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功能低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心脏辅助装置的应用情况及中远期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中,筛选出127例围手术期射血分数(LVEF)≤40%的患者(功能低下组),男101例,年龄(59.2±10.1)岁,同期LVEF>55%的患者(2 454例)为对照组,男1 756例,年龄(58.4±9.5)岁。比较两组应用心脏辅助装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临床数据。对所有患者进行门诊随访,对比两组随访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功能低下组IABP(10.2%比0.8%)、ECMO(6.3%比0.3%)使用率更高,ICU停留时间更长[(50±12)h比(33±10)h],围手术期死亡率更高(4.7%比0.7%),术后住院时间更长[(15±3)d比(11±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功能低下组LVEF术后3个月(48±8)%,术后6个月(51±9)%,术后1年(55±9)%,此后趋于稳定。结论功能低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辅助装置应用率高,良好的围手术期管理可挽救部分患者生命,且中远期随访效果良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分流术 心室功能障碍,左 心脏辅助装置
  • 简介:美国学者Miller等发现,使用持续辅助装置能显著改善等待心脏移植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心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作者选择133例心衰终末期需心脏移植的患者,置入辅助装置,随访180d。观察终点事件为:接受心脏移植、心血管康复、在药物支持下仍适合于接受心脏移植。结果显示,持续辅助泵使用中位时间为126(1~600)d,6个月存活率为75%(100例),12个月存活率为68%。

  • 标签: 心脏移植患者 左心辅助装置 血液动力学 心功能状态 左心辅助泵 美国学者
  • 简介:摘要:伴随信息服务智能一体化的发展,国民对生活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社会对上肢康复训练需求量逐年增加,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由脑卒死等疾病导致的神经损伤引发上肢功能出现障碍或由于车祸、工伤等上肢意外受伤的患者,其上肢康复到能进行日常行为活动是个漫长的过程。本项目是帮助身体功能障碍人士进行上肢的辅助康复并且能够辅助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行为运动。本项目是根据康复医学理论,在计算机控制的模拟控制系统和STM32单片机控制系统支持下,帮助患者模拟正常人上肢运动进行康复训练,锻炼上肢,达到恢复肢体运动能力的目的。上肢辅助运动及辅助康复装置在训练过程中,能根据患者患病情况及时调整运动速度,使患者达到康复最佳效果。本文就基于提高上肢康复效率并且能够辅助进行日常运动做出研究与创新,进而实现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多样化康复训练,减轻理疗师的工作负担。本产品也为养老产业、志愿服务、医院治疗等提供设备帮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上肢辅助运动 上肢辅助康复 STM32单片机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电力供应的需求越来越大。电网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众所周知,电力施工行业是最危险的行业之一。输电线路铁塔动辄几十米高,塔上作业人员时时面临着高处坠落和被电弧击中而“瞬间炭化”的危险。有时人被电击后,引发从高处坠落后的二次安全事故。据统计,这些因素导致的事故占了电力安全事故总数的56%,是作业人员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怎样加大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 标签: 带电作业 智能辅助
  • 简介:这款小巧的直线绘图辅助器外形十分简单:仅有一个滚轮和放笔的孔洞。你只需将其套在笔尖上,依靠圆柱滚轮的滑动来防止笔尖打滑,就可以方便地画出直线。另外,你也可以选择带有电子测距器的辅助器,它通过内置芯片计算滚轮滚动圈数,并在显示屏上显示所画直线的长度,非常实用。

  • 标签: 辅助装置 绘图 显示屏 直线
  • 简介:设计了一种低成本的汽车智能倒车辅助装置,改装小,并联连接确保失效时不影响原车功能.该系统在单片机与执行器的配合下,倒车时控制电机使右外后视镜向下折5°~10°,确保驾驶员能够看清右后轮盲区内的障碍和相对位置,提高倒车入库/位时的准确性.

  • 标签: 智能倒车 辅助装置 单片机
  • 简介:摘要:基于泵控驱动单元提出了一种站立相主动柔顺助力、摆动被动跟随的外骨骼机器人行走协同控制策略,降低了外骨骼机器人人机交互控制的难度,减少了机器人摆动过程的能量消耗。针对行走站立相过程的协同控制,基于关节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泵控外骨骼机器人关节运动轨迹与泵控驱动单元输出力之间的动力学关系。本文对外骨骼驱动辅助装置设计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外骨骼驱动 辅助装置 设计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启心饮对高血压肥厚大鼠模型血压、心肌舒缩功能及重构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雅施达)组、丹参组、启心饮高剂量组、启心饮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均进行高血压肥厚动物模型制备。各组从造模前一日开始,每日灌胃相应药物或蒸馏水,连续8周。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4周、造模后8周测量血压。干预8周后,心超测定室间隔厚度(LAD)、后壁厚度(LVST)、射血分数(EF)等,计算相对壁厚度(RWT);取心脏计算质量指数(LVMI);取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及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干预8周后,启心饮高、低剂量组收缩压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其中高剂量组作用较低剂量组作用明显(P<0.01)。干预8周后,模型组RWT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启心饮高、低剂量组RWT均显著降低(P<0.01);各组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心肌肥厚程度的LVMI,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启心饮高剂量组LVMI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的病理学观察显示西药组及启心饮高剂量组的心肌形态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启心饮能明显降低高血压肥厚大鼠的收缩压、改善心肌舒缩功能,具有逆转重构的作用。

