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设计并通过三维打印制作定制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颅底联合,验证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精确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20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就诊的TMJ-颅底联合病损患者,将术前颌面部CT数据导入Mimics 18.0 软件,根据颅颌面骨应力分布、TMJ和颅底解剖结构与关节运动特征,个性化设计TMJ-颅底联合,主要包括颅底、关节窝、关节头和下颌柄4个部件。通过五轴精加工和三维打印等技术制作假。手术选择改良耳颞前切口[必要时附加下颌后和(或)下颌下切口],显露TMJ-颅底联合病变后,在导板辅助下精准切除病变,固定。术中和术后分别对常规评价、颅颌关节结构及功能评价等指标进行记录和评估。结果10例患者[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43.2±13.6)岁]术中均顺利就位且与骨面贴合紧密。随访(29.4±17.3)个月(6~54个月)后,术后患者咬合关系稳定,切口愈合良好,面形得到较好维持,均未发生头晕、头痛、脑脊液漏及永久性面神经损伤等不良症状;术后疼痛、饮食、下颌运动功能、开口度和患侧侧方运动均有明显改善,但前伸和健侧侧方运动恢复欠佳;术后曲面层X线片和CT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松动、移位、断裂等;术后体位置与设计位置相比,功能区最大误差为(0.52±0.17) mm,非功能区最大误差为(1.62±0.26) mm。结论本项研究自主研发的定制TMJ-颅底联合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精确性。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颌面假体 颅底 三维打印 定制型假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骨水泥和生物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骨水泥)与对照组(生物),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43例,对两组患者术中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优良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水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具有极高安全性,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物型假体 骨水泥型假体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外科手术中应用骨水泥和生物的效果。方法对9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应用骨水泥进行置换,而实验组患者应用生物进行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的伤口引流量,并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的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后再入院率以及死亡率上的数据差异不大(P>0.05)。结论生物的人工固定性稍差,更利于关节功能的重建,而骨水泥的连接较为牢固,临床上需根据患者情况,慎重选择。

  • 标签: 假体 骨水泥型 生物型 股骨颈 老年 骨折 手术 效果
  • 简介:马鞍置换术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髋臼肿瘤切除术后髋关节的重建方式。髋臼肿瘤切除术后可造成患者骨盆巨大的骨性缺损,应用这种后仍易残留巨大死腔并且使髋关节中心处于非解剖位置,加大了护理难度。本研究对14例接受马鞍置换术患者进行移埋,制订护理计划,指导其进行术前、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假体置换术 护理计划 切除术后 髋臼肿瘤 重建方式 骨性缺损
  • 简介:摘要隆乳术在临床当中越来越常见,这是人们生活水平变好之后对美的追求所导致的。对于隆乳术来说,解剖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使用这种进行隆胸的时候在双平面中运行效果最为理想。本文主要探讨了解剖隆胸中双平面隆胸运用,为临床隆乳术的开展提供参考。

  • 标签: 解剖型 假体隆胸 双平面隆胸 运用
  • 简介:摘要:隆乳术是美容外科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它主要把乳房的凝胶放在胸大肌后间隙或乳腺后间隙中。在这种手术方法当中,部分求美者会选择使用解剖。对传统的圆形来说,解剖的出现是一个挑战。解剖主要有两种类型,特别是410和自然形乳房。由于很多来接受隆乳术的患者,她们自身乳房的条件比较差,因此不适合使用这两个平面来进行手术,从而使得上平面隆胸手术的方法开始出现在隆乳术当中。双平面隆胸的方法非常简单,它所获得的效果也令人比较满意。

