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早期先兆流产采用血清HCG和孕酮水平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4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我院同时期所收治的健康孕妇40例为参照组,对2组患者血清HCG和孕酮水平进行检测,对比2组患者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以及阳性率。结果对比2组患者血清HCG和孕酮水平,研究组患者血清HCG和孕酮水平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2组患者检查结果阳性率,研究组患者血清HCG阳性2例,孕酮阳性7例,参照组孕妇血清HCG阳性35例,孕酮阳性37例,研究组患者血清HCG阳性率5%低于参照组孕妇血清HCG阳性率87.5%,研究组患者孕酮阳性率17.5%低于参照组孕妇孕酮阳性率92.5%,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采用血清HCG和孕酮水平对早期先兆性流产情况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作用。

  • 标签: 早期先兆流产 诊断价值 孕酮水平 血清HC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促排卵过程中HCG日孕酮水平对IVF/ICSI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不孕不育科行拮抗剂方案IVF/ICSI助孕的患者118例。根据HCG日孕酮(P)水平分为三组A组P≤0.50ng/ml(n=30);B组0.50<P<1.50ng/ml(n=57);C组P≥1.50ng/ml(n=31)。比较三组间促排卵及胚胎结局。结果B组D3可移植胚胎率和D3优质胚胎率高于A组和C组。结论拮抗剂方案中HCG日孕酮水平过高或过低均影响高质量胚胎形成。

  • 标签: 孕酮水平 HCG日 拮抗剂方案 胚胎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女性早期妊娠流产与其血清HCG水平孕酮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针对三组孕妇不同时间点的血清HCG水平孕酮水平实施检测。结果三组孕妇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清HCG和孕酮水平比较中,正常组孕妇均为最高,而早期流产组孕妇均为最低,复发组居中(P<0.05)。结论孕妇的血清HCG水平孕酮水平均与孕妇早期妊娠流产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检测血清HCG和孕酮水平能够对早期妊娠和先兆流产的诊断提供参考与帮助。

  • 标签: 流产 早期妊娠 血清HCG 孕酮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96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雌激素水平以及保胎成功率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均可有效治疗先兆流产,但地屈孕酮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地屈孕酮 黄体酮 先兆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孕酮针治疗先兆流产临床效果。随机选择门诊治疗时间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132名早孕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方法对甲组的44名早孕先兆流产患者每日注射20mg的黄体酮,直至临床症状消失,乙组的44名早孕先兆流产患者每日注射40mg的黄体酮,待临床症状消失后将药量减至20mg/d,持续治疗一周。丙组的44名早孕先兆流产患者每日注射60mg的黄体酮,待临床症状消失后将药量减至40mg/d,治疗一周后将药量减至20mg/d,持续治疗一周。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情况进行密切的跟踪调查,详细记录相关实验数据,研究早孕先兆流产患者的稽留流产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妊娠至足月等情况。结果丙组患者的稽留流产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和丙组患者,三组患者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妊娠至足月等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实验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不同剂量孕酮针治疗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果与孕酮针使用剂量不存在明显关系,如过量使用孕酮针会提高患者稽留流产发生率。

  • 标签: 孕酮针 先兆流产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地屈孕酮片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复发性流产(RSA)患者激素水平及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RSA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联合hcG治疗,联合组采用地屈孕酮片联合hCG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孕8周、12周的血清激素水平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孕12周血清E2、P以及hCG水平均明显高于孕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孕12周血清E2、P以及hCG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8周比较,两组患者孕12周血清INF-γ水平均明显降低,IL-4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孕12周比较,联合组患者孕12周血清INF-γ水平降低更加显著,IL-4水平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片联合hCG可以显著提高RSA患者机体性激素水平,调节细胞因子平衡。

  • 标签: 地屈孕酮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复发性流产 性激素 细胞因子
  • 简介:评估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治疗合并有子宫肌瘤的子宫腺肌症时对子宫肌瘤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25~50岁子宫腺肌症的绝经前妇女,使用随机化序列方法抽取样本36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放置LNG-IUS前及放置后6、12个月后36例患者的子宫出血模式及子宫参数。结果:放置LNG-IUS6个月后,月经过多患者的数量从放置前的41.67%(15/36)逐渐下降至0。此外,放置6个月后与12个月后比较,发现月经淋漓不净的患者逐渐减少。在研究过程中出现月经过少的患者增加,放置12个月后共有30.56%(11/36)的患者出现月经过少。放置6、12个月后患者的PBAC评分中位数与放置前比较均明显下降;且在评估中,36例患者的血红蛋白中位数与放置前比较均显著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与放置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6、12个月后患者的子宫体积较放置前均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体积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6和12个月后,患者的痛经程度均明显减轻,同时其活动能力丧失点及痛经分级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能够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症,且对子宫肌瘤几乎无影响。

