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些年随着国内核电机组的大量投运,试验频次已大幅增加,人们对试验的认识也不断深化.积累的经验也相当丰富,因此如何优化试验工艺流程,缩短工期已逐渐成为所有相关从业者的共同愿望,如何在核安全、质量与工期、效益之间寻找合适的“平衡点”,已成为核电从业者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根据多年的现场实践,文章比较全面地总结了近年来安全打压试验的重要经验以及在试验工艺优化方面所做的一些初步尝试,并对该试验未来可能的优化方向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 标签: 安全壳打压试验 工艺 优化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某核电站核岛内安全预应力的特点,对用于摩擦试验的水平及其倒U型钢束选取、穿束、张拉力的施加以及有关参数的计算进行了阐述,并对试验结果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验证核岛预应力系统施工的合理性。

  • 标签: 预应力 钢绞线 脱离锁力 摩擦系数 伸长值
  • 简介:摘要按照IEEE742中核电厂所作出保护安全中电气贯穿件具体要求而结合某核电厂情况,对电气贯穿件情况进行分析,尤其是其中馈线回路保护问题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经过计算可知,电气贯穿件属于典型的馈线回路,如果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在需要进一步梳理以及规划好具体的保护方案,从而满足核电厂的安全要求。

  • 标签: 核电厂 安全壳 电气贯穿件 保护方案 探究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在核电厂发生严重事故时,氢气的产生来源,并给出了氢气的缓解措施,重点分析了非能动氢气复合器的工作原理,对比非能动氢气复合器和氢点火器的优缺点。最后得出安全内消氢措施的最优组合。

  • 标签: 非能动氢符合器 氢点火器 安全壳 氢气
  • 简介:摘要安全是核电厂反应堆主厂房的围护结构,包容了反应堆压力容器、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主管道、稳压器、蒸汽发生器、主泵以及部分辅助系统和专设安全设施系统。核电站安全结构是核反应堆的保护结构,是继核燃料包、一回路压力边界之后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

  • 标签: 核电站安全壳 预应力施工 实时监控
  • 简介:安全及其内部结构作为核电站专设安全设施,其安全及可靠性问题关系到复杂工况情境下核电站的安全保障。本文结合模糊FMECA方法与改进的FTA定量计算方法,探讨研究针对安全及内部结构安全及可靠性的分析方法。通过模糊FMECA研判系统所含高危害度的失效故障模式,进一步构造Bow-tie模型,利用模糊数学和灰色关联度理论改进的FTA定量计算方法计算得出最小割集底事件组对应故障致因触发顶事件的可能性。该分析方法解决了系统结构复杂、底事件定量信息贫乏的问题,为安全及内部结构的设计与建设提供理论决策支持。

  • 标签: 安全壳 安全及可靠性分析 模糊FMECA Bow-tie模型
  • 简介:本文基于WGOTHIC程序对非能动安全冷却系统(PassiveContainmentCoolingSystem,简称PCS)原型及其整体性能试验台架进行建模,分析了基准工况和恶劣工况下安全内的压力变化和传热特性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恶劣工况下PCS系统的冷却能力受到了一定限制,使安全在事故初期的冷却降压速率略有下降,但从长期来看仍可有效实现安全的降温降压。事故后安全内热阱吸热速率迅速下降,通过安全内壁面冷凝吸收的热量比例逐渐增大,最终通过安全壳体壁面“冷凝—导热—蒸发”通道载出能量的速率和事故中破口输入能量的速率将达到平衡。

  • 标签: 非能动安全壳 比例分析 传热特性 整体试验台架
  • 简介:摘要AP1000核电站属于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一种,由美国西屋电气公司设计。其安全结构为双层外层结构由预应力混凝土建成,主要作用是对内部结构进行保护、对辐射进行屏蔽;内层则是CV(钢制的安全容器),事故出现时,能防止辐射性物质向外泄露。本文基于AP1000核电站钢制安全防护涂层设计要求,对相应的设计技术进行分析。

  • 标签: AP1000核电站 钢制安全壳 防护涂层 设计分析
  • 简介:反应堆事故工况下,钢制安全是防止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的重要屏障,因此有必要研究分析事故条件下传热削弱因素(如壁面油污和锈斑)对安全完整性的影响,以评估安全的潜在失效风险。本文应用非能动安全分析程序,建立了大功率非能动反应堆非能动安全冷却系统的热工水力模型,并以冷管段双端剪切事故为基准工况,分别研究了壁面油污和锈斑为代表的不利因素对钢制安全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事故发生后1000s内,壁面油污和锈斑的位置和面积对换热的影响甚小,1000s后油污和锈斑面积对安全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起拱线附近油污或者锈斑面积超过湿区面积的20%时,安全均可能面临失效风险。

  • 标签: 油污 锈斑 非能动安全壳 双端剪切 安全壳完整性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事故后安全内氢气产生的原因,事故情况下AP1000核电站的氢气控制,并与传统的二代电站消氢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了AP1000在氢气控制方面的优越性。