  • 标签: 解剖型 假体隆胸 双平面隆胸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保留自身关节的定制和新轴心式膝关节假在股骨远端骨肉瘤保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2年8月—2019年3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股骨远端骨肉瘤患者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8~73(22.1±15.9)岁。本组32例新辅助化疗均有效,均行股骨远端瘤段切除体重建术治疗。按照体重建方式分组:保留自身关节的定制组(定制组)12例,新轴心式膝关节假组(新轴心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国际肌肉骨骼肿瘤协会(MSTS)评分系统的功能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肿瘤复发率,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以及保留自身关节的定制组中15岁以下的8例儿童患者术后双下肢长度差。结果保留自身关节的定制组与新轴心式组术后1年MSTS评分分别为(26.6±2.6)分和(22.6±1.8)分,膝关节HSS评分分别(90.1±4.1)分和(70.4±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19、11.375, P<0.05);两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12和15%(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0)。术后保留自身关节定制组出现1例髓内柄断裂、1例伤口不愈合,新轴心式组出现2例松动、2例伤口不愈合。定制组中,保留骨骺的15岁以下8例患儿中术后满2年者双下肢长度差均大于20 mm。结论在满足严格的保肢适应证和标准的新辅助化疗前提下,对于距离膝关节面有一定安全距离的股骨远端骨肉瘤段切除体重建治疗患者,相比于新轴心式膝关节假体重建,采用保留自身膝关节的定制体重建虽然不能解决儿童日后双下肢不等长的问题,但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 标签: 骨肉瘤 保留自身关节手术 膝关节 假体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D打印定制半骨盆治疗耻骨原发恶性骨肿瘤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接受了Ⅲ区半骨盆切除联合3D打印定制半骨盆置换术治疗的5例耻骨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26~46岁,平均36.3岁;耻骨上支切除3例,全耻骨切除2例;所有患者均为软骨肉瘤;Enneking分期:Ⅱa期1例,Ⅱb期4例。术前利用CT/MRI图像融合技术确定手术边界、设计导板及、进行手术模拟。共设计5个3D打印定制半骨盆,其中3例为保留部分耻骨的髓内柄固定式,2例为不保留耻骨的非髓内柄固定式。术后通过国际肌肉骨骼肿瘤(MSTS)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估,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植入位置及与宿主骨界面整合情况评估,并记录患者肿瘤学预后及并发症。结果术中所有患者均获得R0切除并按计划重建。术中失血量300~3 700 mL,平均为1 680 mL;手术时间180~430 min,平均为294 min。随访时间13~29个月,平均20.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无疾病证据存活,无肿瘤复发。末次随访时MSTS评分为29~31分,平均29.8分。其中1例男性患者主诉阴茎勃起功能障碍。3例患者出现髓内柄周围微动磨损,2例患者出现正常耻骨面骨磨损。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骨整合,无深部感染、脱位、或螺钉断裂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3D打印定制半骨盆治疗耻骨原发恶性骨肿瘤早期疗效显著,是骨盆恶性肿瘤重建的可靠方式。