  • 标签: 高血压病 启心饮 左室重构 左室肥厚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腔容积(LVCV)等参数变化对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DCM组42例.按LVEF降低程度又分为:轻度异常组12例.LVEF44.5±2.39;中度异常组24例,LVEF32.8±3.80;重度异常组6例、LVEF17±3.28。用超声心动图及Simpson法测定并算出LVCV、LVEF等参数。结果:42例DCM患者与健康人比较,LVCV明显增加(P<0.01);而在DCM组内不同LVEF组间,LVCV在中、重度异常组比轻度异常组明显增高(P<0.01);重度异常组与中度异常组比较也有明显增高(P<0.01)。结论:测定结果表明LVCV越大对LVEF负面影响越大。在康复心脏病学中LVCV可作为心功能指标之一。

  • 标签: LVEF DCM 扩张型心肌病 左室射血分数 重度 轻度
  • 简介:目的: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重构患者容积的准确性。方法:对17例健康体检者和15例重构患者,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仪采集心尖长轴全容积图,脱机后应用容积分析软件测量舒张末期容积(LVEDV),同时应用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Simpson’s法和M型超声心动图法测量LVEDV。测值分别与多层螺旋CT(MSCT)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正常组:LVEDV测值:RT3DE法、Simpson’s法及M型法与MSCT之间的相关性r分别为0.938、0.854、0.760(P均〈0.05);重构组:LVEDV测值:RT3DE法、Simpson’s法及M型法与MSCT之间的相关性r分别为0.892、0.795、0.716(P均〈0.05)。RT3DE法与MSCT测值差显著小于Simpson’s法及M型法(P〈0.05)与MSCT的测值差.同一观察者及两位观察者间RT3D测量LVEDV的差异无显著性,且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测量重构患者的容积,其准确性要高于传统超声心动图,可重复性好。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重构 心脏容量
  • 简介:摘要:目前既有铁路客车大量装用真空集便装置,在正常使用时,均由连挂一起的机车统一提供风源,为解决特殊车辆在临时停靠、单独作业等失去风源情况下,导致无法正常使用集便系统的问题,设计一种集便系统的辅助供风装置辅助供风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传感器检测风压实现自动控制,并与原车供风系统隔离,保证系统安全性。

  • 标签: 集便装置 风源 辅助供风 模块化设计
  • 简介:摘要: 残老人群由于行动不便和其他生理问题,对辅助装置的需求更高,同时考虑到在生活过程更容易面临意外,因此在辅助中必须要配置 多种 功能 。基于 对多功能人群辅助装置相关要求的分析 , 对该 装置 设计 方法的确定 ,从而在功能性 、 轻便 性、 信息监控性 等 方面符合标准 。

  • 标签: 多功能装置 残老人群 辅助装置
  • 简介:摘要:为低压电力线路检修、带电接火设计一种低压不停电作业绝缘防护架。此装置可以实现对作业电线进行绝缘隔离、带电作业,帮助工作人员安全便捷等实现检修工作。

  • 标签: 带电操作辅助装置 带电作业 带电操作
  • 简介:摘要:定期检修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必要手段,针对变电站备自投装置现有检修方案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定检辅助装置,通过对备自投装置的输入输出信号进行采集,并自动模拟外部断路器的分合,可实现备自投装置的现场自动化检修,提高检修效率和操作成功率,减少备自投装置检修所需人手,为备自投装置的正确运行提供保障。

  • 标签: 备自投 定检辅助 现场整定 定期检修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长、大、厚钢板剪前上料劳动强度大、送进料速度缓慢、容易滑落等因素的分析,针对通用剪板机操作平台接触面(上料架)进行改造,设计了一种缓冲上料,保证钢板通过嵌入式滚动装置快速移动,防止嵌入式滚动装置砸坏的辅助装置,其装置针对通过缓冲减少长大厚料对支撑滑轮的冲击,杜绝了嵌入式滚动装置的损坏,对并结合现场环境延长了上料支撑腿保证了上料的安全性,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剪切生产率。

