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法国的DiesterIndustrie公司计划新建一套生产脂肪酸甲酯(FAME)的装置。该装置预计在明年下半年投用,能力为160kt/a,将成为第一座采用Esterfip—H工艺的装置。欧盟已经提出一项计划,要求2010年使生物柴油用量达到5.75%,目的是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以及欧洲对进口原油的依赖。FAME是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可通过菜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等植物油的酯化来生产。

  • 标签: 生物柴油 催化剂生产 Industrie公司 非均相 温室效应气体 脂肪酸甲酯
  • 简介:摘要:随着化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大量涌现。基于此,简单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均相催化剂辛酸铑的试验准备,深入探讨相关的试验结果,以供参考。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条件 辛酸铑
  • 简介:利用转矩流变仪反应挤出制备聚丙烯接枝腰果酚(PP-g-cardanol),考察聚丙烯(PP)、单体腰果酚和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按不同的原料组合和加料顺序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的螺筒对反应产物接枝率和聚丙烯主链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分开加料,混合均匀的PP和腰果酚先从加料口1加入,引发剂随后从加料口2加入的加料方式提高了引发剂的引发效率,制得的PP-g-cardanol接枝率最大,PP主链降解较少,熔体流动速率和毛细管流变性能均较好.

  • 标签: 反应挤出 聚丙烯 腰果酚 加料方式
  • 简介: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包括惰性的多孔载体、Mg、Ti、卤素和选自式(1)(略)的丁二酸酯的电子给体,式(1)中的基团R1和R2相同或不同,为烃基,基团R3、R、R5和R相同或不同,为氢或烃基。

  • 标签: 烯烃聚合 催化剂体系 丁二酸 多孔载体 固体催化剂 组分
  • 简介:公开了用于乙烯或者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合的催化体系。所述催化体系利用一种催化剂组分,该催化剂组分包含前过渡金属配合物例如钛醇盐与包含环状二烯烃的化合物例如茚的反应产物。所述催化体系还利用固体卤化镁载体和烷基铝助催化剂。本发明的催化体系生产具有窄的分子量分布和窄的组成分布的聚乙烯。

  • 标签: 催化剂体系 聚乙烯 聚合 过渡金属配合物 分子量分布 Α-烯烃
  • 简介:研究的目的是讨论采用非均相碱脱乙酰法制备壳聚糖时,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壳聚糖脱乙酰度(DD)及分子质量(MW)的影响,并建立合适的反应条件,制备具有适当脱乙酰度及分子量的壳聚糖产品。甲壳素是从红虾的残渣中提取的。DD和MW分别由红外光谱及静态光散射仪测定。甲壳素的DD值及MW的测量结果分别为31.9%、5637kDa。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的DD值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反应温度为140℃时制备的壳聚糖的DD值比反应温度为99℃时制备的壳聚糖DD值高。反应温度为99、140℃制备的壳聚糖的加最大值分别92.2%、95.1%。壳聚糖的DD值在反应初期增长较快,随着时间的延长,增长变慢。脱乙酰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随反应物DD值的增加而减少。壳聚糖的分子量随脱乙酰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反应温度为140℃时制备的壳聚糖的分子量比反应温度为99℃时制备的壳聚糖的分子量小。反应初期壳聚糖的分解速率为43.6%/h,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值减小到20%/h,在反应后期,分解反应速率常数增加。

  • 标签: 脱乙酰度 壳聚糖 非均相 制备 反应速率常数 反应温度
  • 简介:以CuS04·5H2O和次亚磷酸钠(NaH2PO2)为原料,采用控制反应温度的方法实现了均相体系内铜纳米粒子的还原制备,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手段对产物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在70℃下反应20min可以得到的产物为粒径分布在70-150nm的球形铜纳米粒子。

