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子宫样癌(OEC)同步子宫病变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998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OEC的5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OEC同步子宫病变患者13例(OEC同步内膜病变组)及单纯OEC患者43例(单一OE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术后病理及预后。结果56例OEC患者中,同步发生子宫病变的比例为23%(13/56)。与单一OEC组比较,OEC同步内膜病变组患者的确诊年龄[分别为(52.7±10.2)、(44.9±8.3)岁]、已绝经的比例[分别为53%(23/43)、2/13]、有高血压病史的比例[分别为28%(12/43)、0/13]降低,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初潮年龄、手术前后血清CA125水平以及有痛经史、未生育、有子宫异位症(内异症)病史、有糖尿病病史的比例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EC同步内膜病变组、单一OEC组患者的首发症状为不规则阴道流血的比例分别为5/13、9%(4/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292,P=0.012)。两组患者的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肿瘤最大径、肿瘤发生侧别、腹水量、转移部位、卵巢肿瘤病理切片中是否出现内异症病灶、手术方式、是否行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术、术后化疗方案、化疗疗程数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EC患者的整体5年生存率为91.6%,整体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6.6%,其中OEC同步内膜病变组、单一OEC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2%、93.4%,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4.1%、77.3%,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OE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手术病理分期(P=0.006)及残留灶大小(P=0.020)。结论OEC患者中同步发生子宫病变的比例较高;OEC同步子宫病变患者较单纯OEC患者年轻,首发症状为不规则阴道流血者多见;OEC是否同步子宫病变并不影响其预后。

  • 标签: 卵巢肿瘤 癌,子宫内膜样 子宫内膜肿瘤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子宫活检病理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81例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子宫活检病理诊断,总结并分析子宫活检病理诊断在子宫异常出血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81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经诊断后发现,器质性病变者共37例,占比45.68%;激素水平失调者共28例,占比34.57%;正常经期有各期内膜者16例,占比19.75%。且子宫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检查,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

  • 标签: 子宫内膜异常出血 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卵巢组织冻存及自体移植手术保护子宫癌患者生育力与卵巢内分泌功能。方法对1例33岁子宫癌I期患者在癌症手术过程中进行卵巢组织取材、冻存,待其癌症完全缓解后进行冻存卵巢组织自体移植手术,随访监测患者的激素水平、卵泡发育情况以及绝经相关症状。结果卵巢组织移植1个月后,改良Kupperman 评分由12分降低至2分,绝经相关症状基本消失,移植第2个月卵泡刺激素降低至21.78 IU/L,雌二醇由<13.76 ng/L升高至65.55 ng/L,B超监测到有卵泡发育。移植第4个月,卵泡刺激素降至6.26 IU/L,雌二醇水平升至112.22 ng/L,移植后第9个月,雌二醇水平为118.14 ng/L,孕酮水平升高至8.96 μg/L,且B超下监测到2个排卵后黄体。结论卵巢组织冻存移植2个月后卵巢功能恢复,证明卵巢组织在临床上移植成功。

  • 标签: 卵巢组织冻存 卵巢组织移植 子宫内膜癌 卵巢排卵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子宫息肉患者借助宫腔镜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此研究的50例EMP患者选取时间为2021/1/1-2021/6/30,分为使用宫腔镜子宫息肉摘除加电凝术的对照组(n=25)和加用宫腔镜下子宫息肉电切除术的实验组(n=25),评价手术效果、月经改善效果、术后出血复发率及息肉复发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均无差异(P>0.05);加用宫腔镜下子宫息肉电切除术能够显著降低疾病复发率,实验组出血复发率与息肉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息肉患者在行宫腔镜下子宫息肉电切除术临床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 电凝术 子宫内膜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 RNA(microRNA,miRNA)在子宫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就诊EMS 患者异位内膜组织和对照组在位内膜组织开展实验。利用Illumina平台的miRNA测序检测内膜组织中 miRNA的表达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表达的miRNAs及其潜在靶基因在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合文献挑选6个具有显著差异的miRNAs(miR-98-5p、let-7c-5p、miR-495-3p、miR-200b-3p、miR-200c-3p、miR-148b-3p),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进行验证,并在构建miRNA-基因调控网络后初步验证其潜在靶基因。结果测序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有69个miRNAs出现差异表达(差异倍数>1.5,P<0.05),其中表达上调22个,表达下调47个。基因本体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iRNAs所调控的靶基因在生物学过程中集中在与蛋白质修饰、发育调控、细胞代谢和形态结构等相关。KEGG pathway分析显示,靶基因富集于蛋白质功能、自噬、AGE-RAGE及MAPK信号通路中。qRT-PCR结果显示miR-98-5p、let-7c-5p、miR-200b-3p、miR-200c-3p的表达情况与测序结果一致。miRNA-基因共表达网络显示 miRNAs与所预测的靶基因间的相互关系。miRNAs潜在靶基因的qRT-PCR验证结果显示,miR-200b-3p、miR-200c-3p与ZEB2呈负相关,miR-98-5p与PGRMC1呈负相关,miR-98-5p、let-7c-5p与ADIPOR2呈正相关。结论miR-98-5p、let-7c-5p、miR-200b-3p和miR-200c-3p在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存在显著差异表达,可能参与EMS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微小RNA 异位内膜 在位内膜 差异表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息肉病人应用宫腔镜下子宫息肉切除术联合孕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0年8月~2021年8月从我院共计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子宫息肉切除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息肉效果。方法:邀请本院2019年6月到2020年10月中入院的96例子宫息肉患者参与研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子宫息肉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子宫息肉切除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疗效、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研究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 切除术 孕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息肉是最常见的妇科子宫疾病之一。临床症状是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和生育期月经不调、月经增多、经期延长、腹痛、不孕等症状。因此,患者接受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子宫息肉是诊断和治疗EP的关键。目前,需宫腔镜下摘除行病理检查是本病诊治的黄金标准,但也有其他方法可以采取,以显着提高EP的诊断。但目前,在复发性EP的治疗和预防方面没有太大的进展。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临床诊治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