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的青少年立法,经历了从制订单项法律条文到建立专门法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从建国后到三中全会前,是制订单项法律条文的阶段;三中全会以后,进入了研讨和制订专门法的阶段。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专门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 青少年教育 犯罪低龄化 康树华
  • 简介:少年法的立法体系是指由一国有关少年的法律规范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应当具备系统性、全面性和实用性。世界各国少年法的立法体系结构模式有所差异,但基于少年法的共通目标需要和内在规律,其基本内容构成大体相当。我国少年法的立法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具有结构性的缺失,需要基于本国的法律体系,借鉴近似国家或地区的经验,体系性地建构“少年福利与保护法+少年案件处理法+其他相关法律规范”的基本模式。

  • 标签: 少年法 立法体系 结构模式 我国抉择
  • 简介: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世界的希望。然而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的早期阶段,是其一生中最易沾染不良行为的时期,滑入犯罪的概率极高。二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少年犯罪在大多数国家里呈增长的趋势,它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联合国于1985年通过和核准的《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即《北京规则》正是为解决少年犯罪问题而

  • 标签: 少年犯罪 少年刑事审判 少年司法 刑事责任年龄 违法犯罪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 简介:<正>1981年英国出了第七十一版的《人人法律顾问》(由诉状律师编)。其中有一章节介绍了英国有关青少年立法(现行的《1933年青少年法》)。《1933年青少年法》有条文109条和附表6个。1938、1952、1956、1958、1963和1969年又通过了它的修正法。兹联系有关法律,将该法简述如下(除另有说明者外,"少年"系指未满14岁者、"青年"系指满

  • 标签: 青少年法 少年犯 少年法庭 监护人 有期徒刑 罚金
  • 简介:自从1899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制定少年法庭法和建立少年司法制度以来,青少年立法少年司法制度蓬勃地发展起来。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状况:一是从青少年法规的内容来看,由单纯的司法消极预防转变为对青少年进行积极保护;二是青少年立法少年司法制度向“司法福利”发展;三是青少年立法少年司法制度向成年人发展;四是青少年立法少年司法制度对少年犯处理向社会化和多样化发展;五是将危害少年的成年人犯罪特别规定为青少年法规的主要内容,借以保护少年

  • 标签: 青少年立法 少年司法制度 发展趋势
  • 简介:新中国建立后,改革开放以来,迎来了法学发展的春天,大力开展了青少年犯罪研究,进行了青少年立法与建立了少年司法制度。其发展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一为青少年犯罪研究大发展阶段;二为青少年立法快速进展阶段;三为少年司法制度进一步完善阶段。

  • 标签: 新中国 青少年立法 少年司法制度
  • 简介:<正>对青少年的专门立法,是历史进程的客观需要,是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是法学的一个新领域。1899年美国伊利诺斯卅制定的《少年法庭法》,被公认开创了世界青少年专门立法的先河。90年来,青少年专门立法由于它法律体系新颖、行为主体特殊、处理措施多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先后制

  • 标签: 青少年工作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专门立法 青少年立法 健康成长 法律体系
  • 简介:立法的不足是导致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加以应对.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现行立法在防范青少年网络犯罪方面的主要不足,并就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网络犯罪 立法原因 立法效力 犯罪预防
  • 简介:目前,世界各国少年司法的立法模式可以归纳为附属立法模式、独立立法模式和半独立立法模式三种。我国少年司法的立法模式属于附属立法模式,应当加以改进。当前来看,可在刑法中增设未成年人刑法专章,在刑事诉讼法中增设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专章;长远来看,我国应当制定一部统一的司法型少年法。

  • 标签: 附属立法模式 独立立法模式 半独立立法模式 司法型少年法
  • 简介:<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上海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艺舞台和文化市场日趋繁荣,文化立法成为规范、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市文化局在制订有关文化法规、办法时,将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在许多法规中列出专条对青少年予以保护。

  • 标签: 文化立法 游艺机 公共图书馆 群众文化活动 文化事业发展 少年儿童图书馆
  • 简介:<正>一、前言联合国召开过七次预防犯罪会议,每次会议都把青少年犯罪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议题提出,并以确立更为人道的少年刑事司法作为出发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尤其是一九八○年第六届预防犯罪会议的讨论,对于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其预防进行了国际性的比较研究,并建议联合国的地区间组织或地区组织研究这一从未引起重视的领域,更要