  • 标签: 均相还原 铜纳米粒子 反应温度
  • 简介:摘要:丙烷氧化脱氢反应催化体系是工业上最重要的一类催化反应,主要应用于丙烯的直接氧化脱氢、丙烷与氢气的氧化反应、丙烯与氧气的氧化脱氢和丙烯与水的氧化反应等,以及一些催化反应过程中的辅助反应。催化体系是影响丙烷氧化脱氢反应的重要因素,因此,设计合适的催化体系对于工业上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丙烷 催化剂 脱氧反应
  • 简介:制备了以Al2O3/TiO2为载体的负载型铁氧化物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SEM、XRD、UV—vis—DRS和XPS分析,考察H2O2投加量、催化剂投加量、4-氯酚初始质量浓度对4-氯酚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了非均相光Fenton体系的氧化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负载型铁氧化物催化剂为α—FeOOH与γ-Fe2O3的混合物,其表面存在较多的颗粒和孔穴,吸附性强,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H2O2、铁氧化物催化剂、紫外灯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所构成的非均相光Fenton体系对4-氯酚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其反应机理为表面催化催化剂表面的№(III)在光照的作用下被还原为Fe(II)。在催化剂投加量为1g/L,H2O,浓度为7.84mmol/L时,对4-氯酚的降解效果达到最佳,反应进行30min后4-氯酚的去除率大于99%,反应1h矿化度可达91.4%。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非均相FENTON 4-氯酚 降解 催化剂
  • 简介:通过漆酶/HBT体系对芦丁酶促聚合,利用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别对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特点、功能基团和分子量等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酶促聚合产物主要为芦丁二聚体和三聚体;聚合芦丁分子中含有邻醌结构,说明聚合过程中单体分子中B环形成了自由基中间体;由于A环羟基具有耦合位点,使其具有亲核性,易与含有邻醌的B环发生亲核加成,将芦丁分子相互连接起来形成寡聚物。对芦丁二聚体和三聚体的结构也进行了推测。

  • 标签: 芦丁 漆酶/HBT体系 氧化聚合
  • 简介:文章就臭氧催化氧化体系在石化废水处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催化剂载体、催化剂配伍体系以及臭氧的投加方式进行了优化筛选。根据实验,多元催化掺杂体系较一元催化体系氧化效果好,CODCr的去除率可由一元催化时的20%提高到多元催化时的33%;在臭氧的投加方式上,分段投加要优于单级投加,臭氧投加分配比例为6∶3∶1时,CODCr的去除率可由单一投加时的9%提高到分级投加时的19%。

  • 标签: 石化废水 臭氧催化氧化 催化剂载体
  • 简介:摘要:合成聚氯乙烯的基本原料为氯乙烯,工业上通过 HgCl2/AC催化气固相乙炔氢氯化反应生产氯乙烯原料,但该工艺汞的挥发造成了汞的流失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非汞金属催化剂 Au、 Pd、 Pt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但在反应中活性组分容易被还原而失活。乙炔氢氯化反应为强放热反应,气固相反应容易产生飞温现象。

  • 标签: 非汞催化剂 乙炔氢氯化 均相催化体系 氯乙烯
  • 简介:作为新兴的非热加工前沿技术,超高压食品加工已成为现代健康食品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将其应用于优化食品酶催化体系,对指导现代食品生物加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高静压加工优化食品酶催化体系研究已有几十年,将其成果加以总结,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现代食品加工的发展。本文综述了高静压加工优化食品酶催化体系的发展现状,分析提炼了科学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本领域若干研究方向,期望能对相关领域研究者有所启发。

  • 标签: 超高压加工 食品酶 催化机制 稳定 激活
  • 简介:摘要:苯胺作为目前在农药、医药、燃料等化学品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的胺类物质,用途极其广泛,不仅可以作为黑色染料,还能够用作胶硫化促进剂,具有十分巨大的市场潜力。目前,对苯胺的主要制备方法就是硝基苯催化加氢法,但是该方法有着较多的催化体系。因此,本文将详细阐述铜/二氧化硅催化体系、贵金属催化体系以及其他催化体系,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用的参考。

  • 标签: 硝基苯催化加氢法 苯胺 铜/二氧化硅催化体系 贵金属催化体系 其他催化体系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