  • 标签: 钢板 剪板机 支撑 生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组织多普勒方法测量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的各项指标,分析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与其左心室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2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编为对照组,对各组Sm、Aa、Ea、E/Ea比值及B型利钠肽浓度进行比较。结果射血分数降低组、射血分数正常组、正常对照组的Sm值依次上升,与B型利钠肽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而E/Ea比值依次下降,与B型利钠肽浓度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对射血分数正常患者功能的测定在其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压力应变曲线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肌做功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MHD患者48例为病例组,另选择3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二维超声基本参数[舒张末期内径(LVDd)、收缩末期内径(LVDs)、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排出量(SV)、室间隔厚度(IVSd)、后壁厚度(LVPWd)、舒张期质量(LVDm)、收缩期质量(LVSm)、a′、E/e′、A峰及每分排出量(CO)]、纵向峰值应变离散度(PSD)、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有效功(GCW)、整体无效功(GWW)及整体长轴应变(GLS)的变化,并分析心肌做功参数与常规心脏参数的相关性。结果①两组间比较,MHD组LVDd、LVDs、LVEDV、LVESV、SV、IVSd、LVPWd、LVDm、LVSm、收缩压(SBP)、舒张压(DBP)、a′、E/e′、A峰及CO高于对照组(均P<0.05),MHD组e′低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间比较,MHD组PSD、GWW高于对照组(均P<0.05),MHD组GLS、GWE低于对照组(均P<0.05),GCW、GW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GWI与SBP、DBP、射血分数(LVEF)呈正相关(r1=0.442,P1=0.030;r2=0.477,P2=0.019;r3=0.431,P3=0.040),与GLS、LVDs呈负相关(r1=-0.576,P1=0.003;r2=-0.404,P2=0.050);GWW与GLS、PSD呈正相关(r1=0.584,P1=0.003;r2=0.564,P2=0.004);GWE与LVEF呈正相关(r=0.424,P=0.044),与EDV、ESV、PSD、GLS、LVDm呈负相关(r1=-0.444,P1=0.034;r2=-0.490,P2=0.018;r3=-0.721,P3<0.001;r4=-0.738,P4<0.001;r5=-0.442,P5=0.035);GCW与LVEF、DBP呈正相关(r1=0.494,P1=0.017;r2=0431,P2=0.035),与GLS、LVDs呈负相关(r1=-0.630,P1=0.001;r2=-0.419,P2=0.042)。结论无创压力应变曲线结合了血压和应变,与GLS相比,能准确评估MHD患者心肌做功情况,预测MHD患者潜在的功能变化。

  • 标签: 超声检查 心肌做功 应变 肾透析 心肌功能
  • 简介:辅助循环装置(LVAD)作为一种技术先进、效果显著的辅助循环装置,主要用于心脏术后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机、急性心源性休克、顽固性心衰或不易控制的致命性心律紊乱、心脏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以及作为心脏移植过度等待供体当中。近年来,在国内辅助装置的应用作为一门前沿技术逐渐被开展应用。笔者于2005年3~9月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期间,参与护理了5例辅助循环的心脏患者,并总结了监护体会,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左心辅助循环装置 监护 患者 置入术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急性心源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究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患者术后近远期发生性心律失常(VAs)的术前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22年4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LVAD植入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近远期发生VAs的术前危险因素。术前及术后VAs均定义为持续>30s的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并且需要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体外电除颤或药物治疗。结果共有57例LVAD患者纳入分析,年龄(45.5±10.6)岁,男性51例(占89.5%),17例(占29.8%)植入液力悬浮离心泵,40例(占70.2%)植入全磁悬浮离心泵。无一例患者术后早期(术后30d内)死亡,术后有10例(占17.5%)发生VAs,其中,4例(占7.0%)发生在术后早期(术后30d内),均表现为电风暴(ES),其余6例(占10.5%)VAs发生在术后30d之后,无ES表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VAs病史[比值比(OR)16.734,95%可信区间(CI)1.959~142.923,P=0.010]及术前为心房颤动(OR 12.656,95%CI 1.263~126.772,P=0.031)是影响术后VAs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VAs(ρ=0.554,P<0.01)比术前房颤(ρ=0.317,P=0.016)与术后VAs发作具有更强的相关性。术后早期发生ES的患者与未发生ES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 mm(75.0%比20.8%,P=0.042),术中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5.0%比18.9%,P=0.034)的比例更高,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18.3±4.1)%比(24.7±4.0)%,P=0.003]更低。结论VAs是LVAD植入术后近远期常见的并发症,术前存在心律失常(VAs及房颤)与术后VAs发作呈显著性相关,对这部分患者围术期应严密监测,减少LVAD术后VAs,尤其是术后早期ES发作的策略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左心室辅助装置 室性心律失常 电风暴 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