  • 标签: 安全壳 氢气控制 非能动氢气复合器 氢气点火器
  • 简介:摘要本文简单的介绍了核电站安全打压试验的目的和作用,试验阶段,试验计划窗口的安排,十年大修中关键路径及次关键路径相关活动。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安全打压试验计划窗口的优化,并从大修工期,主隔离窗口,风险变化等分析要素中提炼出了优化的收益与存在的困难。

  • 标签: 十年大修安全壳打压试验 计划窗口优化 收益与困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电站锅炉的容量在逐渐的扩大,逐渐开始应用高参数的锅炉,但是这些大容量高参数的锅炉在使用时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过热器和再热器的温度问题,如果该位置使用处于超温运行的状态,就会使锅炉的运行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本文分析了电站锅炉管道泄漏监测技术与监测系统。

  • 标签: 电站锅炉管道 泄漏监测技术 监测系统
  • 简介:摘要管道发生泄漏后,如不及时发现、抢修,直接导致巨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甚至发生火灾,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重大的社会、生态影响。由于管道项目距离长、穿跨越复杂,人工巡线无法实时监控,无法保证管道安全,发生泄漏后无法及时发现和定位。管道安装在线泄漏监测系统,可有效解决完全依靠人工的弊端。因此,本文对输油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管道泄漏 负压波 泄漏判定 泄漏定位
  • 简介:摘要管道运输作为成品油远距离输送的主要方式,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但在长期运行中,自然老化、腐蚀破裂以及第三方破坏(人为打孔盗油、机械挖掘、地震等)时有发生,给成品油管道带来安全隐患,油品泄漏是成品油管道生产运营管理中一项重要安全隐患,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火灾以及爆炸等事故,给人员生命财产以及自然环境带来严重威胁。因此,积极研究成品油管道泄漏监测技术并进行现场工程应用,实时监视管道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泄漏事件并进行报警和定位,提醒操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成品油管道 泄漏监测 工程实施 安全
  • 作者: 季本亮
  • 学科: 经济管理 > 产业经济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红地产》 2017年第2期
  • 机构:长输管道上应用的泄漏监测预警技术各有其优势和缺陷,单一技术无法实现对管道各类风险的有效监测监控。光纤预警技术可作为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的补充手段,分时域、分区域地对干扰信号的低风险、高频率位置做合理的静默化处理,以降低模式识别技术的难度,提高系统的实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利用AE传感器采集沿管壁传播的气体泄漏振动声音信号可以得出管道是否泄漏的结论。根据基于AE传感器的燃气管道泄漏监测技术的现场试验,发现特征值的选取对分类器准确度有很大影响,样本长度对判断的准确性有较大影响,采样点(1-1.5)×105个的样本长度较为合理。基于AE传感器的燃气管道泄漏监测技术是可行的。

  • 标签: 燃气管道 泄漏 监测 传感器
  • 简介:摘要燃气管道多埋于地下,经过人口密集区,施工与检验、检修难度较大,由于第三方破坏、腐蚀、施工缺陷、制造缺陷、管材等多种因素容易造成燃气管道泄漏,燃气泄漏不仅造成能源浪费、污染环境、严重经济损失,而且往往直接、间接地引起中毒、爆炸及着火事故,危及市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如何对燃气泄漏进行有效的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燃气管道泄漏原因分析与安全管理。

  • 标签: 燃气管道 泄漏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邵阳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知晓、管理以及相应治疗,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有效的临床资料。方法按照多层随机选择邵阳市年龄大于18周岁的常住居民60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居民对糖尿病的知晓和治疗,通过实验室测量居民的血糖水平,统计居民糖尿病患病。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600例居民中,有90人患有糖尿病,其中有82人知晓自己患有此病,知晓为91.1%;64例患者实施相关治疗,治疗为71.1%,其中20例患者采用运动方案治疗,占总数的22.2%,30例患者控制饮食,占总数的33.3%,通过药物治疗患者68人,占总数的75.5%,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为14.4%。糖尿病知识知晓,患病群体明显高于正常群体(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此外糖尿病血糖控制措施知晓、相关并发症知晓,患病群体也明显高于正常群体(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邵阳市居民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以及患者血糖控制、治疗知识的知晓均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发病和死亡

  • 标签: 邵阳市 糖尿病 患病率 知晓率 管理率 治疗率
  • 简介:摘要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从供应侧的配网设备运行到需求侧的用户正常生产生活,供电公司所承担的电力供应、保障和抢修任务也越来越艰巨。虽然导致电网发生故障或异常运行的因素非常复杂,且过程十分迅速,如不能及时预测、判断或处理不当,不但可能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甚至会使电网瓦解崩溃,造成大面积停电,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为了提高供电企业供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必须提高配网故障的抢修效率,是否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配网故障的抢修,直接反映出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因此,监测配网故障抢修流程,可以促进制度落实、业务协同、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

  • 标签: 配网 故障监测 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