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互动式护理干预对孕晚期孕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孕晚期孕产妇(2021.05~2022.09),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知识掌握程度、分娩态度、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局。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分娩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分娩态度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孕晚期孕产妇 分娩结局 互动式护理干预 分娩方式
  • 简介:(陕西省咸阳兴平市人民医院外二科陕西咸阳713100)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护理干预支持对孕产妇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正产的孕产妇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临产后实行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观察组产妇孕28w前开展孕晚期健康教育与临产后实行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相结合。结果观察组各分值得分率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28.8%,对照组为50.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晚期护理干预支持和健康教育对孕产妇来说有利于促进其产程进展,明显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孕产妇 护理干预支持 健康教育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护理干预队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研究以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孕产妇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依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孕晚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h出血量和分娩方式等分娩结局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讨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孕晚期产妇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产妇分娩结局的改善,为母婴安全提供保证。

  • 标签: 孕晚期 护理干预 产妇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孕晚期综合干预对孕产妇自我效能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孕产妇,实施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流程护理,实验组执行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孕晚期综合干预。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孕产妇满意占比、自我效能评分、产后2h出血量、产程时间情况、剖宫产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体现出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孕晚期综合干预在孕产妇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我效能,减少产后出血和缩短产程,提高满意度。

  • 标签: 以助产士为主导 孕晚期综合干预 孕产妇自我效能 分娩结局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骨盆运动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助产门诊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3月10日收治的127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散步组及骨盆运动组,最终散步组纳入62例,骨盆运动组纳入65例。散步组孕晚期的运动方式是快步走;骨盆运动组孕晚期的运动方式是包含脊柱直立位和脊柱水平位2个平面,多个骨盆周围关节的综合骨盆运动。观察2组孕妇运动前后产力、产道、胎儿各方面数值变化,并比较2组孕妇的分娩结局。结果生产前1 d骨盆运动组"空中自行车"坚持时间为(27.12 ± 7.73)s,散步组为(20.56 ± 6.6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12,P<0.01);生产前骨盆运动组运动后出现宫缩的时间为(269.38 ± 123.70)s,散步组为(591.29 ± 201.8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0.89,P<0.01)。骨盆运动组坐位体前屈水平为(33.64 ± 5.91)cm,散步组为(29.50 ± 5.2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15,P<0.01);规律宫缩时宫颈评分,骨盆运动组(8.01 ± 1.69)分,散步组(7.30 ± 1.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56,P<0.05)。规律宫缩开始时胎儿"枕前位"比例:骨盆运动组为93.85%(61/65),散步组为72.58%(4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41,P<0.01)。生产前1 d运动后无疼痛:骨盆运动组为72.31%(47/65),散步组为29.03%(1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5.30,P<0.01)。第一产程时间:骨盆运动组(395.84 ± 165.24)min,散步组(574.35 ± 152.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32,P<0.01);第二产程时间:骨盆运动组(25.98 ± 9.88)min,散步组(33.62 ± 13.9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57,P<0.01)。结论孕晚期骨盆运动,更能影响产力、产道、胎儿等分娩要素,减少运动疼痛,缩短产程时间。

  • 标签: 骨盆运动 初产妇 分娩要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骨盆运动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助产门诊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3月10日收治的127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散步组及骨盆运动组,最终散步组纳入62例,骨盆运动组纳入65例。散步组孕晚期的运动方式是快步走;骨盆运动组孕晚期的运动方式是包含脊柱直立位和脊柱水平位2个平面,多个骨盆周围关节的综合骨盆运动。观察2组孕妇运动前后产力、产道、胎儿各方面数值变化,并比较2组孕妇的分娩结局。结果生产前1 d骨盆运动组"空中自行车"坚持时间为(27.12 ± 7.73)s,散步组为(20.56 ± 6.6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12,P<0.01);生产前骨盆运动组运动后出现宫缩的时间为(269.38 ± 123.70)s,散步组为(591.29 ± 201.8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0.89,P<0.01)。骨盆运动组坐位体前屈水平为(33.64 ± 5.91)cm,散步组为(29.50 ± 5.2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15,P<0.01);规律宫缩时宫颈评分,骨盆运动组(8.01 ± 1.69)分,散步组(7.30 ± 1.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56,P<0.05)。规律宫缩开始时胎儿"枕前位"比例:骨盆运动组为93.85%(61/65),散步组为72.58%(4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41,P<0.01)。生产前1 d运动后无疼痛:骨盆运动组为72.31%(47/65),散步组为29.03%(1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5.30,P<0.01)。第一产程时间:骨盆运动组(395.84 ± 165.24)min,散步组(574.35 ± 152.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32,P<0.01);第二产程时间:骨盆运动组(25.98 ± 9.88)min,散步组(33.62 ± 13.9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57,P<0.01)。结论孕晚期骨盆运动,更能影响产力、产道、胎儿等分娩要素,减少运动疼痛,缩短产程时间。

  • 标签: 骨盆运动 初产妇 分娩要素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对产妇实施孕晚期胎心监护后,对其产程与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入观察组(n=500)和对照组(n=500)。对照组采用常规胎心监测干预,观察组采用孕晚期胎心监护予以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局。结果 对两组产妇产程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后可知,观察组各产程时间要显著均对照组短(P<0.05);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后可知,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产妇母婴结局对比分析后可知,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羊水吸入、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以及尿潴留等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对孕晚期产妇实施孕晚期胎心监护予以干预,效果显著,且自然分娩率高。

  • 标签: 孕晚期胎心监护 产妇产程 母婴预后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预测低危产妇产后出血的过程中,应用凝血、纤溶指标检测(孕晚期)评价的价值。方法针对500例孕晚期孕妇进行凝血、纤溶指标检测,包括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等指标,检测后将其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对孕妇进行持续随访,观察分娩后发生出血的产妇凝血、纤溶指标检测和未出血的产妇差异;入选的500例孕妇均为我院2014年3月到2016年10月间收治。结果500例产妇中有10例出现产后出血情况,出血的产妇凝血、纤溶指标检测值和未出血的产妇存在一定差异,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凝血、纤溶指标检测(孕晚期)预测低危产妇产后出血价值分析发现,其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出存在异常的产妇,预测价值较好,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凝血 纤溶指标检测(孕晚期) 预测 低危产妇产后出血 价值
  • 简介:广州市南沙区灵山医院 广东广州 511470【摘要】目的:对初产妇实施孕晚期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其对初产妇焦虑情绪、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孕晚期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娩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该106例孕产妇进行分组,其中5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另外53例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评分与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在焦虑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分娩结局(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孕晚期对初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情绪,改善其分娩结局,因此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 简介:注意仰卧综合症孕妈妈在妊娠晚期常愿意仰卧,但长时间仰卧,很容易出现心慌、气短、出汗、头晕等症状,如将仰卧位改为左侧卧或半卧位,这些现象将会消失,这就是仰卧综合征症,也称低血压综合症。这是由于孕妈妈在仰卧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可完全被压扁长达6~8厘米,血液只能从较小的椎旁静脉、无名静脉回流的缘故。回流不畅,回心血量减少,

  • 标签: 孕晚期 低血压综合症 下腔静脉 静脉回流 仰卧位 仰卧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