  • 标签: 预防青少年犯罪 太平洋地区 少年刑事司法 预防犯罪 马来西亚 少年法院
  • 简介:一个有效的少年司法制度能涵盖所有与儿童权益相关的活动、机构、组织、功能,少年司法制度一体化。也因此成为一个现实需要和必要。现代化的少年司法制度,需要先进的少年儿童观、轻缓型的少年刑事司法理念、儿童权益优先保护原则、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等原则理念的支持。少年司法制度的一体化,是以保护少年权益为核心,在先进少年司法的原则、理念、观念的主导下,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视角,把少年司法制度和其他社会资源整合为一体,进而形成“社会.司法体系”、“刑事·民事·行政体系”、“刑事·福利”、“维权、教育、预防、矫正、观护体系”等几大体系,并形成一个交叉有效多轨全面的保护网。

  • 标签: 少年司法制度 一体化 立法
  • 简介:台湾地区少年犯罪事件的处理,主要是以《少年事件处理法》(以下简称本法)为依据,主政者与执法者必须体认立法精神所在,方能善用职权准确执行各个条文。为此,本文拟参酌立法者的本意,并借鉴现代少年法制的福利理念,在主观的理想上,从三个方面重新解读检视本法的立法精神。在贯彻保护优先原則方面,为贯彻保护优先原則,首次将旧法中的“管训事件”与“管训处分”修正为“保护事件”与“保护处分”。在落实专业处理的方针方面,《少年事件处理法》将少年法庭改为少年法院,且为凸显其专业法院的设计,在组织、人员配置及职务分工上,都可以看出其谋求少年福利的用心。在调整少年成长环境并矫治其性格方面,少年保护政策应为社会安全制度的一环,对于处于危机状态中的少年,法律机制在调整其成长环境之抉择上,首先应从善用少年福利资源着手,以家庭为服务单位,强化家庭的保护与教养责任。对于已造成危害的少年,公权力的介入应兼具司法、教育与福利机制的机能,对于少年的处罚应以培养其责任心并令其弥补错失为目的,对于少年的处遇则以强化其自律性及自主性,以提升其环境适应力及改造力为目标。

  • 标签: 少年事件 未成年人保护 少年法院 保护优先原则 最佳利益原则
  • 简介:不动产登记条例将于3月1日起施行据《经济参考报》2014年12月22日报道,国务院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对不动产登记簿、登记程序、登记信息共享与保护、法律责任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自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被纳入登记范围。暂行条例包括6章35条,规定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均属于不动产范畴。不动产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

  • 标签: 不动产登记 定着物 登记程序 《经济参考报》 变更登记 快递行业
  • 简介:证券法在实施16年后再度大修据法制网5月30日报道,日前,证券法修订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作为对资本市场影响最大的法律,证券法在实施16年后再度大修。此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的证券法修订草案共338条,涉及五方面主要内容,包括: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强投资者保护,推动证券行业创新发展,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

  • 标签: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 立法 修订草案 证券法 投资者保护
  • 简介:7月28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就《上海市房地产登记条例(修订草案)》举行立法听证会。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的此次立法听证是七年来第八次举行立法听证会。与前七次不同的是,上海人大公众网对听证会作全程文字直播,而这在上海尚属首次,让很多听证陈述人颇感意外,也给关心该草案却无缘听证的人一份惊喜。

  • 标签: 立法听证会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 立法民主 直播 房地产登记 修订草案
  • 简介:近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传出消息,近期制定《深圳经济特区无线电管理条例》时,将试点引入立法辩论机制,召集部分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专家、行业人士和公众代表,就条例草案中的主要制度和内容进行公开辩论。深圳人大的这一举措,开了全国之先。

  • 标签: 立法质量 市人大常委会 深圳经济特区 辨论 管理条例 人大代表
  • 简介:杨利敏在《法学》2000年第6期撰文论述了《立法法》中部门立法与地方立法权限冲突的问题。作者认为,立法法第64条规定,地方法法规可以就“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和“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作出规定;第71条规定国务院各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 标签: 地方立法权限 《立法法》 部门立法 冲突 行政法规 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