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阿兹海病(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进行性记忆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障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其病因复杂,目前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延缓或者预防这种疾病以及改善其症状,包括一些改善神经症状的药物以及活动、饮食、认知训练等。此外,也有学者尝试通过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AD。本文将对治疗AD的手术方式做一综述。

  • 标签: 阿尔兹海默病 认知障碍 外科手术
  • 作者: 聂淑雅 贾建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老年认知障碍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变性病与记忆障碍疾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所教育部神经变性病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3
  • 简介:摘要阿茨海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且发病机制未明。因此,对AD复杂的发病机制研究尤为重要。AD体外细胞模型是研究AD发病机制的重要工具。利用单一的细胞系进行实验,能有效展示AD的病理生理特点,相较于动物实验更加简便直观,可用于研究单一因素对AD病理过程的作用,如蛋白的异常代谢、干预通路的调控等。其实验周期短、易于培养、无限传代和经济高效的特点为研究A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人源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和BE(2)-M17细胞系,鼠来源的杂交细胞NC108-15、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euro-2A、小胶质细胞BV2和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细胞系是AD发病机制研究中较常用的几种细胞模型,均为永生化的细胞系,它们不仅具有正常神经细胞的细胞突起、离子通道及酶等,还具备各自的特点,可作为良好的神经细胞模型,模拟AD的病理生理变化。本文对这几种细胞系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AD复杂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体外研究模型 神经母细胞 胶质细胞 海马细胞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阿兹海症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且该病的发作年龄逐渐年轻化,严重威胁了我国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而且由于该病的治疗手段匮乏,这对患者产生了不可逆的伤害,所以对于阿兹海症患者护理措施的研究十分必要,在整体护理的医学大环境下,护士不仅仅主要关注患者的心理情况,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身的护理措施。本文从阿兹海症的概念于分期入手,针对阿兹海症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为有效改善阿兹海症换证的护理现状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阿尔兹海默症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比较阿茨海病(A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经颅超声(TCS)测量第三脑室宽度(TVW)图像特点、及其与头颅磁共振颞叶内侧萎缩(MTA)视觉评分、神经心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探讨TCS技术在AD临床诊断应用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障碍门诊确诊的39例AD患者及41名健康对照者,进行TCS检查、MTA评分、神经心理学测试,分析比较两组TVW差异、及其与MTA评分、神经心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9例AD患者,男28例、女11例,年龄(73±9)岁,轻度AD患者18例,中度AD患者20例,重度AD患者1例;41名健康对照者,男24名、女17名,年龄(69±6)岁。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D组TVW更宽[0.76(0.66,0.87)cm比0.50(0.44,0.56)cm,P<0.001]。神经心理学测试中,AD患者多个认知功能领域受损,如延迟记忆[0(0,0)分比4.0(4.0,5.0)分,P<0.001]、命名[2.0(1.0,3.0)分比3.0(2.0,3.0)分,P<0.001]、执行功能[2.0(2.0,3.0)分比3.0(2.5,3.0)分,P<0.001]、语言[0.0(0.0,2.0)分比3.0(2.0,3.0)分,P<0.001]等方面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D组TVW增宽与即刻记忆(r=-0.339,P=0.035)、延迟记忆(r=-0.523,P<0.001)、注意力与计算力(r=-0.409,P=0.045)、视空间与执行功能(r=-0.333,P=0.039)等均呈负相关,且TVW与MTA评分(r= 0.552,P<0.001)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运用TCS测量AD患者TVW,并结合MTA评分、神经心理学测试,可为AD临床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客观依据。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经颅超声 第三脑室宽度 内侧颞叶萎缩 认知功能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阿兹海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展开综合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研究,所选入患者为70例,在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所接诊,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组中35例,治疗中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35例则将综合护理加以运用,即观察组。分析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认知能力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阿尔兹海默症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阿茨海症是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隐形杀手,本文就阿兹海症的发病情况、发病机制研究、治疗现状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对天麻对阿兹海症的治疗情况进行阐述,旨在论述其可行性,为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 标签: 阿尔兹海默症 治疗 天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多奈哌齐+罗西汀对阿茨海病合并抑郁症状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01.01-2022.01.01)收治的阿茨海病合并抑郁症状患(n=10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4例):采用多奈哌齐治疗,试验组(n=54例):使用多奈哌齐+罗西汀,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促炎症细胞因子、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on Scale,SDS)评分。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头痛、恶心、胃部不适)。结果 治疗前:两组促炎症细胞因子与SDS对比无差异 P>0.05,治疗后:试验组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 、SD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差异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8.15%高于对照组79.63%,有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3.70%低于对照组18.52%,有差异P<0.05,两组药物干预前无差异P>0.05,试验组药物干预后效果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 在治疗阿茨海病合并抑郁症状患者中,采用多奈哌齐+罗西汀治疗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多奈哌齐 帕罗西汀 阿尔茨海默病 抑郁症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多奈哌齐+罗西汀对阿茨海病合并抑郁症状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01.01-2022.01.01)收治的阿茨海病合并抑郁症状患(n=10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4例):采用多奈哌齐治疗,试验组(n=54例):使用多奈哌齐+罗西汀,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促炎症细胞因子、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on Scale,SDS)评分。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头痛、恶心、胃部不适)。结果 治疗前:两组促炎症细胞因子与SDS对比无差异 P>0.05,治疗后:试验组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 、SD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差异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8.15%高于对照组79.63%,有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3.70%低于对照组18.52%,有差异P<0.05,两组药物干预前无差异P>0.05,试验组药物干预后效果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 在治疗阿茨海病合并抑郁症状患者中,采用多奈哌齐+罗西汀治疗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多奈哌齐 帕罗西汀 阿尔茨海默病 抑郁症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阿茨海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关系,并构建AD风险预警模型。方法在已建立的中国农村延缓失智和失能的多模干预研究(multimodal interventions to delay dementia and disability in rural China,MIND-China)中,纳入4 033例≥60岁老年被试者。采集人口学、既往病史和神经心理学评估资料,并采用老年人中医药服务记录表评估被试中医体质。应用2011年美国国立老化研究院和阿茨海病协会发布的NIA-AA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很可能AD诊断。利用R统计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AD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列线图对最终预测结果进行展示。结果MIND-China队列中老年人群以偏颇体质为主(69.28%),其中痰湿质最多(58.05%),其次是阳虚质(23.85%)。AD患者中最常见的中医体质是痰湿质(54.35%),其次是气郁质(38.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β=0.101,P<0.001,OR=1.107,95%CI:1.069~1.146)和气郁质(β=0.622,P=0.016,OR=1.862,95%CI:1.116~3.076)能够增加AD的发病风险,而教育(β=-1.047,P<0.001,OR=0.351,95%CI:0.205~0.584)能够减少AD的发病风险。通过使用风险评分模型计算各研究对象所得风险总分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校准曲线表现出良好的预测与实际的一致性。结论中医体质为气郁质的老年人,罹患AD的风险明显增加。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中医体质类型 气郁质 MIND-China队列
  • 简介:摘要阿茨海病是一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执行功能障碍和行为改变等全面痴呆表现为特征。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阿茨海病患者中枢和外周听觉功能障碍均发生在疾病前驱阶段,因此听力下降有望成为该病的预警指标之一。本文总结了阿茨海病并发听觉障碍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脑内影像学变化、听觉中枢与外周听觉器官的组织病理改变及其可能细胞分子机制,并对阿茨海病与听觉障碍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剖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阿茨海病(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FT)是该病的病理学特征。在过去的20年中,分子影像探针在AD的诊疗中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作用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脑灌注和葡萄糖代谢显像。与Aβ或NFT特异性结合的分子影像探针可成为准确和早期诊断AD的有价值工具,且其已被提出作为最近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中的生物标志物。笔者主要对Aβ和NFT分子影像探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分子探针 淀粉样β肽类 Tau蛋白质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对阿茨海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阿茨海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检测两组患者干预期间精神状态和痴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精神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综合护理 精神状态
  • 简介:摘要:本文就面孔识别的认知加工过程和事件相关电位表现特点以及AD患者的异常N170特征进行全面阐述,解析N170在AD患者中的研究现状,发现AD患者面孔识别的神经机制尚未有统一定论。提出未来医务人员应该进一步使用更敏感、统一的范式,揭示面孔识别的内隐神经心理学时间过程,更深层次地探究N170成为AD患者社会功能障碍的诊断、监测治疗进展的生物标志物证据。基于此,本文探究N170在阿兹海病中的应用现状。