  • 标签: 骨盆 肿瘤 假体设计 3D打印技术 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解剖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3年5月,以Acumed解剖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29~52岁,平均32.5岁。左侧8例,右侧13例。桡骨头骨折均为新鲜闭合粉碎性骨折,其中MasonIII8例,MasonIV6例,肘部损伤“三联征”3例,Essex-Lopresti损伤2例,IIMonteggia骨折脱位2例。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平均为6.8(3~14)天。结果21例均获6~38个月,平均18.75个月的随访。未见切口感染、桡神经损伤、松动、肘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肘关节功能满意。其中2例遗留肘关节轻度疼痛;5例出现异位骨化,未对肘和前臂的运动造成明显影响。按照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10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结论Acumed解剖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有利于恢复肘关节的稳定、伸屈活动及前臂的旋转活动,可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 标签: 桡骨骨折 骨折 粉碎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肘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翻修加长柄治疗股骨松动伴股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新疆沙雅县人民医院关节外科接受髋关节翻修术的患者,选取股骨柄松动并伴有股骨缺损且仅翻修股骨柄者,排除感染、髋臼问题、严重内科疾病及骨质疏松者,最终纳入病例104例,其中采用生物翻修加长柄者归入观察组(n=52),采用水泥翻修柄者归入对照组(n=52)。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相关功能评分。两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结果两组随访时Harri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较治疗前增加(对照组:t=10.045、18.185、15.162,均为P<0.05;观察组:t=13.445、23.741、17.324,均为P<0.05)。两组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t=48.714,P<0.05;观察组:t=78.556,P<0.05)。观察组随访时Harris评分、ADL评分、QOL评分高于对照组(t=5.267、5.205、3.976,均为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8.561,P<0.0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更短(t=4.917、4.398,均为P<0.05)。观察组优良率(98.1%)高于对照组(44.2%),并发症发生率(1.9%)低于对照组(13.5%)(χ2=36.728、4.875,均为P<0.05)。结论生物翻修加长柄治疗股骨松动伴骨缺损的中期随访效果肯定,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方案,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和验证。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再手术 髋假体 股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钢缆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周围B1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例Vancouver分B1股骨周围骨折进行切开复位,行钢缆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含有假的股骨骨折近端用锁定螺钉作单侧骨皮质固定+2处钢缆固定,不含的股骨骨折远端作双侧骨皮质锁定螺钉固定,必要时植骨促进骨愈合。结果术后患者可早期起床运动,随访8个月~4年,6例周围骨折均获得愈合,髋关节功能得到恢复。未见松动。结论股骨周围骨折B1骨折大多为斜骨折,钢缆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周围骨折简单有效,固定效果确切,根据骨缺损情况辅以植骨,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假体周围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骨折内固定术 钢缆
  • 简介:摘要目的MP翻修柄结合Thabe钛捆绑带固定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后VancouverB2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1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B2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63~79岁,平均71.1岁。所有患者均采用骨折切开复位MP翻修柄结合Thabe钛捆绑带进行翻修手术。术前,术后1、3、6个月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摄X线片,用于评价骨折复位及愈合,初始固定及生存情况。结果共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2.3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88.7分。X线显示骨折复位,股骨柄超过骨折远端的固定长度超过4cm,与股骨压配良好。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19.88±5.06)周。末次随访时未见股骨柄松动、下沉。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结论MP翻修柄结合Thabe钛捆绑带固定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后VancouverB2周围骨折,很好地控制了骨折端轴向和旋转稳定性,且骨与有很好的骨整合,为骨折的愈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骨折愈合率高。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MP翻修假体柄 假体周围骨折 Vancouver B2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全新吊床包膜瓣修复隆乳术后下移和双泡畸形的技术,以提高对相关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至2019年,在上海美莱医疗美容门诊部就诊要求改善下移和双泡畸形的女性患者16例,年龄23~48岁,平均33.4岁。手术均用吊床包膜瓣,从乳晕切口入路,将包膜下极广泛分离形成包膜瓣,缝合锚定多余腔隙,消除下移的下皱襞,包膜瓣向上提拉收紧与切口上方的包膜断端叠瓦式缝合,使体腔隙恢复到理想下皱襞处。结果1例患者轻度血肿,经处理后愈合;6个月随访,15例患者下移的下皱襞提升至理想位置,乳房双重皱襞消失、对称性良好、外形满意、无复发病例、切口瘢痕隐蔽、无包膜挛缩。结论对下移和双泡畸形患者用吊床包膜瓣技术可有效矫正该并发症,且长期稳定性较好、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假体植入 乳房成形术 假体异位 假体下移 双泡畸形 包膜瓣 假体包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国产羟基磷灰石涂层髋臼与进口生物的6年临床疗效。方法对比分析60例使用羟基磷灰石涂层髋臼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及20例采用进口生物髋臼的患者随访影像学评估及髋关节功能评估,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本组均获得6年随访,末次随访国产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92分,进口髋关节评分平均90分。结论两组髋臼的6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国产假采用羟基磷灰石涂层可以增加髋臼的固定,但可能同时也是引起骨溶解的诱因。

  • 标签: 关节置换术 羟基磷灰石 髋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肿瘤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原因,探讨二期返修手术的策略。方法回顾2005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7例膝关节肿瘤置换术后深部感染患者行感染旷置术。其中6名患者为男性患者,1名患者为女性患者;4例为骨巨细胞瘤,3例为骨肉瘤;股骨远端2例,胫骨近端5例。再次手术距离首次手术时间由4月—20个月,全部患者再次手术均采用取出、彻底清创和抗生素骨水泥旷置,控制感染后二期返修。7例患者术后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术后随访6—24个月,7例患者术后均无感染复发。结论彻底清创、足够间隔期以及二期手术采用抗生素骨水泥是有效控制感染复发的有效措施。术中因循序渐进取出及骨水泥,二期翻修时仔细解剖并注意足够软组织覆盖。