  • 标签: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月经量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联合检测血清孕酮和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早期妊娠结局的预测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停经35~45d的确诊妊娠且B超检查显示子宫内外均无妊娠迹象的孕妇229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其血清孕酮和β-HCG水平,随访并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组(60例)、先兆流产组(58例)、难免流产组(56例)以及异位妊娠组(55例)。结果正常妊娠组与先兆流产组血清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难免流产组和异位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与先兆流产组血清β-HCG水平之间比较,难免流产组和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水平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孕妇血清孕酮水平显著高于其它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清孕酮水平组间妊娠结局不良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孕酮和β-HCG水平在预测妊娠结局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妊娠早期 孕酮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βHCG、孕酮及雌二醇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5年7月—2017年12月时段进入本院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中分别选取90例分为A组,并选取同时期正常妊娠的孕妇90例作为B组,2组患者均接受血清βHCG、孕酮及雌二醇水平检测。结果A组血清βHCG、孕酮及雌二醇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血清βHCG、孕酮及雌二醇诊断真阳性率96.67%,血清βHCG与孕酮真阳性率为94.44%。结论临床上为宫外孕患者检测血清βHCG、孕酮及雌二醇水平可快速了解患者情况,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血清&beta HCG 孕酮 雌二醇 宫外孕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中应用β-HCG、VEGF和孕酮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收的42例异位妊娠患者,定义为研究组,并同期选择正常妊娠体检产妇42例,定义为参照组,所有参与研究的对象,均实施β-HCG、VEGF和孕酮联合检测,比较两组β-HCG、VEGF和孕酮水平,并将联合检测结果与单项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β-HCG和孕酮水平,均低于参照组β-HCG和孕酮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EGF水平,要高于参照组VEGF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β-HCG、VEGF和孕酮水平联合检测的特异度(88.09%)、灵敏度(92.86%)以及准确度(92.59%),均高于β-HCG、VEGF和孕酮水平单项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积极采用β-HCG、VEGF和孕酮水平检测,能够提升患者的诊断价值,且将β-HCG、VEGF和孕酮水平检测手段相结合,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更高,能够大大降低异位妊娠漏诊以及误诊情况的发生,具有十分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beta -HCG VEGF 孕酮水平 异位妊娠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利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胶丸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7月所接收的先兆流产患者80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服用黄体酮胶丸,而观察组则服用地屈孕酮,对比两组患者保胎成功率与血清孕酮值。结果治疗完毕之后,观察组40例患者中,有39例保胎成功,保胎成功率为97.5%,而参照组40例患者中,有30例保胎成功,保胎成功率为75.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用药完毕后的第7、8、9、10周,观察组患者血清孕酮值要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先兆流产时,应用地屈孕酮的治疗效果更佳,保胎成功率更高,且血清孕酮值明显提高,其应用效果甚为理想。

  • 标签: 地屈孕酮 黄体酮胶丸 先兆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酮、β-HCG、雌二醇检测在早孕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7年1~6月的120例妊娠4~7周孕妇,根据分娩结局将其纳入正常妊娠组、异位妊娠组、先兆流产组,每组40例,所有孕妇均运用全自动快速荧光酶标法进行孕酮、β-HCG、雌二醇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异位妊娠组与先兆流产组的孕酮、β-HCG、雌二醇检测水平均低于正常妊娠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异位妊娠组的孕酮、β-HCG、雌二醇检测水平均低于先兆流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孕酮、β-HCG、雌二醇检测在早孕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鉴别诊断正常妊娠与异位妊娠,且可为先兆流产的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孕酮 &beta -HCG 雌二醇 检测 早孕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醋酸甲羟孕酮治疗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6例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3例患者,给予参照组患者戊酸雌二醇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醋酸甲羟孕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PBAC评分,分析醋酸甲羟孕酮治疗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PBAC评分在统计学上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讨论价值(P<0.05)。结论醋酸甲羟孕酮治疗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的效果显著,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醋酸甲羟孕酮 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β-HCG、VEGF、孕酮联合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临床价值。方法将异位妊娠的83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宫内妊娠的8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β-HCG、VEGF、孕酮含量。结果研究组患者β-HCG和孕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VEG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β-HCG、VEGF和孕酮含量可作为临床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的有效指标。

  • 标签: 孕酮 异位妊娠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石景山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子宫腺肌症患者156例,采用整体抽样划分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痛经评分、月经量变化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痛经评分、月经量及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s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醋酸甲羟孕酮片与妈富隆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到2017年11月期间诊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抽取72例作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抽签方式分组,治疗组(n=36)在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后口服妈富隆治疗,对照组(n=36)则服用醋酸甲羟孕酮片,就2组患者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复发率以及妊娠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是(6.09±0.25)d,停药半年后的复发率是5.56%,停药半年后的复发率是22.22%,对照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是(8.74±1.38)d,停药半年后的复发率是22.22%,其妊娠率是8.33%;2组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妈富隆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确切,优于醋酸甲羟孕酮片,其可快速止血,并提升患者妊娠率,减少复发,值得借鉴。

  • 标签: 醋酸甲羟孕酮片 妈富隆 子宫内膜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兆流产治疗中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胶丸的临床效果比较情况。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因先兆流产于我院就诊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黄体酮胶丸,观察组40例则采用地屈孕酮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孕酮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止血时间、腰酸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先兆流产患者而言采用地屈孕酮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保胎成功概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先兆流产 地屈孕酮 黄体酮胶丸 保胎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