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血管游离腓骨修复早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法对11例患者实施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的护理.结果本组11例患者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均顺利存活,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腓骨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护理技术 骨移植术 血管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皮瓣转移术后的护理方法,通过对60例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皮瓣转移术,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皮肤护理、胃肠道准备。术后护理包括皮瓣的护理、供皮区的护理、抗凝药物的正确应用及功能锻炼。结果皮瓣愈合良好。结论全面精心的临床护理是血管皮瓣转移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外伤 带蒂血管皮瓣转移术 护理
  • 简介:我科于1997年4月收治一男性患者,因车祸致左胫腓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在我科实施自体腓骨血管蒂移植获得康复,经两年随访观察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31岁,于1996年10月底发生车祸致左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在外院治疗10天后转送我科,入院后见左小腿严重感染。3块皮肤发黑,皮肤坏死面积8×16cm~2。行左小腿清创术腓骨克氏针固定、

  • 标签: 腓骨移植 坏死带 带血管蒂 胫骨骨折 护理体会 骨移植术
  • 简介:血管蒂自体骨移植术治疗严重缺损中,通过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严格的术前准备,细心的术后护理以及正确的健康指导等,使手术成功率提高,术后的并发症减少,促进病人肢体功能逐渐恢复.

  • 标签: 骨缺损 骨移植 矫形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教的体会进行总结。方法:在 201 7 年 5 月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教的体会进行总结。方法在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选取实施护理教优化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分析研究,其中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为优化前作为对照组,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为优化后作为观察组,优化前采用就常规教模式,优化后在常规教模式基础上增加微信平台方法。结果在平均成绩上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满意度上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实习护士实施教不仅需要对进行常规基础理论知识传授,还应该随着时代变化而创新教学,以便有效的调动实习护士学习积极性。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临床护理 带教体会
  • 简介:目的探索胫骨缺损应用血管的腓骨移植进行修复的最佳手术配合方式.方法对28例胫骨缺损应用血管的腓骨移植病人的心理护理,物品器械准备,手术中器械护士、巡回护士配合,出现血管危象处理的护士配合等进行回顾.结果手术室护士术前、术中的密切配合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结论术前、术中病人的心理护理,术中精细操作,减少导致血管痉挛的机率,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必要时及时应用抗生素,减少术中及术后的污染及感染发生.

  • 标签: 术中 腓骨移植 胫骨缺损 血管危象 病人 配合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相对简单稳定的大鼠髂骨皮瓣移植手术方式,为髂骨移植诱导免疫嵌合状态的研究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旧术式组,将供者髂骨肌皮瓣移植入受者腹股沟区,吻合供者髂腰动静脉和受者股动静脉;实验组,剥离供者髂骨臀大肌,取供者的髂骨连带肌肉及皮瓣移植于受者的腹股沟区域,将供者的髂总动脉和髂腰静脉分别与受者的股动静脉吻合,随后缝合皮肤。术后所有大鼠给予环孢素A28天,始剂量16mg/kg/d,第三周始每周剂量减半,第28天处死大鼠并选取髂骨做病理学检测,观测骨髓细胞量,骨陷窝是否有骨细胞等,以此判断髂骨是否成活。结果:实验组共进行手术15例,皮瓣成活11例,成功率73%;病理检测皮下髂骨成活7例,成功率47%;旧术式组共进行手术8例,皮瓣成活4例,成功率50%,病理检测皮下髂骨成活3例,成功率37.5%,其中实验组动脉吻合时间(24.7±2.3)min,明显短于旧术式组(36.7±1.5)min(均P〈0.05),而静脉吻合时间、缺血时间,供受体准备时间并无差异(均P〉0.05)。结论:通过剥离供者臀大肌,改变动脉吻合对象,可以建立相对简单、稳定的髂骨皮瓣移植模型,为探索血管骨髓移植诱导嵌合状态提供了新的动物模型。