  • 标签: 关节肿瘤型假体 深部感染 膝关节翻修 抗生素骨水泥假体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周围VancouverB骨折患者,进行翻修、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广州医科大学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周围B骨折患者16例,其中11例为全髋,5例为半髋;男4例,女12例;年龄平均69岁(59-81岁);Vancouver分类B13例,B25例,B38例。B1骨折采用内固定、或加异体皮质骨板移植治疗;B2骨折选择加长股骨柄翻修、捆扎带环扎;B3骨折选择加长股骨柄翻修、加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和捆扎带环扎固定。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0个月(5-9年)。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X线片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12例患者获得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患者能自由行走,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平均90分(76-93分)。结论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周围骨折的不同类型,分别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加长股骨柄翻修、异体皮质骨板移植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保留(CR)与后交叉替代型(PS)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晋城市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收治的12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男64例,女56例,年龄(63.33±3.16)岁,年龄范围为51~72岁,按照不同的类型分为CR组与PS组,对其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CR组65例,给予CR;PS组55例,给予PC。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随访1年的膝关节活动度(ROM),最大屈曲角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评分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R组患者手术时间[(85.45±4.12)min]长于PS组[(78.33±3.26)min],术中出血量[(55.58±13.52)ml]低于PS组[(60.97±13.11)ml],术后引流量[(165.31±41.25)ml]低于PS组[(180.55±40.86)ml];术后1周、术后1年的ROM[(108.41±4.25)°、(109.44±4.23)°]大于PS组[(101.25±4.33)°、(105.41±4.98)°],术后1周、术后1年的最大屈曲角度[(109.35±3.87)°、(111.58±3.25)°]大于PS组[(103.60±3.80)°、(107.62±3.66)°];CR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年VAS评分[(3.60±1.84)分、(1.85±0.54)分]低于PS组[(5.61±1.75)分、(2.93±0.67)分],CR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3/65)]低于PS组[20.0%(1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S相比,采用CR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可获得更好的围术期指标,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早期预后普遍较好,但其手术操作时间较长,对施术者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

  • 标签: 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 后交叉替代型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硅胶隆眉弓术在治疗面上部轮廓低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颅颌面一中心行硅胶隆眉弓术的女性求美者资料,纳入标准:眉骨低平、眼球突出或上睑臃肿。排除标准:额部曾行注射类手术或有注射物残留,眉骨区手术史,肿瘤史,甲状腺功能抗进或外伤史。根据眶上缘及眉弓区域解剖特点,在双侧眉尾下缘设计小切口,长度约7 mm,眉弓区域骨膜下剥离出与所雕刻大小合适的腔隙,并置入雕刻好的硅胶。雕刻时注意有效部分为下缘,厚度2~7 mm;中部为最上端,对应眉毛的内1/3处。两侧各设有1个小孔,允许术后组织长入。眉尾处与骨膜缝合固定,眉头处油沙钉打包缝合外固定。在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随访时拍摄照片并进行分析。术后满意度根据李克特5分量表由求美者、手术医师及非医学专业人员分别评分,数据以M(P25,P75)表示。应用SPSS 21.0软件采用多样本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2例求美者,年龄(25.1±3.1)岁(20~32岁)。手术均顺利完成,共置入硅胶84个,置入厚度(下缘)为(4.53±0.77) mm(2~7 mm)。所有求美者表情正常,均无包膜挛缩、伤口裂开及神经损伤。1例发生极少量血肿,术后1~2周自行吸收;1例在术后6个月发生无菌性炎症,最终行取出。随访(9.0±3.2)个月,范围6~18个月,除4例对外观轮廓不满意,接受再次手术外,其余求美者均得到了较满意的术后效果,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获得了更立体的眉弓和面上部三维轮廓,随访时面部容貌立体和谐。术后满意度评分:求美者为4.60(4.38,4.85)分(2.5~5.0分),手术医生为4.85(4.70,4.90)分(4.2~5.0分),非医学专业人员为4.80(4.66,4.90)分(3.7~5.0分)。3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9.978、P=0.007)。其中,求美者满意度与手术医生满意度(H=9.978、P=0.009)、非医学专业人员满意度(H=9.978、P=0.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医生满意度与非医学专业人员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9.978, P=1.000)。结论硅胶隆眉弓术能有效地重塑面上部轮廓,提供更精致、更具有立体感的面型,是隆眉弓术的首选。

  • 标签: 弹性聚硅酮类 突眼 额骨 眉毛 整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