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由粒状核心与外涂层构成的储库式释放系统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药物从此双层系统释放的数学模型,利用此模型研究了内层基质和外层膜的扩散系数对药物释放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温度对此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内层扩散系数大于外层扩散系数时药物释放为零级释放

  • 标签: 控制释放系统 数学模型 扩散系统
  • 简介:目的概括各类骨架型缓控释系统药物释放数学模型研究进展。方法对整块骨架系统、溶蚀型骨架系统和溶胀型骨架系统药物释放数学方程进行阐述,同时根据其释药原理的不同进行划分和比较。结果为今后缓控释给药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结论目前的数学模型无法完全模拟药物从骨架中释放的实际情况,应建立更切合实际的模型。

  • 标签: 缓控释系统 药物释放数学模型 进展
  • 简介:由华东理工大学林嘉平教授等承担的“聚肽共聚物纳米胶束药物控释性能研究”项目日前通过上海市科委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在研究聚肽共聚物的化学结构与自组装行为和载药性能的关系、通过不同化学结构聚肽共聚物的共混控制纳米胶束的结构与形态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 标签: 药物控制释放 共聚物 聚肽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结构 纳米胶束
  • 简介:目的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分娩时局部和全身应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08.1)、EMbase(1980-2008.1)、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1期)、CBM(1978-2008.1)、CNKI(1979-2008.1),同时筛选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收集有关比较局部和全身应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文献质量,并采用RevMan4.2.10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研究,5909例产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局部和全身应用阿片类药比较进行分晚镇痛.母亲对局部应用阿片类药分娩镇痛疼痛缓解更满意[RR=I.63,95%CI(1.27,2.09)],两组5min新生儿Apgar评分〈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3,95%CI(0.40,1.01)]:结论现有证据显示,与局部用药比较,全身心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母亲对分娩疼痛缓解更满意。但两组均存在对母亲和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因此,要证明哪种途径应用阿片类药进行分娩镇痛更加有效和安全,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

  • 标签: 阿片类药物 分娩镇痛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骨质疏松虽然是一种系统性代谢性骨骼疾病,但其最大的危害却是局部脆性骨折.目前骨质疏松的治疗仍主要依赖于系统用药,但系统用药存在周期长、费用高、治疗依从性差、全身性副作用较大等缺陷.骨质疏松骨折好发部位非常集中,多集中在胸腰段和双髋,随着现代微创介入外科的迅速发展,使得局部治疗骨质疏松成为可能.局部药物治疗可以实现局部促进骨形成或者抑制骨吸收,从而在重点部位起到预防骨折、加速骨折愈合以及增强植入物稳定性的作用,弥补了系统用药的副作用及起效慢等缺点.局部治疗可通过局部注射药物或内植物表面涂层的药物释放以发挥作用,目前有多种呈递系统能够有效搭载并缓释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双膦酸盐、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他汀类药物等都是常见的临床前研究药物.此外,靶向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activatorofnuclearfactorkappa-B,RANK)和Wnt通路等生物靶向药也处在研究之中.总之,骨质疏松的局部治疗或能提供新的辅助治疗策略,联合应用系统用药和局部用药,取长补短,是未来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及应用方向.

  • 标签: 骨质疏松 脆性骨折 局部呈递 植入物涂层 他汀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将详细论述各种类型局部麻醉辅助药物在近些年的应用进展,为麻醉药物在临床上的更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

  • 标签: 麻醉药物 辅助药物 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局部麻醉是常用的一种麻醉方式, 给药后患者意识并未完全消除, 但局部痛觉会暂时消失。待药效消除, 患者神经功能则恢复完全。较全身麻醉而言, 局部麻醉安全性相对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 局麻药物同样可引发一定的不良反应, 严重者甚至可造成死亡。因此在局麻药物的选择中, 需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 慎重考虑, 以提高麻醉安全性,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局部麻醉方法,局部麻醉药
  • 简介:摘要本文是根据工程实例来介绍地下室底板浮力释放系统施工,代替传统抗拔桩、抗拔锚杆等抗浮做法,高层建筑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位的变化性,地下水浮力会对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依靠抗拔桩和结构自身重力尚不能满足结构对水浮力的抵抗。

  • 标签: 浮力释放 替代抗浮锚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丝素蛋白生物材料具有制备工艺条件温和、力学性能可控、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在组织工程材料等领域中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丝素蛋白应用在组织工程用药物释放支架材料中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中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 标签: 丝素蛋白 组织工程 药物释放 支架
  • 简介:摘要眼表鳞状细胞瘤(ocular surface squamous neoplasia,OSSN)是眼科常见的眼表肿瘤,眼局部药物治疗具有非侵入性、创伤小的优点,有逐渐取代手术切除成为其首选治疗方式的趋势。目前局部药物除采用抗代谢、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丝裂霉素C、5-氟尿嘧啶、干扰素α2b、维甲酸等)外,一些抗肿瘤血管及病因治疗的药物(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西多福韦等)也被用于OSSN临床治疗研究中。(国际眼科纵览,2020, 45: 380-386)

  • 标签: 眼表鳞状细胞瘤 局部药物治疗 非手术治疗
  • 简介:存储混合型是目前研究较多的控制释放体系,但由于其机理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建立合理实用的动力学模型.以混合药膜包膜体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释放动力学的简化模型并获得了解析解.实验数据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描述药物装填量大于饱和溶解度的药物释放动力学行为(相对偏差小于3%).根据该模型还从理论上分析了两种限定条件(DmDf和DmDf)下药物释放特征:当DmDf时,释放速率变为常数,达到零级释放,其释放速率与药膜无关,这为零级释放缓释体系如何控制释放速率和药物释放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当DmDf时,药物释放速率与药膜中的释放系数、溶解度和药物的装填量有关,与包膜过程无关,其释放过程类似于混合药膜缓释体系.

  • 标签: 控制释放 扩散 巯嘌呤 混合药膜 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