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卵巢综合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对于肥胖的PCOS患者来说,控制体重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控制体重的关键是减少饮食和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如果患者有多毛和痤疮,但无生育要求,可以仅仅治疗多毛和压疮。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卵巢综合是一种涉及系统内分泌疾病,常伴有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传统的治疗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促排卵药、抗雄激素药等,新的治疗药物包括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他汀类、芳香化酶抑制剂等。本文就卵巢综合的药物治疗的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使用国产尿促卵泡素(uFSH)低剂量缓增方案诱导耐氯米芬(CC)卵巢综合(PCOS)患者排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8例耐CC的PCOS不孕症患者进行84个周期低剂量FSH缓增方案促排卵治疗,以阴道B超和血雌二醇(E2)水平作为监测卵泡发育的指标。结果有4例患者因多个卵泡发育、卵泡持续不长而中止治疗外,其余周期均出现排卵,其中64个周期为单卵泡发育。21例患者为单胎妊娠,3例双胎妊娠。结论使用国产uFSH低剂量缓增方案是治疗耐CC的PCOS无排卵患者有效而安全的治疗选择。根据阴道B超检查和血E2监测结果,适时调整药物剂量,是防止OHSS发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不育 女性 FSH 多囊卵巢综合征 氯米芬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卵巢综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一般治疗,多毛症和高雄激素血症选择不同药物治疗,对于有生育要求者,给予促排卵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卵巢楔切术和腹腔镜卵巢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结论对于有生育要求明确诊断后尽早给予药物治疗,争取早日妊娠。对于没有生育要求的病人,应积极给予对症治疗,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临床治疗
  • 简介:卵巢综合(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自1935年首次报道以来,迄今仍病因不明,其病理生理变化复杂,临床表现呈多态性,是育龄女性内分泌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确切的病因不清楚,有遗传倾向性,又有研究认为,子宫内激素环境影响成年个体的内分泌状态,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并发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综合(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治疗的20例卵巢综合患者设为对照组,并将同期的治疗20例卵巢综合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平均睾酮、雄烯二酮及BMI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促卵泡生成激素、黄体生成激素、血皮质醇、雌二醇及卵巢体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在胰岛素抵抗情况下雄烯二酮都会增加,未出现LH的异常增加。大部分胰岛素拮抗情况的PCOS患者都很肥胖。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来曲唑和氯米芬对卵巢综合(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成来曲唑组51例和氯米芬组35例,于月经周期的第3-7天,分别服来曲唑2.5mg/d、氯米芬50mg/d诱导排卵,并观察卵泡数、排卵率、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来曲唑组的排卵率和周期妊娠率与氯米芬组相似(P>0.05),来曲唑组单个优势卵泡的发生率和在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氯米芬组(P<0.05),来曲唑组血E2水平接近自然周期,低于氯米芬组(P<0.01)。结论来曲唑用于卵巢综合引起无排卵性不孕妇女具有良好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并有不影响子宫内膜生长和促进单个卵泡发育的优势。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来曲唑 氯米芬 促排卵 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8例卵巢综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使用西药克罗米芬,中医补肾化痰方。结果28例患者月经情况均有明显改善,12例妊娠,妊娠率是42.7%。流产2例,流产率15.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综合能使月经周期得到改善,恢复排卵,增加妊娠,治疗方法简便副作用小,是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 补肾化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电凝打孔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卵巢综合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卵巢综合导致不孕且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9例,患者知情同意采用腹腔镜下电凝打孔术治疗。结果术后6个月内患者均已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和正常排卵,雄性激素已明显降低。有4例正常妊娠。有2例HCG检查阳性。结论PCOS导致的不孕症药物治疗无效均可采用腹腔镜下卵巢电凝打孔术。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腹腔镜下电凝 打孔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卵巢综合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适应症及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62例卵巢综合的患者,均采取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分别对其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进行检验,观察其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62例患者排卵率为88.7%(55/62),妊娠率为69.4%(43/62),盆腔粘连率为3.2%(2/62);治疗后30d血中的LH、T、LH/FSH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卵巢综合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显著,微创,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 标签: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卵巢综合患者检测雄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水平的方法及结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62例卵巢综合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体检正常的妇女60例,设为对照组,均对其激素水平、胰岛素相关参数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游离睾酮(FT)、雌二醇(E2)、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黄体生成素(LH)、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空腹胰岛素(FIN)、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综合患者检测雄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水平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及进展进行监测,同时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雄激素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综合(PCOS)患者血清生长激素释放多肽及脂联素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32例PCOS胰岛素抵抗(IR)患者、30例PCOS非IR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采用125I标记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浆葡萄糖(FPG),IR程度采用稳态模型法评估,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各组血清生长激素释放多肽、脂联素的浓度,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1)PCOS的IR组血清中脂联素、生长激素释放多肽水平与PCOS非IR组、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的IR组及PCOS非IR组患者的FIN和HOMA-IR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在PCOS的IR组及PCOS非IR组中,HOMA-IR与血清生长激素释放多肽、血清脂联素蛋白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而血清中生长激素释放多肽与脂联素蛋白水平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随着PCOS的发生发展,血清生长激素释放多肽及脂联素浓度逐渐降低,且两者间蛋白水平的变化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抵抗程度却呈反向趋势。因此,血清生长激素释放多肽及脂联素的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预测PCOS的发生及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的敏感指标,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新靶点。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脂联素 生长激素释放多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卵巢综合(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2011年收治的62例具有胰岛素抵抗的卵巢综合(PCOS)的患者,对其进行6个月的治疗,选用二甲双胍500mg,罗格列酮4mg,之后对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胰岛素释放水平进行治疗前后和停药6个月的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50例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胰岛素释放水平均下降,月经周期也恢复正常,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做比较,已经恢复排卵性月经的21例患者在停药后6个月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胰岛素释放水平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综合(PCOS)的患者通过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改善卵巢的功能.效果很好,缺点是在停药后会出现复发的情况。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甲双胍 罗格列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卵巢综合(PCOS)伴胰岛素抵抗(IR)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PCOS伴IR患者,口服二甲双胍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测定性激素指标和糖代谢指标。结果用药后62例(78%)恢复排卵性月经,8例(10%)妊娠;BMI,WHR,F-G评分,LH,DHEAS,Homaβcell,AUCG较前降低(P<0.05),LH/FSH,T,FT,A2,FINS,HomaIR,AUCI较前降低(P<0.01),SHBG,IGFBP-1,ISI较前增高(P<0.05),其余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PCOS伴IR患者的IR状态,降低雄激素水平,有助于恢复排卵。

  • 标签: 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