  • 标签: 髂骨皮瓣 大鼠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用主动脉窦人工血管行DavidⅠ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方法及疗效.方法6例主动脉根部瘤病人用主动脉窦人工血管行DavidⅠ术,同期手术包括二尖瓣置换术、成形术和降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各1例.结果体外循环时间158~299min,平均(237.7±19.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6~250min,平均(179.3±16.7)min.深低温停循环1例,时间15min.全组无住院死亡,术后并发症包括渗血3例,均经再次开胸缝合止血,其中1例并发纵隔炎,用抗生素治愈.本组随访时间9~27月,平均(17.5±3.0)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无与心脏相关并发症和再手术.结论用主动脉窦人工血管行DavidⅠ术早期结果满意,其安全性和耐久性需更长期研究.

  • 标签: 主动脉瘤 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再植术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教的体会进行总结。方法在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选取实施护理教优化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分析研究,其中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为优化前作为对照组,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为优化后作为观察组,优化前采用就常规教模式,优化后在常规教模式基础上增加微信平台方法。结果在平均成绩上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满意度上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实习护士实施教不仅需要对进行常规基础理论知识传授,还应该随着时代变化而创新教学,以便有效的调动实习护士学习积极性。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临床护理 带教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血管蒂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以桡动脉茎突返支桡骨瓣移植治疗3例,桡骨远端背外侧血管蒂的骨瓣移植4例,第2掌背动脉掌骨基底骨瓣移植1例。通过平均10个月的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和腕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评价:优6例,良1例,可1例。结论:该手术疗效较好,操作简单,副损伤小,是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腕损伤 骨移植 骨折 不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为确保血管蒂皮瓣的手指创面修复术效果好,本文在此探讨此项手术术前、术后护理。方法通过对35例手指部皮肤缺损或伴伸肌腱缺损创面的血管蒂皮瓣的手指创面修复实施供、受区护理,术前、术后护理。结果35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外观满意。结论此手术操作简单,手术风险小,效果好,术前后精心护理,为手术成功提供了保障。

  • 标签: 带血管蒂皮瓣 手指创面修复术 护理 手术供区 受区
  • 简介:笔者自1990年以来,应用血管蒂小腿内侧皮瓣修复足部创面12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6~63岁,平均年龄27.5岁。交通事故伤6例,机器碾压伤3例,塌方挤压伤1例,电烧伤2例。最小创面面积6cm×7cm,最大创面面积达11cm×13cm。伤后4小时手术者4例,4~8小时手术者5例,超过8小时手术者1例,2例电烧伤患者均在伤后1周彻底清创后再行皮瓣移植。伴有足背动脉损伤行健侧血管蒂小腿内侧游离皮瓣移植者4例,无足部主要

  • 标签: 带血管蒂 小腿内侧皮瓣 足部 创面修复 临床资料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45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对其患者全部实施CT增强扫描诊断和检查,所有患者全部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开展治疗过程,对其治疗效果加以综合评价和分析探讨。结果45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全部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手术开展治疗过程,所有患者支架成功置入,其中2例患者的右边肾部分出现了严重梗死情况,手术结束后早期出现少尿情况,同时患者的BNP指标明显升高,及时对患者开展利尿治疗过程,患者的肾脏功能、尿液量基本恢复正常,所以患者都没有出现支架位移的情况,也没有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症状,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在术后随访调查两年内,患者全部存活,生活质量也不断得到提升和改善。结论胸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方式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 胸主动脉夹层 临床疗效
  • 简介:由于心血管内科病种繁多、临床表现复杂,在临床药师的教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目的、控制学习进度,综合运用基于讲授的教学模式(LBL)、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BL)等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以达到培养学员整体临床思维的目的。通过临床药师教工作的实践与体会,探讨如何合理运用教学模式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建立明确教学目的,合理应用教学模式,将有助于心血管专业临床药师培训细则的优化和完善。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临床药师 培训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