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地貌分类研究是县域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基础工作,传统的定性分类划分方法已不能满足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及其信息服务的要求。该文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MAPGIS的支持下,以1/5万地形图H-48-18-D为例,探讨DEM模型、矢量地势图和坡度图的生成途径,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叠加分析和空间邻域归并方法将实验地貌类型划分为平坝、台地、浅丘和高丘四种地貌类型,为构建区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提供地貌类型划分定量化方法。

  • 标签: MAPGIS 地貌类型 DEM 空间叠加分析 空间邻域归并
  • 简介:植被覆盖是控制或加速水土流失最敏感的因子。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利用1988—2005年NOAA/AVHRR植被指数(NDVI)月最大值合成的7月份资料分析不同地貌类型NDVI值的时空变化规律,并通过计算NDVI值与同期降雨量的相关系数分析降雨量对不同地貌类型NDVI的影响,探讨黄土高原典型区县退耕还林政策对NDVI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整体植被覆盖度较低,NDVI多年平均值为0.29,平原、石质山地、黄土低山、黄土塬及其周围地区NDVI值在0.30~0.40之间,梁、卯、片沙黄土丘陵NDVI值在0.18~0.22之间,其余地貌类型均低于0.15;2)1998年之后8年NDVI的平均值比前10年的NDVI平均值略有增加,整体增加幅度为4.5%,不同地貌类型NDVI值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呈东北西南走向,黄土高原主体部分中的黄土塬、黄土破碎塬、梁状黄土丘陵均增加10%以上,峁状黄土丘陵、风蚀沙化丘陵略有减少,减少的区域没有增加的区域大;3)除石质山地、黄土低山和平原地区外,其他地貌类型7月最大NDVI值与5—7月累计降雨量存在很好的相关性,R2在0.60以上;4)地处梁状黄土丘陵的吴旗县,1998年后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以县为边界的NDVI值增长,增幅达40%,远远高于该地貌类型的平均增长值14%。初步结论:除平原地区外,降雨量决定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1998年前后黄土高原植被变化的决定因素是降雨量;吴旗县的实例证明,只要水土保持资金到位、林草建设因地制宜、管理保护措施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将会对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植被指数 时空变化 地貌类型区 降雨量 退耕还林 黄土高原
  • 简介:通过对合肥市滨湖新区实地调查及遥感解译,在参考国内外城市地貌分类系统的基础上,依据自然地貌强调形态-成因、人工地貌强调生态-形态分类原则,对滨湖新区地貌类型进行了划分、对其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制作出了滨湖新区地貌图,为合肥市滨湖新区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地质依据。

  • 标签: 城市自然地貌 城市人工地貌 滨湖新区
  • 简介:在独特的地质构造背景、多种地质营力控制影响下,湖北地区发育保留类型众多的地貌景观资源。通过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按照最新规范分类要求,将湖北省地貌景观初步总结为4类14亚类,分别简要介绍各类型的分布和代表。并通过分析研究,对湖北地貌景观的重要科学价值进行综合介绍说明。研究认为,湖北地貌景观是有关重大地质事件的地貌响应,能够展示华中地区和长江流域特殊部位的独特地理分区背景及自然景观特征,还有部分地貌景观足以列入世界奇观家族成员。笔者建议未来通过科学开发,充分彰显全省各类型地貌景观的独特典型特征,实施差异化开发方案,让湖北地貌景观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并更好地为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 标签: 地貌景观 评价 建议 湖北
  • 简介:摘要:溶洞工程指的是在地表水和地下水双重影响下,对难溶性岩石形成的溶蚀现象。因为溶洞里有很多相互重悬的结构,所以会对施工过程形成障碍,也同时降低了隧道工程的安全系数;洞窟内的充填料若泄漏至外界,会对施工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并带来重大安全隐患;而雨水聚集的季节溶洞内水位上升甚至渗出大量溶洞,也会对隧道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对喀斯特溶石隧道溶洞处理施工中关键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

  • 标签: 溶洞处理 隧道 施工技术
  • 简介:从旅游地貌学角度,分析了华山旅游风景区地貌类型及其地貌组合构景特点,深刻揭示了华山旅游风景区奇、险、峻、秀的景观特点。对华山旅游资源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华山 地貌类型 地貌组合关系 景观构成
  • 简介:摘要:我国的地域十分辽阔且地形地貌较为多变,各个地区的地质比较复杂,在工程建设中,无论是湿陷性黄土还是软土、盐渍土等都是其中的不良土体,面对这些特殊地质地貌区域需要采取相应的勘察措施来确保岩土工程的安全。本文首先对探究特殊地质地貌岩土工程勘察施工技术的意义进行阐述,同时对特殊地质地貌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对特殊地质地貌岩土工程勘察内容进行探讨,进而对岩土工程勘察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探析,最后对特殊地质地貌岩土工程勘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特殊地质地貌岩土工程勘察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 标签: 特殊地质地貌区 岩土工程 勘察技术
  • 简介:长汀是我国南方花岗岩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花岗岩由于本身岩体特性,形成的风化壳结构松散,抗侵蚀能力弱。发育在花岗岩上的土壤剖面具有显著的层次结构,各层次的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都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层次土壤的抗侵蚀性能也因此有很大的差异。坡度、坡长等地貌因素也对水土流失有较大的影响。经过多年有效的治理长汀水土流失面积大为减少,但和全省其他地方相比,水土流失仍然严重。本文对前人研究治理长汀水土流失的过程中,关于地质地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方面所取得一些经验进行归纳,并提出一定的建议,以期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提供借鉴。