  • 标签: N170 阿尔兹海默病 应用 现状
  • 简介:摘要:阿茨海病在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发现,患者在静止不动的状态下,自身机体会不由自主控制出现颤动以及肢体反射功能障碍的情况[1],这种疾病是慢性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功能退行性病变。阿茨海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运动迟缓以及四肢僵硬的情况,对于患者的嗅觉感官和意识认知产生影响,这种现象会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并且这种疾病的临床致残率较高,所以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2],需采用合理的治疗方式,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发现采用常规治疗,并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的治疗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才能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 标签: 降糖药物 阿尔兹海默病 进展分析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阿茨海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4月-2022年10月接诊的阿茨海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8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有40例。两组依次通过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认知功能、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比对照组好,p

  • 标签: 优质护理 阿尔茨海默症 满意度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阿茨海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50例阿茨海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25例,集束化护理),分析2组患者护理认知能力(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痴呆程度(HDS)及负面情绪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MMSE、ADL、H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要比对照组相对更低(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阿尔茨海默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养老机构内1例阿兹海病伴抑郁患者的护理体会。除对症治疗外,给予患者生活照料、基础照护、康复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等基础上实施音乐治疗、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措施。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抑郁 团队合作 护理
  • 简介:摘要腺苷三磷酸结合盒(ABC)转运蛋白是人体内最大的转运蛋白家族,分布广泛且功能复杂,主要介导各种底物在细胞膜上的易位。笔者现围绕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分类、功能以及其在A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探讨在该领域防治AD的未来研究方向,为AD的防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 标签: 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