的卫生环境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大部分洁净室都需要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微生物动态。粉针剂在线尘埃粒子监测系统可对关键点径档颗粒数进行动态监测,并对环境洁净程度做出判断。本文主要探讨粉针剂在线尘埃粒子监测系统的具体应用。

  • 标签: 粉针剂 尘埃粒子监测 洁净室
  • 简介:排课问题是一个有约束的、多目标的组合优化问题.在针对遗传算法在求解该问题时搜索效率较低的情况下,提出了一个基于粒子群的排课算法.在算法设计过程中,考虑排课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时间、空间资源的冲突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来实现时间和空间两种资源的优化.利用C#程序设计语言实现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排课系统,实验和测试结果也验证了其有效性和系统的可用性.

  • 标签: 粒子群算法 排课系统 粒子群优化
  • 简介:在目标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将积分直方图引入到粒子滤波跟踪框架中,提出了一种快速的颜色直方图计算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粒子滤波跟踪算法的实时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引入了一种基于邻域颜色特征的匹配搜索机制,当跟踪精度下降时,能够对跟踪结果进行优化,减小跟踪误差。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 标签: 目标跟踪 粒子滤波 积分直方图 邻域颜色特征
  • 简介:本文首先介绍了粒子群算法(PSO)的基本模型及其运行机制;然后,通过粒子迭代位移、轨迹分析和函数上的参数试验,研究了c1,c2参数对粒子行为和算法进化性能的影响,以及对粒子目标识别和方向感的影响;接着,又探讨了PSO中的解的更新空间不断塌缩、粒子的“游荡”与“振荡”、粒子进化与多样性损失等几个确定性现象和随机性搜寻的必要条件;最后,分析了早熟收敛和局部收敛的原因。通过研究,加深了对粒子群算法(PSO)基本模型运行机制的认识和对C1,c2参数特性的了解。

  • 标签: 粒子群算法 惯性权重系数 学习因子 参数特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缓释化疗粒子联合125I粒子植入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共37例晚期肺癌、肝癌、胰腺癌、鼻咽癌及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根据术前CT或MRI检查所见肿瘤大小、形态,应用肿瘤治疗计划系统制定125I粒子和缓释化疗粒子治疗计划,并确定穿刺途径,在CT定位引导下植入缓释化疗粒子和125I粒子,在术后第1、3、6、12个月进行CT随访检查,对肿瘤的大小、密度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肿瘤体积缩小,密度降低,病灶无或轻度强化;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第6个月时有效率83.78%,生存率为100%;术后第12个月有效率为70.27%,生存率为78.38%.结论:CT定位经皮穿刺缓释化疗粒子联合125I粒子植入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具有方便、安全、疗效高的特点,对治疗晚期肿瘤有着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肿瘤 继发原发性 放射性同位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