  • 标签: 花岗岩风化壳 地质 地貌 坡度
  • 简介:摘要通过对资料汇总分析以及野外实地考察,明确辽宁省区域内有大量冰缘地貌发育。冰缘地貌所处地区不同,地貌类型也不尽相同,但在海拔高度、岩性、构造影响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共性。分析发现辽宁省属季节性冻土,冬季易发生冻融作用,岩石沿冻胀裂隙破坏,寒冻风化弱,岩石破碎后保存完好;岩性质地坚脆,易育节理裂隙,有利于冻融风化形成;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使得交叉剪节理发育,岩石破碎。特定的气候、地形、岩性和地质构造等因素形成了该地区独特的海洋性冰缘地貌

  • 标签: 冰缘地貌 季节性冻土区 海拔高度 岩石岩性
  • 简介:摘要道路工程常见冻土施工,具有施工难度大的特点,冻土道路建设完成后还需对道路进行保养,冻土的冻土、环境因素等都对冻土道路工程的养护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主要对冻土道路工程的主要病害类型及表现形式进行探讨,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冻土道路工程的建设及已建工程的维护提供依据。

  • 标签: 道路工程 冻土区 道路病害
  • 简介:摘本文针对水土保持措施在不同地貌类型中的适用性与效果评估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介绍了水土流失的国内外现状,强调了水土保持措施的重要性,并分析了不同地貌类型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其次,概述了水土保持措施的分类和常见措施,以及它们的适用条件。接着,详细阐述了平原、丘陵和山地等不同地貌类型的特征,及其对水土保持措施选择和效果的影响。在第四章,本文对农业、林业、工程和生态水土保持措施在不同地貌类型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评估方法对它们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成果,提出了针对不同地貌类型的水土保持措施优化建议,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政策管理提出了展望。

  • 标签: 水土保持;地貌类型;适用性;效果评估;优化建议要:
  • 简介:喀斯特,源于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地名。19世纪末,前南斯拉夫学者司威杰首先对该地区进行研究,并借用“喀斯特”一词作为石灰岩地区的总称。

  • 标签: 喀斯特 前南斯拉夫 地貌 石灰岩地区 地名
  • 简介:四姑娘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其主峰海拔6250m,是四川省第二高峰.区内山势陡峭,地貌差异明显.海拔3800m以下,发育流水侵蚀、堆积地貌;海拔3800m以上广泛发育第四纪冰蚀地貌和古冰川堆积地貌.现代冰川海拔大约在5500m左右,受局部地形、供雪量影响,最低处可达4600m左右.

  • 标签: 古冰川地貌 流水地貌 现代冰川 四姑娘山 相对高差
  • 简介:摘要:特殊地质地貌通常指的是地质构造复杂、地质条件恶劣、地形地貌起伏较大、土壤岩石性质特殊等地区。在这些地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施工,会面临许多困难和风险,如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和分布、地质构造和岩土性质的复杂性、地下水状况的不稳定性等。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特殊地质地貌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施工技术,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开展特殊地质地貌的岩土工程勘察施工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 标签: 特殊地址 岩土工程 勘察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 本文以贵阳龙洞堡新领地物流港工程 A1 、 A2 栋桩基施工为例,探索喀斯特地貌下高回填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通过调整施工方案,有效解决了施工难点,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喀斯特地貌 高回填区 旋挖钻孔灌注桩
  • 简介: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是粤湘赣三省的结合部,北界湖南、东邻江西,河源,西靠清远,南临广州,惠州。境内山峦起伏。以山地丘陵为主,岩溶地形广布,红岩地貌典型,吸引了很多人前去观赏这一独特的地貌。韶关交通区位优越,国道105,106、107、323线东西南北贯穿全境。

  • 标签: 丹霞地貌 山地丘陵 岩溶地形 韶关市 广东 结合部
  • 简介:地貌是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也就是地表形态,我们今天看到的陆地地表形态主要有山脉、丘陵、高原、盆地、平原等。地貌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作用的产物,随着时间的变化,地貌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 标签: 地质作用 地貌 地球表面 相互作用 内部结构 形态
  • 简介:河流通常是由一定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河流一般是以高山作源头,然后沿地势向下流,一直流入像湖泊或海洋般的终点。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常见、最活跃的地貌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全过程;无论什么样的河流均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并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类型

  • 标签: 河流比降 河流阶地 地壳抬升 阶地面 形成时期 堆积阶地